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石红英
殡仪馆不只是送别逝者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的呈现,体现为一种物态的文化存在,它传承着殡葬习俗,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信息和情感表达,更展现着人们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着演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等多种因素整合和浓缩的体现。
一、旧时上海地区的“殡仪馆”
上海开埠之前,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殡仪馆。现代殡仪馆的功能只是散见于传统的殡葬团体或组织中,如先后出现的“红白杠”“贳器店”“会馆公所”和“善会善堂”等。
最初,在殡葬活动中,丧家主要还是以家族为单位,通过自家人自助或亲戚邻里朋友互助的方式进行殡殓。丧家在操办殡葬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手的限制,除了熟人帮忙外,还会雇请一些脚夫来帮忙搬抬棺材,并付其一定的报酬。这就是“红白杠”,一个从事婚丧嫁娶事宜的群体。遇到丧事,他们会代丧家布置灵堂,提供炊具、餐具等用具,主持葬祭仪式等。随着从事“红白杠”人的不断增多,不同地域的脚夫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起了组织,产生了杠头,由其召集和集中,统一组织和协调,进行一定的白事活动,并划分出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总体上看,上海“红白杠”这个群体成员,散居各处,在应对殡殓之需时,即聚即散,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偶然性、松散性。
除了“红白杠”之外,20世纪初,在旧上海还出现了“贳器店”,它们的主要业务就是出租红白事所用器物,如碗筷、桌椅和餐具等,以弥补丧葬短缺之需。另外,贳器店也可为丧家提供多种服务,如搭棚、挂堂幔、张挽幛、代找红白杠。比较出名的贳器店有新星合记贳器公司、振昌公司、史宝泰、仁松记等,上海永寿路当时被称为贳器店一条街。“贳器店”相比“红白杠”有了一定的发展,组织形式相对规范,业务范围较广,只要丧家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且符合贳器店的付酬标准,贳器店就可以做到从初丧到开丧的事务代办,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丧家解决不少后顾之忧。所以,“贳器店”的生意逐渐被上海市民所认可,它的生意也日益昌盛。《沪江商业市景词·贳器店》中描述清光绪年间的情景:“婚丧喜庆爱堂皇,唤得专门贳器装。任尔安排何品级,不难富可敌侯王。”由此看出,“贳器店”在大体形式上,已具有现代殡仪馆的一些功能,也可以说显现出现代殡仪馆的雏形。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殡仪馆的兴起,更多的丧家选择殡车和殡仪馆,而不是“红白杠”和贳器店,“红白杠”和贳器店的生意渐趋萧条,待至解放之后,它们的职能基本上被殡仪馆所取代。
“红白杠”和“贳器店”的业务主要是面向本地籍的殡葬活动,而相对于旅沪的外地丧家,它们的业务供应就表现出很大的欠缺。会馆公所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在开埠前,上海的发展肇始于海上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康熙二十四年解除海禁之后,各地商人都潮涌上海,随着上海的开埠,更多的不同地区各行各业的人汇聚上海。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考察,根据1885年至1935年的上海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公共租界非上海籍人口占上海总人口的80%以上,1950年的上海人口,上海本地籍仅占15%。其中国内移民以江浙移民人数最多。
客居在上海的来自全国各地区的人们都面临着生老病死的问题。人死之后,遗体处理就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这些死去的外乡人,还是希望死后灵柩能运回家乡,葬入祖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来自相同地方的人组建了旅沪同乡会馆。据《上海指南》中记载,会馆约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到了清代发展到鼎盛。上海开埠之前为16所,1911年前为59所,民国建立后成立的为20所。主要分布在上海县城厢内外、十六铺、大小东门、洋行街、咸瓜弄、棋盘街、董家渡、斜桥以及城隍庙一带。若对会馆公所做区分,前者基本上属于同乡汇集,而后者则属于同业集合,但两者都带有较强的封建色彩。
