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19年第6期
立足行业实际 搭建殡葬业生命文化教育框架——以“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为例
2020/01/21 04:23:46

◎文/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主任张丽芬

殡葬事业是关乎生命的事业,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传承的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文化。在殡葬行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是由殡葬及其相关事项的特殊文化属性所决定的。殡葬行业的发展速度越快,影响越广,生命文化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就越大。当前,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殡葬行业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精神需要、文化需要。在此背景下,生命文化教育逐渐就从自然状态向社会控制状态跃迁,从“自在”走向“自为”。

2016年3月30日,在民政部等九部委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后不到两个月,上海市龙华殡仪馆立刻响应九部委关于“建设一批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的号召,挂牌成立了“爱·龙华”生命教育基地,以“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启迪生命”为理念,从多角度推进生命文化教育,搭建起生命文化教育的基本框架,推动殡仪馆的生命文化教育,从“自在”走向“自觉自为”。

一、殡葬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内在逻辑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而早在他之前的孔子,更是将教育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之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教育,其从产生之日起,就肩负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及提供生命关怀的使命。从其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塑造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文化生命的人。人类个体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文化生命应是教育的终极价值所在,它包含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是人对自身生存意义与社会价值的信仰。

在西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死亡学”和随之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其主旨在于让学生认识死亡的意义和本质,学习如何充实地生活与有尊严地死亡。在中国,从孔子提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论述中也同样可以看出,要通过殡葬文化中的葬祭之礼领会生死的奥义,并从死这个极为震撼的事实中去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从而感悟生命的由来,珍惜生命的存在。千百年来,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但中国殡葬文化始终强调对生命的感悟,强调对家风家训的传承,更强调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使其不仅成为个体生命的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所在,更使之成为生命教育和道德教化的重要路径。

而现代对生命文化较早做出系统理论阐述、较具代表性的学者陶清认为:“生命文化,是指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或者说,是关于生命的文化。”孙树仁教授则结合死亡的意义,更加详细地阐释到:“所谓生命文化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其他优秀生命理念的基础上,透过生命的死亡,研究生命在存在、死亡与传承的不同阶段的生物性生命、血缘性生命、业缘性生命及精神性生命,基于生命的人性、理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实现生命价值和创造生命意义的学问。”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殡葬文化传统的国家,殡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反映先秦殡葬文化的兵马俑,到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推行火葬的活动,及至当代社会进一步提倡“绿色殡葬”的种种尝试和努力,其蕴含的丰富的风俗教化资源和民族文化传承,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殡葬文化中深厚的生死哲学观和伦理道德观,以及所体现出的慎终追远、孝为德本等教育理念。在人生的最后一站,殡葬能给予生者更多的生命启示和感悟,从而达到鼓励生者珍惜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和创造生命价值的目的,这不仅仅是生命文化教育的主旨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由此可见,借由殡葬这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提倡和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既是殡葬行业发展的使命和需要,也是生命文化教育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殡葬活动的特殊性,使其有着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龙华殡仪馆的尝试——“爱·龙华”生命文化教育基地

上海自1979年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呈加速趋势,与之相应,年死亡人数也已达13万,其中市区约占5万。这些离世者中,包含多起非正常死亡事件,甚至还有小学生因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学习压力过大等就轻生自杀的。看到他(她)们对生命如此轻视,令家人和社会痛心和惋惜。每一个生命的坠落,都是一个悲剧,而要避免悲剧的发生,需要我们全社会切切实实地努力而不仅是叹息。作为人生“终点站”的殡仪馆,除了处理好逝者遗体,让个体生命完美谢幕以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学术界和理论界缜密研讨后,我们提出利用殡仪馆特殊的场所和上海殡葬博物馆的有利资源,力图用最令人震撼的方式对大众开展生命文化教育,让生命挽歌升华为生命赞歌,促使生者建立正确的生死观、生命观,建立生命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多重和谐关系。

