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朱金龙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在谈论生命文化,比如学校、医院,还有殡葬机构等等。生命文化的提法太好了,它不像死亡文化、殡葬文化,可以避免很多提及这些词汇时的尴尬,并且光鲜亮丽,虽然说起它涵盖的内容都是沉重的,但是我们好开口了。本文将涉及生命文化和在生命文化指导下的殡葬制度安排两方面内容。
一、生命文化和殡葬文化
死亡是一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能重复体验死亡和表达死亡的感受,这种无助和未知感让人们对死亡有着本能的畏惧。死亡的超经验性与神秘性,使得人们大都恐惧死亡,进而避讳死亡。但是,人们又不得不面对死亡。于是就有了与死亡和生命有关的研究和教育,希望人们更理性更成熟地对待生命。
现在谈论生命文化的有中学和大学。不少学校提出了生死文化以及生死教育。学校这样告诉学生:要尊重生命,生命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了,所以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以此来告诫学生不要自杀、也不要杀人。
研究生命文化的还有医院以及业务内容相近的某些机构。在临终医院,为了提高人在死亡之前的生命质量,在临终抚慰时导入了生命文化,他们提出除了减轻病痛,倡导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认为这才是对生命珍惜和热爱的表现。
还有人认为对身后所有的事情都做了非常好的安排,就可以从容地放松地面对死亡,从而能更从容地活着,这样就有了生前遗嘱和生前契约。提供这些服务的机构也往往以生命文化为旗帜。
以殡葬祭为业务内容的殡葬行业研究生命文化也有些年头了。先是在台湾的殡葬业界出现了生命集团,继而在民政学院命名了生命文化学院,接着在殡仪馆和公墓里建立了生命文化基地。
殡葬行业谈论生命文化,主要还是谈死亡文化和殡葬文化。
死亡文化讲的是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是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在对死亡的思考中确定生的意义、价值和方向。人们知道永生不死、肉身不朽的死亡超越都无可能,所以总是从精神中求得对死亡的超越。西方宗教的原罪解脱、东方宗教的因果报应、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还有人的创造物的永存,都是追求超越死亡的形式。
殡葬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死亡文化指引下,人们采用的处理遗体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哀悼形式表达对此种行为所附加的社会意义。
殡葬是对遗体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在它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还有此后的祭祀等事项。根据殡葬活动的不同阶段,殡葬文化又常常分为殡仪文化、墓葬文化、祭祀文化等等。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死亡文化,殡葬的文化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天葬、土葬、水葬、树葬、腹葬、悬棺葬;比如仰身葬、俯身葬、屈肢葬、直肢葬、坐姿葬;比如大昭穆、小昭穆、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再比如二次葬、骨灰葬等等。这些葬法、葬式、葬制,都是在一定的死亡文化中形成的。
各种文明的交融,古代与现代、汉族与外族、江南与江北,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文化在今天集合,人们在扬弃中认同现时的殡葬文化,也找到了最适合的殡葬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生命文化和殡葬制度安排
谈论与死亡和殡葬有关的生命文化,可以为殡葬制度的安排打好思想和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让死者有尊严地告别人生和安葬,使丧亲者的哀伤得到慰藉,这一点,无论是对殡葬服务的需方、供方还是第三方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因此它也应该是殡葬制度的主要指向。
习近平谈及保证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时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后加上了“住有所居”,说明了国家对于人民居所的重视。殡葬行业一直期待能够加上“死有所葬”或者“逝有所安”四个字,认为如此人的生命过程才算得上完整。实现这个目标,有待我们的继续努力。
我认为,“死有所葬”的文化意义目前是被低估了的。殡葬行业常常提及古人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认同孝道与社会道德、葬祭行为与风气传承的必然联系的。但是多数人包括具有话语权的人往往以人死灯灭和晦气为理由避开殡葬,这让殡葬的文化意义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
应该肯定的是,目前关于殡葬的许多制度安排是正确的。其内容主要有: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殡葬陋俗、实行节地的生态安葬、建设人民满意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惠及当代与子孙后代,要求在殡葬领域改革繁文缛节、铺张炫耀的殡葬行为,推行节省资源消耗的火葬、节地生态葬,建立和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殡葬需求。这些制度安排是符合民心民意的。
但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殡葬制度似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殡葬改革方面,推行火葬虽已成为国策,但是全国火化率多年停滞在50%;制止乱埋乱葬,采用不占地或少占地的绿色生态安葬方式当前被列为改革的主攻方向,说明此事需要推动;殡葬习俗的变革最难,方向不尽明确,成效起伏不定,有待优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殡葬服务方面,大中城市做得比较好,但是更多地方的公办机构由于设施投入不多,服务技能和水平较低,;还有很多地方非公机构进入殡葬市场缺少必要规制,经营秩序不太好,让老百姓得不到物有所值的服务,时常有不满意的表示。
人民对于殡葬制度安排的满意度需要认真地对待。对目前在殡葬管理方面的很多短板,民政部门要迎难而上,有所作为。与殡葬管理和服务有关的机构,要充分利用殡葬文化对于殡葬制度的积极作用,推动殡葬制度的发展,同时避免殡葬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阻碍殡葬制度的发展,改变人们殡葬文化中的消极面。
我国的殡葬文化,既有民族的传承,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很多传统殡葬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小农社会,繁琐迷信的成分很多。到了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化工业化,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人类文明,必须改造我们的文化,并且对殡葬制度做出新的安排。
首先是殡葬设施,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安排必要的增量。城市化和老龄化已经并且仍将给城市的殡葬服务设施和公共墓地提出扩充的要求。我们应当本着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通过规划以及资金与土地的足量供给予以满足。殡葬设施本来就是一种邻避设施,如果得不到制度的保障,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服务和墓地成为稀缺资源,价格自然会因为供不应求而高居不下。
其次是殡葬市场,应当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安排。目前从事殡葬服务的已经不单是国家事业单位,各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正在不断涌现。要认真地研究殡葬公共服务体系的实现形式,逐步形成健全的殡葬市场制度。我个人认为,为实现殡葬服务供给有效扩大,使公众殡葬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应该是政府、市场和非营利机构多管齐下,积极创新供给方式,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
还有,一些借鉴国外境外经验的殡葬服务产品,如以前的塔陵,现在的殡葬生前契约、网络殡葬服务、太空葬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规制要求。当然规制也必须尽快地针对公立机构以外的服务组织,如置身医院太平间的某些代理机构今年居然成为打黑除恶的重点,殡葬管理部门必须引起重视。
再次是殡葬改革,应当在深入研究生命文化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在大讲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殡葬改革一定要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坚持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殡葬一定要坚持,还要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不断地扩大改革成果;同时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修正习俗改革的规定,注意满足人民慎终追远的精神需求,通过创新礼仪和典型示范,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殡葬形式。
最后是殡葬创新,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先进经验和利用科技成果向公众推出更多的殡葬服务产品。我国现代殡葬业已经有过两次跃进,一次是一些口岸城市随着开埠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殡葬形式的殡仪馆和公墓,还有一次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考察和学习了国际先进殡葬机构的经验。现在,我们期待第三次跃进,这次跃进不能停留在学习浅层次的形式和做法,还需要我们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国际殡葬业的各种先进制度,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现时以至将来的文化和科技进步,并且为我所用。我坚信中国殡葬业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有人定义说,文化具有整合、导向、维持秩序和传续的功能。我希望通过深入研讨生命文化推动我国殡葬文明的进程,希望伴随着新的殡葬管理条例的出台,尽快地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殡葬服务体系,进行符合国情和人民文化认同的殡葬改革,使殡葬行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作者为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殡葬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