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期《殡葬文化研究》发表了《公墓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的基本模式研究》一文,强调研究具有上海特色和公墓特点的上海公墓文化传承平台建设模式的重要现实意义,并且对公墓如何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意见。
本期持续这一话题,从协调服务机制、活动长效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的运行模式。
公墓要形成“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的大格局
◎ 文 课题组
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依托现有殡葬设施资源,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上海公墓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墓领域的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达到较高层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各种清明、冬至活动全方位开展,各种文化主题墓区建设不断丰厚着公墓的文化教育氛围。另一方面,上海公墓业正积极响应上海市“建设公益之城”的号召,全市44家公墓已有27家公墓获得上海公益基地的称号。
因此,公墓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建设要与公益基地建设相结合,探讨公墓传统文化传承平台与公益基地协同运行模式,形成“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的大格局,规范化、系统化开展与公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活动和公益服务,对于提升公墓服务理念、增加公墓文化含量、提升公墓社会形象、有效促进殡葬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文化传承平台与公益基地相结合来进行建设和运作,本研究从协调服务机制、活动长效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三方面提出“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 的运行模式。
一、基本概念
1.殡葬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殡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被边缘化。殡葬文化是与公众殡葬活动相关的文化,殡葬文化的重要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质决定的。中华文明五千年,所创造的浩繁文化,有许多失传了,有的仅保存在典籍之中。但殡葬文化却是一种深植于民间的习俗,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常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形态体现出来。殡葬文化是典型的民族、民间、民俗“三民文化”。它凸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生死智慧,内含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普世价值观,缺了这个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就不完整、不完美。
殡葬文化中蕴藏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文明演绎中,我国殡葬界形成了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儒家所倡导的“礼”和“孝”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殡葬观念的基本内核,其主张的“慎终追远”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的丧葬观是从底层社会出发,亦具有节俭、安民的积极意义。庄子对死亡则持一种超然态度,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下,人们一般认为,在殡葬活动中,积淀的传统文化是最为深厚的,但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也最多。因此,公墓在传统文化传承时要明确传承的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彰显对自觉的文化传承所独有的文化鉴别、选择和优化。
2.公墓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及特征
公墓是安葬、保留骨灰集中的地方,现代公墓不仅是人们祭祀、怀念先人的理想场所,亦是殡葬文化及其他多种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地。
公墓文化传承平台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主线来组织公墓中的葬、祭等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与公墓日常工作完全融合在一起,使服务过程成为对公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它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共享为核心,打破单位或组织界限,实现公墓内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整合,共同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公墓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开放性。开放性指平台的组织边界是开放的,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输入、输出关系,根据建设需要,可以将外部优秀文化资源吸收到平台中来,良好的开放性是平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的关键。
第二,整合性。整合性指文化传承平台的建立不仅要全面审视公墓内外所拥有的各类优秀文化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条件,而且要把它们整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共享性。共享性是指平台资源可以为多方利用,在交流和互动中,促进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和创新。
第四,根植性。根植性是指让人们通过殡葬活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共同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和代际传递。
3.公墓的公益基地建设
当前,上海市民政局正根据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公益氛围。当前,市民政局已出台了“上海市公益基地建设方案”(2016年10月12日)和《上海市公益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2018年3月1日)。作为上海民政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殡葬积极响应。截至2018年3月,上海44家经营性公墓中共有27家公墓获得上海“公益基地”的称号。
4.将文化传承平台与公益基地相结合
以“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的形式打造墓园,一方面,可以实现公益与文化的互联互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建立了公益服务的大平台,提升需求与资源对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整合公益服务资源,规范化、系统化开展与公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公益活动和公益服务。
二、协同服务机制
1.“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伙伴型社会服务形态
公墓业打造文化传承平台是以整合为主线、以共享为核心,打破单位或组织界限,实现公墓内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需求的整合。公益基地是集聚各类公益服务资源的志愿服务公益平台。以“文化传承平台+公益基地” 伙伴型方式打造墓园,实现了公益与文化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墓园中文化氛围的提升和公益基地文化服务的发展,形成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为提升公墓的公益水平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公益基地”为“文化传承平台”建立了大网络
公墓文化传承平台可以借助公益基地整合来自相关部门的公益资源,建立了更大的网络,提升需求与资源对接的有效性,充分整合公益服务资源,保障公墓传承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可以开展“传统文化上海行”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公益基地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3.“文化传承平台”有助于增加“公益基地”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中那些可贵的财富是做公益和慈善的源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益活动,能够使公益实践活动具有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增加其文化内涵。公墓开展的公益活动不仅仅是为公众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安葬产品,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文化公益)也是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益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慎终追远、天人合一文化教育,既提供了公益服务,又提升了民众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活动长效机制
活动长效机制是能长期保证活动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1.活动长效
活动机制是使公益文化活动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公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的运行,不是仅限于清明、冬至时节的阶段性的项目,还要长效各种活动的策划与运营,更看重活动对于公众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影响。墓园要做到资源共享、与公益社团组织“强强联合”,做到队伍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公益活动长效化,不追“风头”、不搞 “噱头”,定期进行巡查、监督、效益评估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公墓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的长效良性运转。墓园要有自己的月度和年度计划,将文化传承平台的活动重新梳理,每期活动选定一个主题,防止重复和间断。相关职能部门还要负责对公益活动的服务质量、发展情况以及服务满意度等进行定期检查。
2.公众参与
近年来,公墓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多,这些公益项目涉及民生,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发挥的作用无需赘言,然而,有些公益活动却是门可罗雀,或者要公墓找“关系”让大家来参加。实际上,公墓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必须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殡葬业正加快实现殡葬转型,使殡葬行业回归文化本源,使每年十多万场次的追悼会及上千万市民参与的清明、冬至的殡葬活动,演绎成为传承“慎终追远”中华优秀传统、体现生命尊严、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文化教育活动,使公墓等设施演变为生命文化资源和城市记忆不断丰富、不断深厚的特种文化基地。因此,各公墓要主动传递这些核心价值和信息。同时,要搭建统一的信息传统的平台体系,将官网、微博、微信等媒体整合起来,从而形成大的宣传力。
三、组织管理机制
1.设立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主任,实行最高管理者负责制
公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的建设,可以实行最高管理者负责制。墓园可以设立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主任,由总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副主任,主要负责监控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的发展动态,研究公墓管理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等最新理论,关注公益基地和传承平台发展的协同性,为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实践和资金上的支持。
2.设立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公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的建设,要设立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平台和基地建设中的具体的联系和活动安排,以及活动后的宣传,是墓园与外界社会组织进行协同合作的主要窗口,可由各公墓宣传部长或企划部经理兼任。
3.设立宣传员制度,结合业务开展日常工作
墓园可以在文化传承平台和公益基地中设立若干宣传员,主要进行各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宣传和策划、项目实施,提出积极开展公益基地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建议,可由业务部门和宣传部门的骨干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