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2期
浅谈国外绿色殡葬实践
2020/05/12 07:14:42

◎ 文/ 李霄逸

绿色殡葬是一种新型殡葬方式,英国司法部将其定义为“可以为野生生物创造、保护现有栖息地(包括林地、草地、果园、可持续发展的农地、水生环境等),促进野生动植物繁衍生长的人类遗骸埋葬处”,并鼓励人们以自然、环保、节能、简约、可持续的方法,占用较少的土地资源,以革新、创意和低碳的方式开创新型殡葬文化。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绿色殡葬仍处于零星试点的起步阶段,尚未有一个国家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绿色殡葬服务。各国对绿色殡葬各有探索,下文将略述部分国外绿色殡葬的实践,希望可以为我国绿色殡葬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绿色殡葬产品的开发

殡葬产品品类繁多,绿色殡葬以删繁就简为导向,因此其所需的核心殡葬产品较传统殡葬要少。英美的生态葬推崇如无特殊情况,尽可能不选用防腐剂的做法,而如果有必须使用的情况发生,则推荐使用绿色防腐剂产品。如Champion公司发明的绿色防腐剂,由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与传统防腐剂相比,具有无甲醛、无毒、无致癌性的优点。

可生物降解的骨灰盒与棺木一般使用天然材料加工制成,如竹藤、甘蔗叶、芭蕉叶等,不对其进行工业染色,多维持材料的本色,因而在外观上较为朴素。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多国都将可降解的骨灰盒与棺木作为主推产品,它们也是目前国际上绿色殡葬产品的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美国殡葬协会(NFDA)和意大利工业设计门户网站(designboom)曾合作举办以死亡为主题的DESIGN FOR DEATH设计大赛,面向全球设计师与创意公司征集作品。最后公布的获奖作品中有不少主打绿色概念的设计作品。曾登上TED(一个知名环球会议)进行演讲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Jae Rhim Lee所发明的蘑菇埋葬套装(Mushroom Burial Suit)即是其中的获奖作品之一,该套装可以过滤尸体内的有毒物质,并且其表面的蘑菇孢子可以使遗体最终成为一小块蘑菇田。

二、遗体处理技术的绿色创新

遗体处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掩埋,二是制成骨灰再进行埋葬。考虑到直接埋葬遗体的公共卫生风险与城市地产紧缩等问题,骨灰葬是二十世纪以来殡葬业发展的主流。流行的骨灰制作方式是对遗体进行火化,但因其高耗能与高污染而常为环保人士所诟病。为应对这一问题,欧洲多家技术公司进行了有关探索,以下为三项较具代表性的创新技术。

1.德国火化机制造公司TABO/IFZW针对火化机高耗能问题,与德国专业处理高废热回收的公司HTA合作,生产火化炉热交换器设备。瑞典的Helsinborg火葬场即采用这种可进行废热回收的火化炉,火化所产生的热能可为附近居民提供热水。此外,针对火化机高污染问题,TABO/IFZW公司与LÜHR公司合作生产火化炉专用空污防止集尘设备,其循环的轮转式设备可除去如氟化氢、氯化氢、硫氧化合物及二噁英/多氯代苯并呋喃等有毒物质。

2.始创于苏格兰的Resomator公司开发出了碱性水解技术,一般称为水葬。碱性水解机是一种环保型丧葬装置,尸体溶解于水和氢氧化钾溶液中,形成骨头残骸与无菌废水,骨头残骸碾碎后成为骨灰,无菌废水则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该项技术于2009年起被推广使用,目前已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地获得法律许可。

3.瑞典生物学家苏珊妮(Susanne Wiigh-Mäsak)发明的冰葬(promession)是将遗体静置于液氮中进行处理。液氮能够使周围环境迅速达到零下196℃的超低温,在这种情况下,遗体的有机组织会很快脱水,再利用超声波震动,遗体就会碎裂成粉状,随后便可将粉末送往特制的真空箱内进行干燥处理。该项技术目前已在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多地投入使用。

