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胃、暖心、暖社会,这碗长寿面好味道!
(2024年07月31日)
《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4%,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如何积极应对、建设老龄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议题,一起来看看社会组织是怎么做的吧~
2020年,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发起“一碗长寿面”关爱老年人公益项目,致力于为困境老人们送去陪伴与关爱,温暖老人的胃,也温暖老人的心。2023年,为进一步扩展“一碗长寿面”的内涵与外延,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共同启动项目征集,寻找合适的组织,通过为他们提供专业赋能及资金扶持,推动为老服务的模式创新。过去一年,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协同这些组织,从老年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等维度展开,实践了多种尝试。
陪伴:跟着绘本做美食,一老一少同欢乐
人们总说,老人和孩子有某些相似,上海市静安纯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便将“老小孩”与“小小孩”结合起来,开展了“跟着绘本做美食,一老一少同欢乐”项目。
老人和孩子在绘本的世界里相遇,在美食的香气中融合。老人的故事与经验哺育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笑声与陪伴为老人们增添欢乐。项目同时满足了老年人和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代际间的理解和尊重,形成了慰老新模式。
链接:颐和计划-社区独居长者社交支持
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大大超过老年人的接受速度,独居长者尤其容易在个人资源、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减退的情况下,因缺乏社会链接而走向孤独和绝望。因此,上海海涛社工服务社的“颐和计划”应运而生。
项目通过健康讲座、手工活动、科技讲座等形式,帮助独居长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链接新的人际关系,增加同辈的互动和互助,让他们在社会中重新找到归属感。这些活动带给长者们的,不仅仅有欢笑与陪伴,还有对生活的新希望和美好向往。
互助:耆乐晚年长者生命教育
衰老会逐步侵蚀人的健康,恐惧随之而来。由上海浦东新区乐耆社工服务社开展的“耆乐晚年长者生命教育项目”,帮助老年人提前思考生病、死亡所要面临的问题,调整心理状态,珍视生命、积极老化。
项目整合了社区资源,在社区中形成了个人志愿者、志愿者团队、社工、居委等多方健康互动的良性循环,并建立起“以老助老”的互助服务机制,通过生命教育沙龙、小组访谈等形式,让老人们在互动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意义,将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价值:生命故事剧场
岁月长河中沉淀下的故事与智慧或许是老人们最珍贵的宝藏,如何让这些宝藏发光发热,成为点亮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文化传承的火把?上海愿景志愿服务中心用“生命故事剧场”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关于精神养老、文化养老的生动实践。
在项目中,志愿者团队通过生命回顾与意义疗法,访谈有故事的老人,以他们的人生故事为缩影,描绘出历史与社会的变迁,凝结成名为《微光同行》的情景短剧,让优秀家风文化、红色基因与社区特色文化得以展现和传承。
和解:生命的陪伴
安宁疗护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针对临终生命质量的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研究与实践,上海安疗健康服务中心提出的“生命的陪伴”项目,以“心性”为理论基础,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层面的痛苦,协助患者及家属平稳度过艰难时刻。
项目采用个案管理的方式,通过叙事、生命回顾、尊严疗法、疾病归因等方式,实施一对一介入服务,协助服务对象同死亡与自我达成和解,达成善终的目标。项目还通过服务的积累,为心性关怀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国家级继续再教育学分项目和市级继续再教育学分项目各一个,专业期刊论文一篇。
五个“一碗长寿面”关爱老年人公益项目让我们看到了代际间的温馨陪伴、社交网络的重建、生命教育的启迪、生命故事的传承以及临终关怀的温暖,展示了从精神到身体、从社会到个体的多元化支持体系。祝愿每位长者在人生的黄昏时节,都能沐浴在爱与温暖之中,绘制出夕阳无限好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