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1期
墓园里的生命文化教育课 ——上海滨海古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工作初探
2020/04/01 11:05:19

◎ 文/ 李忠玉

上海滨海古园是上海公墓“国家队”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民政部各项规定、指导意见的忠实执行者。在人们对公墓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的当下,传统的墓穴产品、范式安葬等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对文化的探知和体验,已成为墓园单位新的工作着力点和服务内容。

民心所望就是行动所向。2016年初,民政部等国家九部委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依托现有殡葬设施资源,建设一批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自此,基层殡葬单位的传统功能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古园于2017年启动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先后召开了“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战略构建”动员大会和两届生命文化教育研讨会,组织编写了《滨海古园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战略构建研究》,举办了十几场文化纪念宣讲活动。“生命文化教育”主题思想已逐步融入园区建设、业务开展和文化服务等各个方面。现就近三年来古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思路和实践作一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明晰概念:“以终为始”谈生命

为正确贯彻落实“建设一批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的指导意见,我们首先要厘清“生命文化教育”概念的内涵。据现有可查的资料显示,目前对“生命文化教育”未有明确定义。与之相近的是“生命教育”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针对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性危害等现象高发而提出的,其内涵是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现代生命教育始于1968年美国人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James Donald Walters)在加利福尼亚的赛拉山创建的“阿南达村”。1972年华特士在阿南达社区开办了第一所面向儿童的生命教育学校,又称作智慧生活学校(Living Wisdom School),正式开始倡导生命教育的思想,包括引导学生充分体悟人生的意义,教导他们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倡导教育必须注重人性化,必须与自然及学生的自身经验结合等等。

中国大陆正式关注生命教育并对之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也是从中小学教育开始的。2005年5月,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这份在文献资料研究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纲要”,就指导思想、目标等问题做了明确的说明。2006年编成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报告》一书将“纲要”制订过程中的研究工作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可以说开了国内生命教育研究之先河。

十几年过去了,国内相继出版了不少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著作和普及读本,其研究范围包含了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学校教育全过程,有的从不同性别、年龄角度,有的从绘本、活动形式谈生命教育。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直至今日我国的生命教育仍偏向于生物、化学、医学等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却忽略了精神文明和生命内涵的提升对重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未将生命教育理念正式纳入幼儿园至大学的学校必修课程中,从而使得生命教育难以获得一贯性、完整性的发展。

加强生命文化教育和促进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探讨代表了一个社会的进步。殡葬行业具有阶段完备、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从“以终为始”的角度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墓园是加强个体与家族成员联结的纽带,是培植感恩生命、尊重生命意识的课堂,是传播生态文明殡葬理念的窗口,也是亲近自然万物、踏青休闲的花园。在墓园里,可以回眸个体的生命文化,直面生活和死亡的意义,这或许是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最合适的空间。我们在生命教育中加上“文化”二字,意味着它是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生、长、老、病、死完整的人生文化。生命文化教育是探讨人的优秀精神品质、倡导个体和社会价值相结合、提高人的人文关怀与素养的一种文化教育。

二、认识生命:分享有意义的生命故事

人们到墓园里来干什么?可以看望已故亲友,祭扫先烈先贤,还可以郊游踏青休闲。这些在墓园里所做的事,都是为了走近生命、认识生命,在人群中、自然界里找到自己生命的坐标。因为,人在墓园里离生命更近,靠自己更近,更有助于认识生命的有限和不完美,认识自己的来路和归途。古园要开展的生命文化教育,也首先要从认识生命开始。

认识生命,不但要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理构造,还要接受疾病和死亡。俗话说:“人吃五谷,难免生病”。人生在世,生病在所难免,死亡也是躲不开的结局。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是颓废放弃、举手投降,还是求医问诊、积极应对,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认识生命的试金石。欲求生命的永恒充实,不单单要做到养活生命、健康自然等基本要求,还要具备生的倔强、勤勉奋进、敬天惜人、珍视荣誉等精神元素。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106岁的章人英先生说:“人活着,有生理年龄,也有社会年龄”。所谓社会年龄,就是“人活着就要为社会做奉献,为人民大众服务,由此换来身心健康。”在他看来,“社会年龄”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是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创建人之一、尊严死的提倡者,她曾转引过一位智者有关生命质量的精彩提法:“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这12个字,是关于生命质量的精辟总结,也是对生命的最透彻认识。

