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2013年度团干部培训班小结2013年度上海民政团干部培训班有关情况的小结 发表时间:2013-12-16 为贯彻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提出的“抓实蹲点体验式调研”,加强团干部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根据局团委的年度工作安排,12月3日至7日,市局团委组织全局26名团干部赴崇明县建设镇大同村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本次民政团干培训班从筹划准备、协调联络、组织实施历时一个半月。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团干部培训工作,党组书记、局长施小琳要求民政系统团干部通过深入农村蹲点调研,了解基层民生和社会生态,锤炼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局副巡视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蔡华山出席开班仪式并对参训团干提出具体要求。局各系统、各直属单位也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了团干部顺利参训。本次培训也得到了崇明县民政局、建设镇组织部、大同村村委会的鼎力支持和崇明团县委的大力合作。大同村同住农户给予了参训团干亲人般的温暖和感受。 回顾总结此次民政团训工作,主要做法有三: 一是以提高青年团干的党性修养为主线,明确培训目标。面对网络时代信息沙化,价值多元利益主体多元的现状,团员青年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自我意识更加明显,青年在体现年轻、积极、优秀等特点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功利和浮躁心理。在此种情势下,对作为“青年思想引导者”的民政团干部实施党性教育培训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感受群众生产生活;通过蹲点调研,增强基础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感性认识,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团干群众观点,锤炼党性修养;通过培训,坚定推进现代民政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民政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 二是以民政团干部成长成才为出发点,设计培训内容。此次团训采取青年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开展培训内容的设计,重点把握好在内容上青年“信和不信”,形式上“愿和不愿”参与的关系,将思想教育引导和素质提升寓于各类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课程中,确保培训富有“含金量”。根据安排,来自局各系统、各直属单位的26名青年团干部,分别驻扎在大同村13户村民家中。在近一个星期的培训中,通过和村民群众同吃同住,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亲身参与农田劳动,真正在田间地头出力、出汗,体验农村基层生活;通过与村里高龄老人面对面访谈,真实感受农村老人生活需求和农村养老现状;通过分别与崇明团县委、民政局、建设镇等互动交流,多层面多角度熟悉了解崇明社会经济、民生保障、青年工作,增加基层民生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认识;通过晨练骑行、趣味辩论、视频分享会等,锻炼体格、理性思辨、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升了团干们综合素质。同时,为确保在崇明业余时间的自学效果,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为每位参训团干配发了2本学习书籍,要求每位学员在参加劳动、集中学习、调查研究之外,每天必须自学1小时。 三是以个人价值发挥和团队建设相融合为导向,确定培训方法。本次培训新老团干聚集,为迅速形成团队凝聚力,发挥全体参训团干的作用,开通了崇明团干培训班微信群,团队在开赴崇明前已进入良性轨道。班委会明确各委员分工,出台了组织生活制度、纪律考勤制度、体育锻炼制度、宣传工作制度、个人和集体学习制度等。根据培训课程安排并结合各团干特点,成立了四个小组,由小组长牵头负责班委布置各项任务,把全班拧成一股绳,每位参训团干都纳入各个小组,大家群策群力,自我管理,力争取得学习培训的最大成效。
本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参训团干普遍反映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认为短短5天的融入体验,互动交流,使其学习、骑行、劳作、思考,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平静的乡村生活中,清除“体内垃圾”,补充体内正能量,取得了预期成效。 一是坚定了信仰,锤炼了党性。团干部从灵魂深处不断坚定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信念”——信仰,就是把生命交给所认定的事业,不论艰难险阻,不论成败与否;信念,就是对信仰的坚守与执着,明知前途坎坷、荆棘满布,却只顾风雨兼程。通过培训,团干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团工作的方向,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真正的从为民服务、为工作奉献出发,重视自己应该重视的,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更加深刻认识到,团组织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就必须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是接上了地气,增强了底气。此次培训正值市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参训团干亦结合自身实际,将培训作为一次查摆、锤炼自身作风问题的契机,通过走进基层、走入农村、走进百姓加深了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的了解,使参训每位团干认识到要善用自身的政治优势、年轻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协调各方的优势、善于创新的优势,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勤于担当。 三是锻炼了队伍,加深了感情。虽然此次培训时间不长,但却给民政团干提供了一个从不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互助的交流平台,参训团干一起农间劳作,一起挑灯学习,一起唇枪舌战,一起见证成长,成为了兄弟姐妹,锤炼了我们这支年轻的民政团干队伍,这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创团建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