三、绿色葬式的探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葬式,葬式反映了不同时代下人们的不同诉求。绿色殡葬的核心诉求在于不破坏环境,底线是对环境无害,如能对环境有所裨益则更优。生物的自然降解作为生物能量循环本身的一环,是不会对一般所指的无机环境造成危害的。但出于对人类尊严的坚持,通常情况下人无法接受自己如其他动物一般不加修饰地被直接埋葬,因此绿色葬式的推广者们在仪式感与真正的环境友好行为之间探索着微妙的平衡。

树葬这一葬式下细分有花园葬、果园葬、森林葬等。奥地利公墓提供果园公墓的形式,丧户可以自由选择樱桃树、苹果树、梨树等自己喜欢的树种,在选择的过程中投射其个人意志。多数国家的树葬不使用墓碑,考虑到后人祭扫的问题,丹麦等国选择在树上悬挂小木牌来进行标记,澳大利亚等国则采用GPS定位。

在海葬的探索方面,新加坡等国使用可降解的专用海葬骨灰盒,以骨灰盒缓慢入海的过程代替直接撒灰的形式,以此增强海葬的仪式感。此外,美国Eternal Reefs公司提供珊瑚礁海葬的服务。珊瑚礁海葬通过将骨灰和礁球混凝土混合,设计制作成珊瑚礁形状的人工珊瑚礁,放置于海床,除了可以达到海葬的目的外还能够帮助正严重退化的珊瑚礁,拓展逝者的生命意义。

四、全流程的绿色殡葬服务

殡葬服务是一系列服务组合而成的呈线状的服务群,而非呈点状的只有防腐或是落葬的单一服务。故而绿色殡葬不只是绿色防腐、绿色火化或是绿色埋葬,它是对殡葬服务全流程的要求。大到节能减排的绿色殡葬建筑构造,小到殡葬业员工的一次随手关灯都是绿色殡葬的体现。落实到殡仪流程中,有以下四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传统殡仪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尾气,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多家殡仪馆都选用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环保灵车,以此达到在尸体运输过程中的减排目的。其中比利时殡葬业的做法较为激进,部分殡仪馆选择使用特制的货运三轮车来运送棺材,家属可以骑着自行车紧跟其后形成送行队伍。

2.举行追悼会时,需要使用许多蜡烛,日本殡葬业者注意到这一点,提倡使用生态蜡烛,这种蜡烛含有环保植物成分,烟灰较普通蜡烛更难散开,蜡烛用完后可以回收残余物重新使用。

3.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举办追悼会时有使用纪念卡片的习俗,因此有殡仪馆采用再生纸制作而成的纪念卡片。

4.由于葬礼时一般会用到鲜花,以荷兰与比利时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环保组织倡导使用本地产的当季鲜花,以此来减少暖棚培育与运输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绿色殡葬组织的建立

绿色殡葬服务在推广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有绿色殡葬需求的消费者难以找寻到提供绿色殡葬服务的机构;二是提供绿色殡葬服务的机构难以拓展绿色消费群体。

在美国,环保作假(公司为树立对环境负责的环保形象而散布虚假信息)盛行,市面上有许多标榜为绿色产品的产品实际上却并不环保。殡葬产品中的防腐液、棺材、公墓等都有此现象出现,因此消费者需要有一个值得信任的资格认证方。

于是,致力于支持和推广殡葬行业中的环保做法的绿色殡葬协会(Green Burial Council,简称GBC)作为可以被信赖的第三方资格认定组织应运而生。GBC对绿色墓地与绿色殡仪馆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只有达到相应要求,才会核发认证。GBC自2005年起开始核发绿色殡葬场所认证,至今已有296家会员机构,其中有72家墓地,224家殡仪馆,基本涵盖了全美所有提供绿色殡葬服务的机构,消费者可以通过GBC的官网直接与这些机构进行联系。

此外,GBC针对消费者与殡葬业从业人士的不同需求,出版有相应的绿色殡葬指导手册,并举办绿色殡葬从业培训。这些塑造绿色殡葬标准的实践也可为我们所借鉴。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