会馆、会所创办的宗旨为同乡或同业团体的共同利益,“以为生而聚会,殁而殡敛”。业务涉及为客死于沪的同乡人提供祭祠、厝葬和寄柩等,主要是寄柩业务,还会附带有让材、运葬、义校与临时救济等。同时,这些会馆公所还设有丙舍(殡舍)及义葬地等。“殡舍既成,分东西序,男女有别,为祀事所,岁时有祭……辟余地为义冢,以安旅魄。秩然有序始之基矣。”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公所是四明公所,它是由旅沪宁波绅商钱随、费元圭和潘凤占、王忠烈发起,在今天上海八仙桥以东、人民路以西、淮海路以南的小北门一带。于1797年开始建设,到1803年建成。后来,四明公所被划入法租界。法租界则对四明公所内修建的坟墓极其反感,认为“这些坟墓是传染疾病的巢穴”,强烈要求并试图清除这些墓穴,1874年,法租界公董局修建穿越四明公所的道路,遭到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逝者之大不敬。双方在彼此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矛盾不断激化,5月3日爆发了四明公所血案。
除了会馆公所之外,在明清年间还出现了一些善会善堂。这些善会善堂多由地方富商和乡绅筹建,其主要职能就是为那些无力殡殓的丧家提供无偿帮助。据嘉庆《松江府志》记载,当时善堂有:华娄同善堂、华亭同善堂、金山同善堂、上海同善堂、南汇同善堂、华亭同仁堂、金山同仁堂、上海同仁堂、青浦同仁堂等。如当时比较出名的同仁堂以寡妇和老人等作为救济对象,发放的丧葬费、施棺费、掩埋费、义冢经营费和棚厂费(棚厂为路上倒毙者和水死者的检尸场)等各项与死者有关的支出,在1831年时占总支出的36.5%,1849年时占35%。1855年同仁堂与辅元堂进行了合并。
另外还有一些殡仪慈善团体,如普善山庄,创设于1913年,由沪商王骏生、李谷卿等捐资,在闸北太阳庙中华新路北,也即现在的闸北区法院、闸北十中所在地。由于它着眼于慈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苦人群的殡葬难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上海地区存在的殡葬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不久后就发展成为上海市最大的慈善团体。
二、近现代上海地区殡仪馆的筹建与运营
(一)近代上海地区殡仪馆的筹建与兴起
《商业月报》(第十九卷)记述,19世纪末英人韦仑斯设立松茂洋行。但当时,由于他只是注重于西人殡殓,国人对此并不感兴趣,在运作上也未能成为现代殡仪馆。之后1924年又有美国人斯高塔创办万国殡仪馆,这是上海第一家殡仪馆。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国人主动去了解和接触的比较少。1933年,中国人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殡仪馆。发起人是曾任江西长芦监运使、江西省长的陶家瑶先生。当时,陶先生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上海华山路办了中国殡仪馆。这就是国人从事现代殡仪业之滥觞。1934年,粤人陈其芬创办中央殡仪馆。
殡仪馆初创之时并不十分发达。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极大地改变了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上百万市民被迫避难到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地区。上海陷于“孤岛时期”,租界内人口增多,居住拥堵,环境较差,死亡率也骤增。由于当时的各种条件的限制,一旦遇有丧事,大多数人都依托殡仪馆以处理后事,于是新设者纷起。先后有乐园、世界、大众、大华、万安、白宫、公平、公顺、中华、保安及联义山庄等,殡仪馆业可谓十分繁荣,同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呈现一种畸形发展。
在当时,由于死人数的激增,寄放灵柩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虽然会馆公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些会馆公所在战时多数被毁,即使幸存,也大多在郊区,交通不便。面对这个这个问题,一些殡仪馆看准商机,在殡仪馆中增设丙舍,以解决丧家灵柩的就近寄存,也在客观上,解决了环境卫生的问题。当时还出现了外地丧家灵柩归籍的问题,一些商家就创办了寄柩所,如初创者为大西路静安寺路汪家弄的国泰寄柩所,由于经营较好,同行也都纷纷效仿开设,如国泰万安、海格路的永安、凯旋路的普安、昌平路的保安寄柩所等等。
最初,进入殡仪馆办理丧事的,基本上是官僚买办阶级、上流阶层等有钱人。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更多是到会馆和会所办理丧葬之事,造成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国人在心理上还不能完全接受;二是开销比较大,难以承担。为满足普通市民治丧需求,以上天殡仪馆、通俗殡仪馆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型殡仪馆兴起,从而为普通市民治丧提供了便利。随着殡仪馆行业的鼎盛发展,催生了多种经营形态的殡仪馆。据《上海民政志》所载,截至解放前夕,上海先后有大小殡仪馆30多家。