生命教育不是知识或技能,而是生命的碰触和交流。生命与生命的交会,经常碰撞出令人惊叹的美丽火花。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来帮助人认识生命,可能是最直接有效、最温暖感人的方式。古园从自编的两本《名人之林——滨海古园里的名人录》中,选择了文学家巴金、教育家钱伟长、遗传学家谈家桢、滑稽表演艺术家杨华生、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等先贤作为讲述对象,把他们的生命故事带进学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们分享,跟他们对谈,让孩子们自己推理和归纳体会故事主人公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从“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中获得享受和启发,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我们先后走进奉贤区海湾镇的平安学校、普陀区的金沙江路小学、黄浦区的中华路第三小学,和师生一起分享有意义的生命故事,以此增强学生们对生命以及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尊重生命:构建个体与自身、他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尊重生命的实质是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进而理解个体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法国学者史怀泽认为,完整意义上的伦理学应该是包括人以及其他生物在内的伦理学,由此他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在他看来,“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基于这一伦理原则,我们要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对一切生命保持尊重,对环境承担保护义务,也是生命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古园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积极地把这一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到生态安葬和祭扫的观念和行动上来进行宣传引导。以构建无焰墓园为契机,从2018年冬至开始,古园在园区内逐步禁止焚烧锡箔、纸钱、爆竹等传统祭扫物品,通过举办节地生态葬知识普及展、无焰墓区调查问卷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尊重、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在尊重、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尊重、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就是在尊重生命唯一性的前提下对生命意义认识的升华,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生命文化认知。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

长眠在滨海古园绿草鲜花丛中的,有在抗日战争、朝鲜战争中牺牲的军人,有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也有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业绩的普通工人……他们为解除大众的痛苦,谋人类的永远幸福,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永远铭记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古园每年都会在清明节、教师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行生命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用庄严、肃穆、隆重的仪式缅怀英雄模范人物,领会他们身上坚持、勇敢、责任、专注的正面特质,传承历史的根脉,让拼搏、奋斗、无私、奉献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价值共识。

2019年是上海黄山茶林场十一烈士牺牲五十周年,老山自卫反击战烈士刘贵彦牺牲三十五周年,古园在清明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联合五四有限公司党委、上海黄山茶林场党委等党组织、烈士的亲属、战友、母校校友会,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通过举办烈士事迹图片展,回顾他们的英勇壮举,身体力行表达对他们的缅怀、对历史的敬畏,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和颂扬他们不怕牺牲、舍身为公的崇高精神,为参与纪念活动者进行思想清扫、精神补钙。

四、超越生命: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生命的价值表现为社会生命的奉献,以及精神生活的超越。因为人的生命除了自然性和生物性外,还具有社会性和精神性。所以人的生命意义不只在于个人肉体生命的享乐,精神生命的体验更在于超越个体,实现社会生命的奉献,从而达到整体生命的高度。这是人类生命区别于动物生命的本质差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德顺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维现象,而是三维现象。每个人都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对人而言,肉体生命是有限的,客观上对肉体需要的满足也是有限的。人类精神生活不仅是无限的,而且能克服肉体无法摆脱的有限带来的束缚,从而使人达到自由境界,并使生命真正变得神圣伟大。

生命文化教育是信仰教育、情感教育、人文关怀的教育,也是迎向生活挑战的教育。老龄化的加速给快速发展的上海带来了严重挑战。有的老人恋生畏死,忌讳谈论病痛和死亡的话题;有的老人甚至抱残守缺,以迷信思想看待生命,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于如何帮助走进人生暮年的人们理性面对生死,改善人际关系,安度美好晚年,古园人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我们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依托,将工作重心转向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和追求服务品质的提升。我们先后走进长宁区虹纺社区、水霞社区开展文化讲座,讲钱伟长为了救亡图存,毅然弃文学理,为强大祖国的国防力量不断奋斗的历程;讲谈家桢为了探究人类基因的奥秘,整日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的钻研精神;讲杨华生“多看、多动、多写、多笑、多餐”的“五多”养生法……我们和社区联手举办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交流养生之道,分享生命智慧,将三重生命的理念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们用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命故事,启发人们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鼓励人们写下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以珍藏难忘的经历和生命的感悟,留下超出自然生命长度的精神财富。

五、结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谈到在新时代如何实现基础教育“面向人人,创造未来”时指出,“当下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对生命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奋斗的意义需求更大,对权威的认同感不强。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学生的特点,才能够真正在教育中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生命文化教育的初心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有生之年不辜负自己的才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也让我们愈加认识到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价值所在和刻不容缓。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古园通过讲述一个个和真实的生命故事,举办一场场致敬生命、缅怀生命的纪念活动,从生命的生死两端找到中间“活”的答案,以说理不说教的风格,让受教育者坐得下来,听得进去,记得牢,做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真正成为“我自己”,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过分强调知识教育、选拔教育、锦标主义,忽略生命文化教育,缺乏对生命正确、完整认识的现状,古园作为一支社会力量,主动承担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在生命文化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方面先行先试,寻找能引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人群学习兴趣、能落实于每日生活中的生命文化教育路径。希望我们的初步探索和实践,能够为生命文化教育的倡导者、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作者为上海滨海古园总经理)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