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2010年团训班小结难忘老区之行 感悟红色情怀 发表时间:2011-08-01 7月12日至7月16日,再次参加局团委组织的团训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团训班省略了以往各种讲座和课程,带领我们直奔江西南昌革命老区,这使我在回顾历史、坚定信念的同时,也从所未有地感受了那份震撼人心的红色情怀。 瞻仰革命圣地之感想 巍巍井冈群山连绵,林海无际,巍峨多姿。我坐在缆车里仔细地观望,如果不是行程紧张,我真的希望可以自由穿行在群山之中,看流云涌动,听瀑布之音,纵然山高陡崖,我也想走走红军当年走过的山路。冒着大雨,我们参观黄洋界纪念碑,虽然步履匆匆,却也仿佛听到了当年隆隆的炮声在耳边回响。“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因为有了红军,才有了黄洋界保卫战。我们去参观毛泽东同志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的旧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登上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向革命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瞻仰革命圣地不愧为一次革命传统的洗礼,更是一次党性党风的教育。先辈血战井冈山体现了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它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等一脉相承。我想,正是井冈山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我们是团干部,更是年轻一代共产党员,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发挥我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天的好日子是用井冈山时期革命者的生命代价换来的,而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井冈山精神作为信念支柱。回顾历史,我们十分骄傲,亲近历史,我们无尚荣光。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里说“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学习七一讲话是理论学习,井冈山之行是实践学习,这次学习双管齐下,印象深刻。面对革命先驱,面对期望,我们要怎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和事业,想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我们需要坚定信仰,在精神上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先锋,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在工作上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表率。 难忘老区行之点滴 直到现在我都怀念在井冈山的那点时光,面朝绚烂晚霞,背靠悠悠青山,舀一勺红米饭,喝一口南瓜汤,听一段井冈山的故事,别有一番滋味。团训班那几日,我们所到之处,所在的民政部门领导都热情迎接了我们这群年轻人。他们给我们讲述革命历史,饶有兴致地与我们谈天南地北,让我们感受老区人民的友善与好客。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我怀着期盼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参观了几家民政单位,包括老年颐养中心、儿童福利院和方志敏烈士陵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很主动地与我们亲近,院长、老师也具体地为我们介绍情况,尽管如此,还是有几幕情形让我内心一阵隐痛,比如老年活动室的墙上挂着一叠歌谱,第一页写着“爱的奉献”的歌词,红色的纸已开始泛白,估计是挂了很久都没有更新使用了;儿福院药房内墙壁上沾满了黑色的霉斑,霉斑环境之下的橱柜里放着各种药品和打针器材;弃婴室里一名襁褓中的婴儿呼吸沉重,喉咙里发出严重的痰音,问及护士小姐,她们说这孩子喉咙里一直有痰,也许她们未意识到这种症状可能已经发展成肺炎,亦或者是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气候潮湿加剧了环境的艰苦,着实令人心忧。当地陪同我们的一名民政工作者说:上海的同志该感到庆幸了。话虽然不假,但庆幸的背后,我的心情仍然沉重,沉重地认识到现实的差距,硬软件设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民政人体现出来的普遍的意识和素养。在这个令所有共产党人崇敬向往的革命圣地,一个省厅级福利机构,都如此情况,更不要说下面市区县级的福利机构了吧。“十二五”规划有着全国人民美好的向往,规划需要实践来支撑,尽管政策的实施可以用数据来考量,然而民政工作细节做得如何,恐怕在中国国情的限制下,还得依靠民政人的意识和素质来决定工作完成的质量。看到一些现象,不能去改变,是客观事实,但这些现象至少会促使我去考虑,促使我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自己,做好上海的民政人。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一大群上海民政人,成为全国民政工作最优秀的群体之一,树立标杆和形象,能从心灵上影响他人、带动他人。 值得期望和留恋的团队 一眨眼就是十年,兼职团工作进入第十一个年头,还没有离开,一方面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可能是我喜欢团组织,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国王天使的游戏贯穿着我们团干部的相互交往,我通过这个游戏有几个体会:付出未必有回报,在团队中要牢记;从团队来说,在集体中牵挂和被牵挂同样是幸福的;我们要相信,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总是有人愿意帮助我们的;我们应该关心更多人,而不只是你在乎的人;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团队感到很幸福,也非常感谢领导、团委书记对我们团干部的关心帮助和爱护,我将把握每一次学习机会,提高认识和意识,锻炼素养和能力,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民政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