(二)殡仪馆的机构设置与运营
殡仪馆作为殡葬活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多种功能,不同的殡仪馆的具体机构设置虽有不同,但在基本结构和功能还是具有相似和相通性。以中国殡仪馆为例。中国殡仪馆有着自己运送遗体的汽车作为专门殡车,有专门运送灵柩的卡车,有专门迎接尸体的黑匣子汽车。死者的家属亲友,从警局报了死亡户口之后,取得一张死亡证明书。之后,汽车或人力车将遗体运至殡仪馆内的技术室,平放在类似医生手术台的磁铁床上,马上洗涤与施以药水消毒。假若死者的家属未赶到,或是家属认为有必要,抽血注入防腐剂,使死者的尸体不致腐臭,死者的家属也可数天内赶来见最后一面,然后再行入殓,从技术室运到化妆室后,马上为死者穿着寿衣、寿鞋、理发、修面,涂上一层看起来比较像生人的油彩。供做殡仪的厅堂共有四个:崇礼堂、崇敬堂、崇俭堂、崇思堂。这四个礼堂以崇敬堂最宏伟,租金也最高,崇俭堂又分五个小礼堂,它是专为贫苦的人而设的。从运送、化妆、入殓、礼堂、棺木到墓地整个流程,每位逝者只收取五百万元。
三、近现代上海地区殡仪馆的规范治理
近代上海,随着殡仪馆的建立和发展,租界和华界都采取了一定的管理和治理措施。
(一)租界对殡仪馆的管理
1935年3月21日,工部局公报发布了(第四五六八号)殡仪馆规则。其中要求:陈尸场所的地板及墙垣高度不低于七尺,且须涂以不透水之物料;窗户均须用铁丝纱防设,以防蝇虫飞入;灌药防腐台需用不透水之物料制造。对于处理尸体产生的污染物,需即刻倾入阴沟。处置死于应报告病症之尸体时,应穿着充分消毒的罩衣。此外,对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天花、麻疹、猩红热、白喉、流行性感冒、鼠疫、痨病、霍乱、痢疾回归热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疽、狗疯症、血吸虫病、昏睡性脑炎、霍乱性泻症及麻风等病症死亡的遗体,应立即通知卫生处处长。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上海人口激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不断加强对殡殓事宜的管理。如对于那些在越界筑路区内、滥设殡仪馆,设备简陋,特别是那些有碍环境卫生的,以及私自收容尸体,隐而不报等情况,租界当局会召集各殡仪馆负责人谈话、指示登记手续,实施严密管理等等。
(二)华界当局对殡仪馆的管理和治理
首先,制定规则,使殡仪馆运作规范化。1932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管理殡仪馆规则》(共十四条)。内容涉及建筑设计图样报备、注册印花税缴纳、殡仪馆不得妨害四邻、每间丙舍存放棺柩的数目、消毒、传染病防治、晚八点后严禁诵经号哭等非常具体的规则。
其次,采用行政、经济等手段,避免殡仪馆干扰社会生活。1934年,上海市政府批颁令九八二号,要求处在海格路的中国殡仪馆迁移,以免终日喧扰妨害居住安宁。同时,为防止一些殡仪馆私自涨价,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稳定,还采取一些经济的手段。1944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发布指令,查复各殡仪馆涨价情形。针对殡仪积柩业屡次涨价,如对寄柩人加重负担,将会被取缔。
再次,成立殡仪同业公会。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死亡和病故人数迅速增长,陈年积柩、路倒露尸和浮厝遍布城区,成为上海城市管理的大难题。国民政府曾开展过清理工作,但收效甚微。在此背景下,上海特别市殡仪寄柩业同业公会于1942年12月20日成立,加强对殡葬业的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影响殡葬业的发展。解放后,在这一同业组织的基础上,将其改组为“上海市殡仪寄柩运葬商业同业公会”,公会会员按业务分为殡仪、寄柩、运柩、公墓、火葬等五种,按业务性质又分为殡仪寄柩运柩组与公墓火葬组,也代办一切丧葬用品。
(三)上海解放后殡仪馆治理的新发展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殡葬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首先,人民政府为保障环境卫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措施,清理殡仪馆等机构中的积柩浮厝,净化社会环境。解放前,由于战时原因积存下来不少的灵柩和浮厝,大多存放在会馆、山庄、丙舍、寄柩所、殡仪馆及宗族祠堂内,不少棺柩,由于存放过久,棺木腐烂,臭气熏天,极大地破坏了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1949年7月,上海市卫生局制定《清除积柩第五步骤实施办法》,次年又拟《上海市清除积柩补充办法》,8月15日,再颁《上海市清除积柩申请减免运葬费用暂行办法》。1950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殡仪馆管理规则》。1951年10月19日,市卫生局邀集嵩山、闸北、长宁等区政府,普善山庄、四明公所、浙绍永锡堂、江淮、福安、通海等寄柩所以及公安局行政处治安股召开会议,决定由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人救分会等部门组成清除积柩督导小组。到1952年底,总共清除了分布在19个郊区,5个工房建筑工地和2个回民公墓内的浮厝209,708具,清出土地约1千亩。据统计,自1949年6月至1954年10月底,全市火化露尸129,248具,土葬露尸34,382具,共163,630具,成功治愈城市痼疾,殡葬业为城市新生做出了特殊贡献。
