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0年团训班小结

以信仰之力凝聚青年


发表时间:2011-08-01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回顾了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展望了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提到了党的青年特质。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无数年轻人为伟大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

“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这是对广大青年的殷殷期待,发人深省,激人奋进。

今年团训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圣地的学习,让我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礼,灵魂上受到了一次震撼,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党的光荣和伟大,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井冈山革命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的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给我们青年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了,没有责任感,愤青,缺乏信仰。

作为青年的一员,我认为这些看法是有失公允的。

说我们没有责任感——在抗震救灾、奥运圣火护卫、上海世博会,年轻人充满血性、敢于承担的表现点燃了国人又一次的爱国热潮。

说我们愤青——那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和人民,看不得丝毫的不公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虽然我们知道自己力量有限,但是又“岂能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

说我们没有信仰——那是因为我们不会把信仰当作口号挂在嘴上。青年在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网络、志愿行动等)推动社会对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追求。

当代青年的这些对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对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强烈渴求不正与我们党的努力目标相一致吗?这正是团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基础保证。但是,因为青年的不确定性,更需要团组织给予青年以正确的引导,帮助青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清醒头脑和明确方向,避免这股热情走上偏激的道路。

新时期团组织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和需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按照青年的要求和需要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提升团干部自身能力,树立良好形象。基层团干部能够胜任工作,靠的是在青年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就要求团的干部要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标准来发展自己。具体体现在:一是政治上要坚定;二是业务上要精湛;三是工作上要热情;四是发展上要全面。如果团干部没有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么在团员青年中就没有威信,就难以组织好团的活动。

二、树立服务青年的理念。共青团工作是为青年服务的,团组织要照顾青年的特点,把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好工作,赢得团员青年的信赖,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要求真务实。何活动都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只有选择最适当的表现形式,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活动要通过某种载体去表现,需要形式,但不能“形式主义”。过多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忽视实效,形式则变成花架子。

四、赋予团活动以时代感。以活动为载体来吸引和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是共青团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只有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为事业的发展做应有的贡献,团组织的作用才能得到体现,共青团工作才能有所收获。同时,团的活动要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摆脱灌输式的说教,要善于运用青年人的模式,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引入流行元素,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