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文言
今年是完成“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谋划“十四五”,有两个基本的维度,其一是对过去发展经验的总结,其二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和把握。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对未来较为确切地把握?可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口因素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是我们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着力点。
马克思曾指出,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我们从人口这个“基础和主体”出发,借鉴亚洲邻国日本的行业发展经验,对上海殡葬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小切口的瞭望,以期对“十四五”和更远的未来,有一个更长远的谋划。
一、人口因素作用下的日本殡葬业
众所周知,日本是典型的老年社会。1970年,日本人口老年化率就超过了7%,按照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标准,日本正式进入到老龄社会。50年来,日本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8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3557.8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28.1%,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为2621万人,在整体人口中的占比突破20%。与人口老年化相对应的,还有少子化趋势。老年化、少子化,叠加城市化和墓地资源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日本殡葬呈现出小型化、生态化等趋势。
先说小型化。这里主要是指丧礼规模的小型化。小型化的缘由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高龄化的影响。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都早已高达80岁以上,在较长的退休时间内,个人社会关系已全面萎缩到家庭成员范围之内。据统计,2016年死亡的日本女性中,有37%超过90岁,几乎没有在世的朋友能参加丧礼了,因此,丧礼的人数只能维持在10-30人左右,集中在近亲属这个极小的范围之中。第二,家庭结构的影响。日本家庭呈现小型化、核心化的趋势,家庭成员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丧礼规模。第三,少子化的影响。日本有近四分之一的男性,没有结婚或者养育子女,他们多数都在孤独中老去,甚至没有人为他们筹办丧礼,甚至出现了极端的“零殡葬”现象。所谓“零殡葬”,就是不举办葬礼、不留骨灰、不要坟地,让一切都归“0”的葬仪方式。人去世后一两天,直接送往火葬场火葬,参加的人也仅限直系亲属。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有近30%左右的日本民众,对举办正式丧礼不感兴趣,而是选择与近亲一起,在家庭式的氛围中,告别逝去的至亲。丧礼是一种人告别生命的社会之“礼”,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在这里显露无遗。在丧礼的操办中,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确证着人的社会性存在。日本殡葬小型化的趋势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高龄化,少子化,以及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一方面使得人脱离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业缘人际圈,另一方面,也缩减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亲缘人际圈。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陌生人社会”,也加剧了这一情况。
再说生态化。日本殡葬业生态化的成因很多。首先是墓地资源供应趋紧。日本人多地少,老龄化程度不断飙升,死亡人口也随之快速增加,导致在丧葬领域出现了“人地之争”。为此,日本殡葬业开发出诸多生态葬式,诸如“海洋葬”“树葬”“宇宙葬”等节地葬式。其次是价格因素的影响。供求关系的紧张,传导到民众身上,就表征为高昂的墓价。传统墓穴产品,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仅墓碑消费就高达上百万日元。高昂的传统墓葬消费,促使民众将消费重点转移至价格相对较低的“纳骨塔”等设施,又以此为依托,衍生出“手元供养”等居家怀念手段。所谓手元供养,即将大部分骨灰埋葬,或者安置在纳骨塔,取一部分骨灰安放在精美容器内,居家祭祀、居家怀念。最后是环保理念的深入。日本民众有较浓厚的环保意识,这得益于其完备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在环保方面,日本制定了《环境基本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基本法律,还有诸多专业性法律,如《水质污染法》,还有与环保相关的《居住生活基本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都或多或少与殡葬活动关联。同时,日本民众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环保意识,他们生态、环保、干净、整洁的习惯也映射到了殡葬活动中。由此促成了生态化、精致化、家庭化的殡葬趋势。人口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对殡葬活动的重塑。
二、上海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行业可能的影响
(一)上海人口结构现状与日本具有相似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相上下。以2017年为例,上海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539.12万人,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45.78万人。上海老龄化率(指65岁以上常住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14.3%,高于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仅次于东京的22.2%。到203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40%将是老年人,2050年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将达44.5%,超过日本全国的平均水平42.7%,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二是高龄化趋势也与日本比肩。201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3.66岁。其中,男性81.27岁,女性86.14岁。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的统计,日本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87.32岁,男性为81.25岁。三是少子化问题也比较突出。自1990年以来,上海0-14岁人口的绝对数量和比例一直在持续下降,“六普”用数据记录了这种趋势。2010年上海0-14岁仅占总人口的8.61%,近年来虽在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下,有所缓解,但少子化依然是明显趋势。四是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明显。早在1982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和重庆的抽样调查数据就显示,核心家庭已占到总数的66.4%。“六普”数据表明,在2300万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825万余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9人减少了0.3人。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对殡葬业的影响与日本具有相似性
目前,上海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等趋势,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追悼会的规模。更不用说,一批追随“新上海人”来沪定居的老年人,其社会关系、亲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都在较大程度上留在了原住地。2017年,上海65岁及以上外来老年人口总量达到30.72万人,且这一数据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这部分群体,将丧事规模扩大的主观意愿和能够参加丧礼的人数等客观条件,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同时,上海本地居民,也受到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影响,一生中,工作单位不断变更,居住社区也在变化,个人预期寿命不断增加,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逐渐疏离。新老同事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小,同事参加丧礼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综上所述,丧礼的小型化,将会是一个重要趋势。
同时,与殡葬行业密切相关的人口死亡率和死亡人口总数,也会传导到行业各个层面。1990年,上海死亡人口为8.63万,死亡率为6.74‰。到2018年,这个数据分别增长到12.2万和8.4‰。而从1990年到2018年,全市累计死亡人口达到225万。死亡人口的递增,直接或间接地重塑了安葬服务体系。2008年,全市经营性公墓销售墓穴8.36万穴,其中销售小型墓穴3.36万穴,占销售墓穴的40.2%。2018年,全市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共销售各类葬式8.25万穴,其中节地生态葬式(含小型墓、壁葬、草坪葬、树葬、花坛葬、深埋、海葬等)共销售7.45万穴,占年墓葬总数的90.3%。十年间,小型墓穴的销售量增长数和增长率都在2倍以上,墓葬小型化、生态化趋势非常明显。这一方面得益于党和国家殡葬改革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也有人口这个基本因素的作用。
总之,与亚洲邻国日本一样,人口因素对上海殡葬行业的影响,当然不会仅仅局限在墓葬小型化、生态化这一个方面。同时也会在殡仪阶段催生丧礼小型化、甚至“零殡葬”等新生事物。而极端的“零殡葬”行为,势必会削弱殡葬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价值,使社会失去应有的温情以及对生命的基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