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完颜绍元
说不清是哪一年端午了,互联网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老司机,指导端午贺节,只能祝“安康”,不能道“快乐”,一时间居然响应者众。仅此一点,就可见有待传统节日文化补课者大有人在。确实,这个先秦起源、魏晋定型、迄唐宋蔚成大观的传统佳节,其原初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而安康幸福的实现和体验,不就是欢欣快乐吗?且看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中杭州人过端午的情景:“五日重午节……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金色,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毋须广征博引,只此“对时行乐”四字,就可以把端午不乐的谬论灭了。
再放眼看,端午的快乐,不仅是“碧艾香蒲处处忙”的热闹场景(【元】舒頔《小重山·端午》),不仅是“南门竞船争看来”的雷动欢声(【宋】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也不仅是“流香涨腻满晴川”的香艳氛围(【宋】苏轼《浣溪沙》),或“家家扶得醉人回”的喜庆心情(【宋】范成大同前)。除了这些声香味形之外,因为节日习俗需要,加上正际仲夏得天独厚的时令条件,端午还有一个以纷纭斑斓烘托欢庆气氛的色彩特征。且看宋代欧阳修笔下的端午:“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正是这个色彩特征的典范写照。
彩线轻缠红玉臂
端午色彩中,历史最久、位份最重、内涵最深、应用最多、衍化广者,就是欧阳修词中的“五色新丝”。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时就已流行“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的习俗,其目的在于“辟兵与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艺文类聚》引【汉】应劭《风俗通》)。从那时起,用五彩丝(或称五色丝等)辟避天灾人祸,同时也靠它震慑蛟龙鱼鳖,以祭屈原,一直是贯穿二千年端午节习俗的基本主题,体现在佩戴、装饰、饮食、摆设等各个方面。
佩戴,用五色丝线编结成不同形态的绳索类艺术品,赋予各种寄托美好愿望的名目,在端午节时佩戴在手臂上,进而又发展到用之悬结或兜揽它物(比如现在常见的以五彩线结成盛放鸭蛋的网络),当是端午节最原初的形态之一。前引汉代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是北方习俗。到晋代周处(今江苏宜兴人)《风土记》所记:“[端午]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渊鉴类涵·岁时·五月五日》引),可见该习俗亦见于南方。而宋元词调中如“彩线轻缠红玉臂”(【宋】苏轼前引)、“细缠五色臂丝长”(【元】舒頔前引)等动人绮思的描绘,或见各种节物中,彩丝系臂最为男生女生皆大欢喜。由是直到二十一世纪犹盛不衰,以学者访察的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为例:
“端午节前,街上随处可见售卖端午用品的摊子。大姑娘小媳妇结伴上街,挑选着各自心仪的物品。主要有:五彩丝线、香包和衣服。五彩丝线,其实并不止五种色彩,其他颜色基本都有,人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购买,可以是纯色也可以是杂糅的,通常是一元钱一缕。以前的丝线都是绣花线,现在出现了开司米线,甚至有的直接编制成了手链,上面还缀有合金或者银质的小铃铛、花生、花朵等饰物,精致可爱,让小姑娘们爱不释手。”到了过节时,当地人把系丝线佩香包的行为称作“扣丝线”,也就是将丝线扣在手腕、脚腕抑或是指头关节处,有种种讲究,“系丝线一般由长辈给晚辈来系。取来均匀配好的丝线,从中间绕着手腕一圈,丝线两端一寸长短,然后打个半结,并将结拉紧使之不至于松脱。比对垂下的流苏,拿剪刀剪齐便算是好了。小孩子一般会手腕脚腕都系上,年纪大些的多系一个手腕,所谓‘男左女右’,系丝线也遵循这一规则。香包也是由丝线作索系在脖颈之上,有祛除晦气的说法。五彩丝线一旦系上,不到农历六月六不能随意剪掉,否则便不灵验了”(黄涛、杨雯雯《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复兴》,《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7月)。
