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五四传统和时代精神征文

青年,时代的"新鲜活泼之细胞"


发表时间:2006-02-22

当我们从编织着二十一世纪蓝图的孩童成长为真实地生活在这蓝图里的青年时,蓦然发现:我们已面对着一个何等大的世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也让我们的视野延展成为球面,而我们又太年青,容易迷失在信息的丛林中,我们需要启明星进行定位。为此,我们再次打开了二十世纪的扉页:1919年5月4日,跃然纸上!
1919年,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却给一代代后继的中国青年留下了永恒的心迹成长读本——五四运动。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也许再没有什么历史事件能像五四运动这样使我们百感交集,莫衷一是。”
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中,在内交外患的困境中诞生的“五四运动”是一次新文化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民主,反对迷信专制,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封建传统与西方思想的正面撞击,也是现代中国文化走向的启蒙;“五四运动”是一次学生爱国反帝运动,它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 作为五四运动的主角,中国青年勇敢且坚定地擎起了摧毁封建腐朽的臂膀,肩负起了救亡兴国的时代责任。那个时代的青年,正如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写到的:“青年”是天然的“新鲜活泼之细胞” 。
五四青年的青春意气和五四传统的爱国主义精髓,在以后的任何时候都激励着青年肩负起社会责任、打破时代前进的路障。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和一代代青年将传统进行发扬和发展之后,五四传统融入了每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之中,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使之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五四文化运动有两面大旗,就是民主、科学。民主与科学,可以说是现代化的双翼,无此双翼,现代民族国家无以腾飞,因此“五四”最早充分体现了现代精神。五四运动击出了打破“封建传统”的第一锤,而我们这代青年所要做的是打通现代与优良传统通道,在世界面前,我们不仅要“走自己的路”,更要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五四精神告诉我们,一个时代的道路是有选择性的,其中青年所赋有的时代精神起着导向作用。同样,一个成功的现代化是有选择性的,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现代与传统的相互挑战、相互批评、相互适应;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应该是独到的、富有个性魅力的,而不可能是一味的模仿的成果、也不可能是一味的自闭发展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青年做时代的“新鲜活泼之细胞”,尊重科学、尊重传统,即要海纳百川,也要发扬传统。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我们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制度碰撞”与“文化交融”,我们的国家,正在快速行驶,我们的青年,将掌舵这快车的现在与未来。较之前几代青年,我们不再因抗争生存物质条件的险恶、科学文化素质的缺失而步履艰辛,而我们的社会责任也从国民的“觉醒”提升为民族“站立”在世界之林。但多元化文化的冲击、现代理念与传统观念的冲击,使我们这一代青年面对着更多的选择和多元的定位,也更容易出现信仰真空和价值观迷茫,因此,我们更要呼唤五四传统和精神的回归,强调务实与拼搏,用智慧和信仰坚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作为现代青年,让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循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正是我们,作为养老事业,一项传统行业中的普通的青年工作者的责任。这项夕阳事业要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就要改变传统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要在社会中生存,也必须考虑到单位自身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夕阳事业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不能丢,尊老敬老的传统不能丢。作为青年,我们要把我们的青春活力带到工作中去,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我们要把我们的时代气息带到工作中去,能善于创新、敢于尝试;我们要做事业的“新鲜活泼”细胞,成为传统事业与时代进步的结点。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需要坚定为养老事业作奉献的决心,需要确立推动养老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宏志,需要拥有投身工作的长期活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