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留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在新时代条件下,殡葬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新的趋向性特点,集中表现为人们对殡葬的认知和理解都有了比较大的改观。现实表明,提升殡葬文化的内涵,及构建殡葬文化自信成为时代的要求。传统文化的支撑,日益健全的制度依托和现实状况,都成为殡葬文化自信的基础。应通过创新宣传手段,丰富话语体系,创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以及深入社区和农村中进行实践等手段不断树立和提高殡葬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条件下殡葬文化的趋向性特点
(一)生态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聚焦殡葬活动,会发现它与自然生态问题息息相关。所以,能否处理好殡葬的生态化,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近几年来,人们的殡葬生态化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人们不断增强的生态意识和自觉树立的环境价值观,用生态理念指导殡葬活动,逐步放弃土葬,节俭办丧,摈弃大操大办的陋习,以达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化殡葬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智能化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殡葬也不例外。人们不断把高科技的元素融入殡葬活动的不同环节,如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存放骨灰盒,利用电子化形式进行追思等等。有的地方还采用有效的信息平台,把大数据管理引入到殡葬活动之中,由此把一些殡葬事务最大限度的简化,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促进了民众殡葬观念的革新。这种“互联网+”的模式在殡葬行业中的运用,有效促进了殡葬活动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殡葬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人文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利用高科技来进行殡葬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过度注重外在程序,而忽略了殡葬文化精神内涵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已引发了社会关注,从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不断加强殡葬礼俗的人文内涵,并且通过现代人的方式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殡葬礼仪体系,不断加强殡葬礼俗的人文内涵,彰显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传承了优秀的生命文化。
(四)艺术化
殡葬,是人们不太乐意谈论,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根深蒂固的旧观念让人们很难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殡葬的观念也不断得到解放,并且以一种追求美的心态来设计殡葬活动。如在墓碑的设计上,采用不同的风格,以艺术化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寄托生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概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产生进步,对殡葬的落后偏见也不断得到祛除,殡葬文化因而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向性特点。这也为殡葬文化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思考方向。
二、新时代条件下殡葬文化自信何以可能
(一)殡葬文化自信的制度依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等论断都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殡葬文化指明了方向。具体来看,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等等,都为殡葬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托,在殡葬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不断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不断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些惠民制度,着眼于人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为生命的终极关怀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现实表明,殡葬习俗作为人们应对生命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作为一种生存的方式,从现实生活中凸显出来,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殡葬行业因而成为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日益得到重视。
(二)殡葬文化自信的传统生命文化支撑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人的生命一直是讨论的主题。不论儒家、道家或是佛教,都十分重视和珍惜生命。如道家的老子十分重视生命的本性,庄子看重精神自由,强调个体生命与自然的融通,实现天人合一,强调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顺其自然。而儒家的孔孟则是以道德人格的塑造来展现最高的生命形态;法家和墨家则是从“力”和“利”的层面来诠释生命的意义。传入中国的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万物皆有生命,都理应受到尊重。到了宋明时期,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支配下,以人的伦理道德作为人生命最高标准等等。正如张岱年所讲,儒家的基本态度就是只当求知生,不必求知死,生则乐生,死则安死。而道家则是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的变化。到了宋代,道学家对待生死的态度是积极地面对活,也无所畏惧死,“不私其身,而深明变化之理,则既不以生为幻,亦不以死为患”。