年复一年过端午,“彩线缠臂”又衍化出种种寓义一体而形态相关的佩戴,如早先的“剪彩为小虎,粘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风土记》),唐诗宋词中广见的女士们插鬟佩带的钗符,到其后专供女孩胸前佩戴的“缯子”(一种形式与粽子相似,用彩色丝线缝制的布艺)、专供男孩挂在脖子上的“葫芦”。唐代权德舆有《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可见除妇女儿童之外,还有也是用彩缕编织的可供男士用为过节时装饰的彩结。不过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当然是造型图案花色纷纭、令人目不暇接的各式香囊,区别在于从前的香囊率由心慧手巧的女生自己缝制,现在街上卖的多是机绣了。
斑斓五色藏玄机
装饰,在门上悬挂五色缯、五色钱,或者用彩线束缚装点的菖蒲艾草等,向为端午节的基本标志,进而就是在居所内着意营造五彩辉映的花果布置。《梦粱录》记宋代杭州人过端午:“杭都风俗,自[五月]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直到近世,这种端午的着意布置依然普见于杭州,“五月五日,门贴五色镂纸,堂设天师、钟馗像,梁悬符箓,盆养葵、榴花,蒲,艾叶,丹碧可观”(《钱塘县志》)。
饮食,核心事项就是用来束缚粽子的五彩线,典出南梁吴均《续齐谐记》,据说民众以竹筒贮米投放汨罗江中供祭屈原,常年为蛟龙所窃。以后便改为“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其次就是《梦粱录》所述“五色水团”,一种用糯米粉制作的团子,因杂五色人兽花果之状,故名,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吕原明《岁时杂记》等书中均有记载,“其精者名滴粉团”。和粽子一样,五色水团是特为端午而制的节令食品,用五色染制的寓意也和彩线缠粽相同。此外还有“端午果子”,《岁时杂记》里有制作方式,是用菖蒲、生姜、杏、梅、李、紫苏等植物细切成丝,看上去也是五色杂陈,再用糖沤蜜渍,别名“百草头”。
其他,龙舟必以五色画舸,竞渡必张五色旗助威,祭先应烧五色灵钱,供养要用五色瘟纸……《梦粱录》记载,宫里过端午,悬围天师驭虎像的菖蒲例用五色染成,馈赠贵宦之家的经筒符袋也用五色珠儿编结。总之,人在传统端午,体之所饰,身之所处,目之所接,就是一个五色斑斓的世界。
端午的色彩象征,根植于先人古老的五行观念。古人认为水、火、木、金、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通称五行,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变化,都是阴阳五行运动的作用。“五”字的原初写法,即上下二横,中间一个×,正体现了这种观念,就是《说文》解释的:“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所谓五色,就是与五行相配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黑配水、赤配火、青配木、白配金、黄配土),同时又是天地四方的象征(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天地四方六者有黄无玄,仍为五色)。若仅仅就缤纷多彩的颜色论,惟有五色才是最根本的“正色”其他都是由正色演变的“间色”。仲夏五月,阳光极盛,阴气初起,所谓“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礼记·月令》)。需要避忌的讲究太多,所以形成运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战胜天灾人祸求得安康幸福的端午习俗,只要想一想女娲能炼五色石补缀天缺,五色在端午的般般节物中都不可或缺的神力何来,也就豁然开朗了。简言之,从用正祛邪的初衷,进至和谐平安的祈愿,再上升为喜悦欢快的表达——端午色彩的文化内涵,大体就是这三个层次。
由此想到,现代人多选在清明冬至以及“三元”从事祭祀先人活动,而虽然都习惯在端午食彩丝裹粽、戴五色环饰、挂五彩香囊,却较少有在端午祭先的,其原因,或许也与这方面的认知相对淡薄有关。殡葬行业要利用端午做一些传统文化与节日活动的对接工作,可从三个“五”着手。一要从先人对“五”字的特殊认知,来一次端午起源与“五五”相重之内在联系的节日知识普及(所谓天地交感、阴阳相激、五行相谐,等等)。二要由“五行”观念的发掘,来一次“五色”作为祛邪纳福吉祥符号的传统文化探讨(比如青为生机之源,赤为生命之源,黄为华夏之源,白为光明之源,黑(玄)为宇宙之源,等等)。三要以缅怀先贤先人、祝愿安康幸福的主题,来一次传统民俗和“非遗”的体验,比如用彩线彩绳彩帛等材料制作手环、手串、臂饰、香囊馈赠亲友,或五彩插花供奉先人,等等。(作者为民俗专家、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