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我眼中的世博,我身边的故事”征文走近烈属,感动你我 发表时间:2010-10-14 随着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作为东道主我也陆续接待、陪同了好几批客人参观上海世博会,有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各省市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领导、有局系统的团员青年、有市儿福院的孤儿们,当然还有我的外地亲戚和朋友们,每次去上海世博会,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但是,最令我激动难忘的还是这次接待全国百名烈士家属来沪看世博游上海。
我从小就对那些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为了人民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烈士非常崇敬。这次有幸作为志愿者全程接待陪同烈士家属参观上海世博会,为烈士家属提供志愿服务,不仅履行上海民政人一份职责,更是给了我为烈士们表达一片心意的机会。
动员会上,机关直属党委刘书记的那句:“要把我们对烈士们的敬仰之情化作为烈士家属服务的动力”让我深有感触,牢记于心,并成为我全程接待陪同服务的思想宗旨。
就这样,9月17日开始,我与20名和我一样,满怀热情的民政青年志愿者一起,接待来自全国130位烈士家属,开始了五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无论是接机还是送机,无论是在世博园内还是园外,我和志愿者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将发自内心的真情融入在为烈士家属的每一次服务行动中。
这次我的任务是担任第五组组长、园外5号车领队,同时兼联系四川省的烈属,除了四川,车上还有贵州、上海、云南、陕西、青海和新疆7各省市的烈属及陪同人员共32人,还有4名民政青年志愿者。在我带队的园外5号车里,有两位年过古稀的上海老人,一位是著名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姐姐、杨虎城将军秘书宋绮云烈士的女儿宋振西老太太,另一位是被毛主席称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早期革命烈士刘伯坚的儿子刘豹老人。两位老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但仍然坚持参观上海世博会,坚持和大家在一起。负责对口接待上海烈属的志愿者虞碧雯当天得知情况后,立即告诉了我,晚上工作例会时我们向优抚处领导做了汇报,提出增配两辆轮椅车和相应工作人员全程护送的方案。经领导同意,在上海世博园区和上海双拥活动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在我们局王良永、施继辉等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在此后的陪同服务中,虞碧雯更是精心关心照料两位上海老人,为他们及时送去会议材料,耐心讲解行程安排,为他们拍照留念,最后与两位老人建立了忘年交。
在世博园内的VIP车里,同样发生着感人的故事。在第一天参观世博园过程中,抗美援朝著名烈士罗盛教的弟媳陈纯女士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提出希望能够到朝鲜馆走一走,看一看。但是根据世博园的事先安排,VIP线路中没有参观朝鲜馆的计划。为了实现陈纯女士的愿望,园内车的领队应晶晶立即向优抚处领导作了汇报,经领导和全车烈属的同意,我们车将陈纯女士送到朝鲜馆门口,委托一名陪同人员和一名报社记者送陈纯女士去朝鲜馆参观,帮助她达成了心愿。陈纯女士返回后,我们得知朝鲜馆的馆长亲自接待了她,并陪同参观了朝鲜馆,表达了朝鲜人民对中国志愿军烈士们的真挚情谊。作为随车的志愿者,能够为烈属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全程陪同烈属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烈属们的淳朴、宽容。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亲人是烈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牺牲,而认为自己得到优抚是应该的,他们也没有提出什么特殊要求,相反在他们口中说的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我们志愿者。我所接待的6位四川烈属临走前对我说:没想到这次来上海受到这么高规格、高水平的接待,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接见,军车警车接送开道、世博会VIP绿色通道、全程陪同服务等,就像荣归故里一样,心里特别感谢上海民政部门,感谢上海市人民。他们还反复邀请我们志愿者到四川看一看,希望能够尽一份地主之谊。
通过几天和烈属们的接触,也让我自己成熟了许多。他们没有因为失去了亲人而怨声载道,怨天尤人,相反他们积极面对,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们生活成长在先烈们创造的舒适环境中,想到先烈们作出的巨大牺牲,面对这些失去亲人的烈属们,我们还有什么得失可以计较,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抱怨,我们只有奋发图强,创新有为,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我们更应该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倍加珍惜,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强大充满信心。 烈属们平安归去,接待任务圆满完成,但是这次志愿服务获得体会和感受却让我受益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