从总体上看,中国人的生命观,是以“生”开始了对人的思考,体现着中国人崇尚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以“生”立足宇宙与社会,并将其作为根本原则,高扬着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一种生命的“不朽”,“人皆有死,不朽乃在于有德”。至于求仙者,唯务长生,不思有益于世,虽生而实已如死。明儒罗伦(号一峰)有云:“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唯圣贤乎!”。概言之,中国传统生命文化中包含有对生命的尊重,在自然生态的意义上表达着对生命鲜活性的充分肯定,同时在社会道德的意义上,彰显生命积极价值。这些传统的生命文化都为殡葬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自信的文化基础。殡葬作为人生命的特殊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后生命”阶段,它是对“在生命”接续的一种表达。所以,殡葬文化不是“无根”的文化,而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对生命存在的充分肯定,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行着生命的延续。所以,殡葬并不是人闪过即逝的情感冲动的产物,而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实呈现,有着充分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文化并不因人们情感上的忌讳而被抹杀掉。
(三)殡葬文化自信的社会现实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改变。特别是对殡葬行业的看法由原来的避而不谈,到现在正视生命的各个阶段,人们的基本认知和认同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如人们在落葬方式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简约和环保的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殡葬改革在一些城市和地区逐步展开,生态化殡葬被认同。从殡葬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殡葬行业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一些高校的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备受青睐。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一些青年大学生对殡葬行业的认同也不断增强,并且不断地加入到殡葬行业的队伍之中。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选择立遗嘱的方式来直面死亡和珍视生命。据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为236人,其中最小的年仅18岁。另外,更多的社区居民、在校大学生和公益志愿者都不断地参与到一些殡葬行业的公益活动之中,一些专业讲师以当地的一些殡仪馆作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开设讲堂讲述殡葬文化的内涵,开展一种向死而生的生命文化教育宣传。
三、新时代如何树立殡葬文化自信
第一,创新宣传形式和话语,引导人们正确地认知殡葬活动。
正确引导人们对殡葬活动的认知,成为我们树立殡葬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我们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破除人们对殡葬的传统认知偏见,消除内存于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忌讳,让人们对殡葬活动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即对殡葬进行历史化宣传。如举办大型的殡葬活动或仪式图片展,让人们了解殡葬作为一种仪式或活动的发展历史,从而消除殡葬那种人为的神秘感。由此,人们就降低了对殡葬那种单纯的情感排斥,而在客观的、历史的认知中,增强对殡葬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可以用艺术化的手段淡化人们对殡葬固有的那种神秘恐惧。如果我们采用艺术化的手段,以艺术品等载体向人们客观真实地展示殡葬文化内涵中人文的一面,人们就不会再盲目地排斥殡葬活动,而是以一种美的眼光审视殡葬习俗,从而以一种美的视角来审视殡葬文化,因为它毕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呈现。
第二,开发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生命文化教育。
殡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人们对生命的深刻认知和把握。这种认知就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教育。通过殡葬仪式或活动,对那种“在生命”进行一种“后生命”式的追忆,从而使得人的生命得以全方位的呈现,使得人们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本质上看,殡葬活动就是以“自我”或“他者”的眼光和视角,审视曾经的“在生命”,在此过程中,“生”与“死”在彼此关涉中演绎完整的生命,从而让人们懂得“向死而生”的深刻内涵。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死亡是纯粹存在,是直接的自然的变化结果。血亲关系通过葬礼等仪式‘补充抽象的自然的运动……把自然的事业打断,把血缘亲属从毁灭中拯救出来……这样一来,就连死了的存在、普遍的存在,也成为一种返回于自身的存在,一种自为的存在’。人类对待死者的方式是他们自己存在方式的一部分。”所以,应充分挖掘包含在殡葬文化中的生命文化意蕴,可以把殡仪馆作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着眼于殡葬,围绕生命文化教育,举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开展个性化的追思活动,引导人们珍爱生命,孝敬父母,深思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第三,走进基层社区和农村,促进移风易俗。
树立殡葬文化的自信,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群众实践过程之中,特别是要深入基层社区和农村,通过多样的方式宣传,贴近民众,把这种殡葬文化扩展到他们的文化生活之中。让民众能真正认识到,生命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改变。既然我们无法阻挡生命的自然“回归”,我们应坦然地接受自然生命的结束,让人的自然生命有尊严地“谢幕”。但这种自然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消失,而是以一种“后生命”的形式延续。这种“延续”不应让“逝者”成为“生者”的负担,而应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积极力量。
现代社会,我们应摈除殡葬文化中的陋习,提倡一种文明的殡葬礼仪,从而塑造一种“大生命”观和“大生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