(一)基本功能定位

“爱·龙华”是集生命感知体验、殡葬文化传播、生命互动仪式于一体的教育和宣传场所。它主要面向高校、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共建单位及社会上有需求的市民群体等,提供殡葬文化讲学、高校学生生命文化教育、个性化追思仪式体验和生命互动体验等教育活动内容。首先,依托上海殡葬博物馆的人文优势,集合参观、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让受众通过参观、回顾历史,意识到殡葬改革是顺应社会发展主流的必由路径,是提升城市市民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建设的必要环节。第二,定期组织专业讲师为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公益志愿者等开设殡葬文化讲堂,从礼仪、习俗、文化等角度向社会传播殡葬文化的深意,弘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优秀殡葬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第三,通过专业的司仪策划团队,向来访者展示个性化追思仪式等特色服务内容,使来访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龙华对人生最后一程的圆满服务,触发其对生命的思考。第四,教育基地下设关爱抚慰工作室,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对治丧市民和馆内职工,给予哀伤抚慰和紧急心理救助。

(二)基本运行模式

首先,“借船出海”走出去。不同学科或行业,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命文化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不是殡葬行业一个行业的事情,很多行业都在做。我们只要找到交集,就能“借船出海”,“输出”殡葬文化、殡葬行业关于生命文化的思考。我们选择了一批具有相关基础和交集的单位开展合作。上海理工大学是国内殡葬文化研究的重镇,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对殡葬文化研究不陌生,也有天然的兴趣,我们合作开展了生命文化教育框架性研究、《生命的精彩》《生命的价值》教材编写、“殡葬工匠”进校园等活动,还在青年大学生和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是开展临终关怀的社会组织,我们也合作开展了系列活动。借助这些机构的“船”,我们顺风顺水,减少了外部阻力,实现了文化输出的目的。

其次,“筑巢引凤”请进来。我们以上海殡葬博物馆、关爱抚慰工作室、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生命文化展示馆等为核心,精心设计了生命文化教育参观路线,邀请著名民俗学家、文化学者在清明、端午、冬至等传统民俗节日举办生命文化讲座,开展系列生命文化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共建单位、民政同行等数千人次的参观交流。

最后,“共商共建”融进去。我们还利用区域党建联建、社区共建、团建工建、志愿者基地建设工作机制,开展共建工作,把生命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党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中,形成水乳交融、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格局。

三、关于未来的设想——搭建生命文化教育框架

60多年来,龙华殡仪馆走过了从单纯火化到综合殡仪服务的发展历程,完成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项目拓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建设。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龙华要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层面发展,迫切需要对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根本上的提升和修正。但基于人们对死亡的畏惧、对殡葬行业认知的陈旧固化等现实,殡仪馆很难“走出去”,大部分人也不敢“走进来”。我们迫切需要走出困局,所以积极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在搭建生命文化教育框架的过程中,龙华殡仪馆创造性担当起这一重大的社会责任。

(一)厘清生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来看,其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人的内在潜能,不断提升个人的价值,充分展示人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个人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质量。作为教育大概念范围的一类,生命文化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囊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的系统工程。其中,教育影响应是这一系统关注的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大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首先,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无从展开。作为以教育型为发展目标的上海市龙华殡仪馆,自然是生命文化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教育者”,并应培养出能够输出生命文化课程的“教员”。其次是受教育者,即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实际上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他们具有主动性和需要性。在殡葬生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具有选择性和期望性,他们不会接收我们的“填鸭式”灌输,反而会因为我们行业的特殊性,在同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反过来制约整个教育活动的进行速度、效益和质量。最后,教育影响,是对受教育者作用的结果和反馈,没有产生教育影响,整个教育活动就成了毫无意义的“自说自话”。综上所述,在殡葬行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需要以上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融合,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基于上述分析的几点设想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每年服务万余位逝者,其中,还包括在上海逝世的大量名人。这些服务对象所留下的人生文化资源和感人的生命文化故事,积淀成一座巨大的生命文化“富矿”,并且还在不断增值。利用好这一“富矿”,龙华殡仪馆的生命文化教育势必“大有可为”。

1、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源作为合格的“教育者”

在殡葬行业生命文化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教育者”除了可以是具备一定专业殡仪知识和综合学科能力的教员,也可以是已经培育出的服务和文化理念,还可以是自身就能传递文化符号的各类基础硬件设施。