其次,调整殡仪馆机构设置,优化功能。1949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接管了旧政权卫生局的殡葬管理所。1953年12月7日,市民政局奉市军管会命令接管万国殡仪馆,使其成为上海第一个市立殡仪馆。1953年,已有约10家殡仪馆歇业或停业,还有13家私营殡仪馆正常运营。1954年市民政局接管锡金公所殡殓部,并于次年成立锡金殡仪馆。1954年,浙绍公所永锡堂的职工自发成立了永锡殡仪馆,并于1956年转为公办。在社会改造中,殡葬管理所对一些私营殡仪馆、私营火葬场和私营丙舍进行了公私合营。1956年,近安、虹桥、通海等丙舍并入安乐殡仪馆,同仁辅元堂和普善山庄组并为上海市殡葬服务站。
(四)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
1978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殡葬管理所重新成立。1979年,殡葬管理所再度撤销,殡葬业务归入市民政局社会处第三科。1981年10月,市政法委员会准予重新恢复殡葬管理所。1984年8月,殡葬管理所改名为上海市殡葬事业管理处。1982年4月,市民政局召开全市殡葬工作会议,对殡葬行业提出了破除丧葬旧俗,提倡节俭治丧的要求。
进入90年代,上海的殡葬业进入新时期。1994年,益善殡仪馆建成,承担龙华殡仪馆殡殓后遗体的火化任务。为了使殡葬管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市人民政府先后于1986年、1989年发布了《上海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公墓管理办法》。1997年,由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开始实施。1998年8月,上海市殡葬管理处实行政事分离,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成立。殡葬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服务业务范围,先后成立了宝龙火化机械研究所、遗体防腐研究所和殡葬文化研究所,还成立了殡葬用品生产经营公司和飞思海葬服务公司,逐渐步入现代化的轨道。
2004年7月1日,随着《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民政部门取消了对制造和销售殡葬用品单位的审批权,社会资金逐渐融入到殡葬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之中来。殡仪馆随着殡葬的市场化进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历史演变中上海地区殡仪馆的文化意蕴
(一)殡仪馆记述着一种哀思文化
殡仪馆是哀思的展示空间,记述着一种哀思,表现着一种对死亡事实的意义诠释。“死亡”,是谁都无法逃避的必然结局。对个体本身来说,死亡就是一种事实;对社会群体来说,死亡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在死亡事实与生者的理解张力中产生出来的。生者为了纪念逝者,总是把那种死亡预示的“终结”,在所感知的特定空间展示出来。这种特定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体表现,最常见的就是殡仪馆。殡仪馆作为悼念和送别逝者的地方,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存在,更是逝者生命“回放”的载体,从而使得殡仪馆成为连接“生”与“死”的文化意义上的存在。
殡仪馆的“叙事”,即生者对逝者追念活动,在社会历史演变中聚化为一种哀思文化。纵观殡仪馆的发展演变,它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视域内,不断融进不同时代要素,把人无法逃避的“死亡”事实,提升为一种文化。人是一种“有限性”生物性存在体,更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死亡完全是个人的事,但死亡又是确切的社会的事情。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家庭中进行,亲人围绕着逝者,以最传统的习俗表达哀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家庭式”的殡葬方式逐渐超出家庭的范围,并具有特定的社会形式,从“红白杠”,到贳器店、会馆公所,直至发展到殡仪馆。在殡仪馆,生者与逝者、生命与死亡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整个过程中,都是以生者的活动来表达和展示逝者曾经的存在。这种“曾经存在”,也正是在殡仪馆所呈现的空间中得以表现出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沉淀为一种哀思文化。这种文化,在不断打破世俗束缚和消解各种迷信的过程中,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审视死亡的严肃性、尊严性,同时又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体现着对生命的关怀。