首先,优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龙华现在的人才队伍中,已经拥有一批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这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长期奋战在殡殓服务的第一线,他们本身的奋斗经验和精神就足以使他们适应生命文化教育教员的身份。同时,还有前文提到的丧仪策划师、博物馆讲解员、关怀抚慰心理咨询师队伍,以及一批有高度责任心和奉献意识的员工及志愿者储备队伍。

其次,成熟的服务和文化理念。近年来,龙华以培育“十大服务品牌”为突破口,把生命文化教育的理念融入服务中去。今年,我们正在尝试以礼厅改造为基点,以追悼会为抓手,把追悼会转变为生命文化教育大课堂的形式,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行推广。此外,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都与生命关怀、生命文化教育高度契合,我们熟知的上元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等,都从时间序列为人们深刻内省自己的生命、追忆逝去的生命提供了系统的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记忆和仪式。

最后,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除了上海殡葬博物馆、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等为代表的文化设施能提供良好的公众教育场所,龙华还对整体景观实施逐步改造,打造富有生命文化教育内涵的文化景观,让治丧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把深奥的理论外化、固化为景观、雕塑、绿化,打造一花一草都富含生命文化教育意义的教育型殡仪馆。

2、殡仪馆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的课程和形式

郭沫若先生曾为挽救一名高考屡次落榜后欲自杀的青年而改写过一副对联:年年无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就是告诉我们,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就存在。反之,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而殡仪馆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必须是能让受教育者从中更好地感悟生命,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内容。

首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殡仪馆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启迪生命”的理念能够内化于业务流程之中。工作人员在举手投足间体现这种理念,通过服务传递这种理念。即通过融入逝者人生经历的文化服务的熏陶,把殡仪活动场所打造为日常教育讲堂,让参加追悼会者自然地接受生命文化教育。

第二,切身体验、追问内心。设置殡仪服务和死亡体验中心,通过现场体验生命终结后的场面,让参与者直面死亡这个令人害怕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从中学会更加珍惜生命,从中产生对生命更强的眷恋和执着。

第三,多向互动、机制保障。强化与学校、社区、福利机构、军营等的日常交流机制,形成有效的需求和供给对接。例如,与军营和各类学校对接,在学生的夏令营或军训过程中,增设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体验课程。一方面解决学校校外生命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殡葬行业也能从更广辐射面去推动生命文化教育,继而从更高层面推动殡葬改革发展,造福市民、造福社会。

第四,编写教材、扩大受众。利用龙华已经编写完成《生命的精彩》《生命的价值》两本教材,以及市面上的生命文化著作、读物、绘本等,在殡葬行业特有的一些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文化教育推广活动;同时也可进一步与高校、共建单位、社会力量等开展合作,以龙华案例为素材编写教育丛书。

3、希望达到和实现的教育影响

死亡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最为极端的形式,对生命所产生的教育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也是非常珍贵的生命文化教育课堂。

一是推动殡葬改革的进程。殡葬改革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党风政风民风有着高度的关联。因此,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不但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还要有更高的文化站位。当前,殡葬改革已经进入关键转型期。多年来,我国的殡葬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改革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要从生命文化的高度去予以推进,从本质上说,无论是遗体,还是骨灰,都是生命的象征物,都属于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范畴。基于此,从保存骨灰到保存生命文化,从学理和逻辑上就是通顺且有依据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生命文化教育有了重大突破,殡葬改革就应该会有相应重大进展。

二是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殡葬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爱国主义、节日文化、人生文化、家风家训、孝文化等多层面文化的弘扬。以家风家训为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殡葬服务场所是家庭送别、祭拜先人的重要场所,更是家风家训传承的重要场域。殡葬单位和学校可以共同开设家风家训教育课堂,举办家风家训展览,开展家庭建设讲座,讲述家庭故事,传播“家文化”,继而让学生自觉传承优良家风,珍惜美好生命,进而产生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

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课题,任重而道远。对标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站在“全国文明单位”建设的新起点上,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以生命文化教育为切口,传承优秀殡葬文化、歌颂故人崇高品质、传扬优秀家风家训,以此弘扬孝贤精神,引导公众形成正确治丧理念,端正市民对死亡的错误认识,凸显龙华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的责任和担当,推动殡葬事业改革发展。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