(二)殡仪馆彰显着一种生命文化
殡仪馆的功能不只是承载一种对逝者的哀思,更应是一种对生命的彰显。生者也依托殡仪馆“叙事”的方式,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表现为一种生命文化。纵观殡仪馆的发展演变与功能演化,它在历史的选择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但蕴含在其中的,对生命意义诠释和高扬始终都没有变。每当面临个体生命的结束时,生者在悲伤情感释放的过程中,更是蕴含着对生命未来的期待。从古时到现代,从繁琐到简洁,在殡仪馆或类似的特定空间里,人们通过各种仪式和程序来处理逝者的遗体,以实现生命个体的完美谢幕。而其中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对逝去生命的追念,对未来生命的期待。生者在对过去生命与未来生命的理解张力中,获得对现实生命的感悟和内在驱动。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种生命文化的生成,而这种生命文化的生成,在现代社会中,恰恰是在殡仪馆这个特定空间中产生的。所以,在此意义上,我们应该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殡仪馆,更应赋予它应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用特有的生命思维,捕捉发生在殡仪馆的生命聚焦,以及发生在殡仪馆之中最具冲击力的生命碰撞。所以,殡仪馆的“叙事”不只是一种生命的纪念,而应是生命精神的开启。
(三)殡仪馆内蕴着一种情感文化
无论哀思的表达,或是对生命的敬畏,都是生者对逝者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特别是在殡仪馆的特定场景下,生者与逝者之间就会凝聚为一种特定的情感交流,呈现为一种情感文化。面对逝者,生者也许在悲痛情感的冲击下,淡化了殡仪馆的意义存在,但却无法否定殡仪馆所承载情感意蕴。人们处在殡仪馆这个特定时空时,生者彼此之间的交流超越了殡葬仪式本身,而是情感的一种互动与共鸣。在此,殡仪馆发挥不容替代的功能,它为生者与逝者之间搭建一种特殊的情感关联。在现代殡仪馆产生之前,人们总是要选定习俗所认同的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为逝去的亲人祷告、送别,聚焦最单纯的情感表达。后来,这个特定的殡仪“时空”,就具化在殡仪馆。由此,殡仪馆为生者的情感释放提供了一种载体和依托,同时也为逝者提供了一种尊严。所以,我们要不断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殡仪馆以更多的情感意蕴,发挥其应有的人文关怀。
(四)殡仪馆表征着一种社会治理文化
纵观殡仪馆的历史演变,它的产生体现着一种社会治理文化的发展。殡仪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处理遗体。这也正是殡仪馆的社会功能和职责所在。从医学的角度看,人死亡之后,遗体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滋生出大量的细菌,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殡仪馆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为遗体处理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渠道。遗体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由此,殡仪馆在历史的发展中就聚化成一种社会治理文化。近现代上海地区殡仪馆的不断发展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安全有效地处理遗体不仅仅是一种殡葬事宜,更是一种社会治理,无论是租界当局还是民国政府,都有这方面的意识和举措。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地区殡仪馆的治理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所以,我们应在了解和把握上海地区殡仪馆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不断地反思,寻求殡仪馆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从而为整个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