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19年第5期
跨界融合,开拓殡葬生命文化教育新天地——第四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综述
2019/12/11 04:18:16

◎ 文 / 文艳

2019年10月25日-27日,“第四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生死学学科构建与生命文化教育师资培养”。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主办,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等单位协办。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作为此次研讨会的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第四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的会前筹备、会中主题演讲、论坛交流和学术研讨。

“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是中国内地首次以“生死学”为名的大型学术会议,之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并开展了相关研讨:第一届“探究死、珍惜生”(清华大学,2016.11.12)、第二届“跨学科视野中的生死学”(广州大学,2017.12.19)、第三届“国民生死教育与死亡的尊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8.11.24)。接续上述主题,第四届以“生死学学科构建与生命文化教育师资培养”为主题,共有42篇论文进行精彩交流。海峡两岸知名生死学、殡葬学、生命文化教育等学界专家以及殡葬业界专家参会,来自教育界、医学界和殡葬界的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通过网络观看图文直播的观众达5000余人次。

近年来,“生命文化教育”“生死教育”“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等生死相关议题在学术界、医疗领域、殡葬行业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热切关注。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围绕生死学科构建、生命文化教育、学科师资培养等相关议题展开了主题演讲,并设置了“中国当代生死学”“中国当代生命文化教育实践”“中国当代生死文化研究”“中国当代生死教育”四个分论坛,旨在深度研讨生死学的研究对象、热点专题、学科框架、理论实践等,以及在生死学、殡葬行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生死教育师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核心课程设计等问题。为国人生死教育确立学科依据,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保障,切实服务当代中国人的生命品质和死亡尊严。

探究死亡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关爱生命,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抚慰丧亲之痛。通过此次会议交流,殡葬行业未来发展设计规划中,需要形成一套理性规范的研究体系,以此指导实践工作,提升殡葬服务能级,扩大殡葬文化影响力,促进殡葬行业生命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为上海殡葬事业改革发展助力。

一、中国当代生死学学科构建的可能性

生死学系旅美华人哲学学者傅伟勋于1993年在台湾首创,至今已有26年。但生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能够立足,生死学学科的建构问题尚未全部解决,未来还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因此,围绕当代中国生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仍然有待相关学者齐心努力,共同谋划、探讨深化。

原南华大学生死研究所所长钮则诚对生死学进行元勘考察,以利此一新兴学科立足于学界并得以可持续发展。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生死学知名学者王治军提出,我们为什么要建构当代生死学?建构当代生死学、进行生死教育,要大力提倡生命尊严,扭转当今社会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进而透过生死问题,直面社会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副教授张永超从“生死问题”的当代面向出发,探究了“华人生死学”重建的可能。仁德科技大学副教授尉迟淦从台湾生死学的发展历程出发,提出了生死学学科建构的初步构想。对于生死学到底研究什么的问题,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探讨了生死学的研究对象,并尝试提出了生死学的核心范畴和生死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围绕生死学在现代学术体系下的学科建设,北京物资学院教师、哲学博士、生死学召集人雷爱民从中国内地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现代学科实际出发,提出了当前中国内地生死学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突破路径。北京大学副教授魏继红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从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出发,从叙事医学视阈下探讨了现代生死学如何教学的问题。

二、中国当代生命文化教育实践

生死问题与生命文化的展开紧密相关,生命文化的融入是中国当代殡葬业发展和提升的基本方向。殡葬行业应当特别关注“生与死”的话题,在百姓死优所葬、逝有所安时代新需求的背景下,在生命文化教育方面丰富内涵、创新举措,从务实角度出发,大开脑洞,主动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生命文化教育途径和方式。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余忠明以殡葬中心为例,全面介绍了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上海经验”。近年来,殡葬中心始终坚持以全产业链为基石,并将生命文化教育贯穿“四个中心”建设的细胞肌理之中,以积极的生命文化教育推动四个中心建设。他从服务、文化、创新、教育四个维度,全方位解读了上海殡葬业为生命文化教育搭建平台,构筑“殡学研”一体化的生命文化教育体系,在服务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在生命文化教育过程中提升服务的成功经验。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殡葬协会秘书长孙树仁以服务生命死亡的殡葬视角,对生命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进行初步研究,并对生命文化学科建设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在殡葬视角下的生命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尊重生命,止于至善”,基本逻辑框架是“一体、两面、三个生命阶段、四维度生命”。

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殡葬协会顾问朱金龙将近现代以来上海殡葬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提炼为“三个跃进”,并且指出,当前正处在第三个“跃进”时期,这次跃进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国际殡葬业的各种先进制度,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现实以至将来的文化和科技进步,并且为我所用。同济大学教授丁长友探讨了于光远作为生命文化教育的倡导者、先行者的重要意义,总结出于光远生死理论研究的特点,于光远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人生生命文化,开展生命文化教育;运用系统思维,构建生命文化教育完整体系;倡导雅俗共赏,坚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秉持生命文化教育的哲学基础,奉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海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鲁虹探讨了上海殡葬行业的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林凤提出整合资源,积极推进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基点建设。长沙民政学院教授王夫子探讨了丧礼的本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王治军从中国传统文化丧葬礼俗角度探讨了传统文化如何保证人的死亡尊严问题。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钱天才探讨了殡葬行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三重维度。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主任张丽芬以“爱·龙华”生命教育基地为例,提出要立足行业实际,搭建殡葬业生命文化教育框架。上海市宝兴殡仪馆主任李军从宝兴生命文化教育实践出发,提出要构建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主任魏超以上海市益善殡仪馆为切入口,阐述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立体化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上海福寿园集团总裁助理赵宇从尊严死亡与生命伦理学视角探讨了临终预嘱在社区如何推进,临终者意志如何保证的问题。上海滨海古园总经理李忠玉从滨海古园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工作实践出发,提出墓园里也可以开展生命文化教育课。

三、中国当代生死文化研究

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死话题多种多样,生死文化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含义。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哲学、医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围绕死亡话题展开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欧阳康提出关于生、关于死、关于生命过程的三个困惑,立足于生与死两极困惑,他主张生命教育要直面生命困惑。生命教育有它内在的规律,它既有生命的规律,也有教育的规律,更有个性化的规律,整个的生死学的研究,要把死亡的问题凸显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生;把生的问题凸显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死,把这一个过程中间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能够长期深度地进行研究和思考。他认为,在一个有限生命中间的有思想力的人的自觉,便可以成为一个社会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足仪探讨了死亡价值的三重意蕴,对死亡的正面价值进行了解读。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副教授王枝璨从医护与非医护相关科系的大学出发,对台湾大学生对于医疗善终之认知、态度与行为意向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教授高一虹从当前中国老年人生前契约的签订情况进行分析,对“生前契约”新语类的消费观进行了剖析。她认为,“生前契约”这种新兴语类未来必将经历更多挑战、冲突和协商,必将带来更广泛深刻的社会变化。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系系主任张全雷对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死亡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采取游戏的方式是对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刘君莉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探讨了不同宗教和哲学观念对生死的不同认知和态度。

四、中国当代生死教育

设计生死教育的课程、完善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生死学科师资培养等问题是中国当代生死教育实践与未来发展绕不开的核心议题,也是此次生死研讨会中被专家学者充分关注的问题。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教授林绮云将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沿用数年的教学计划整理成文,供未来想开课的学者专家们参考使用。南华大学生死学系系主任廖俊裕以南华大学生死学系为个案,讨论华人生死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师资培育。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何仁富从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的人文视阈出发,介绍了他在浙江传媒学院开设西湖生死学课程的经验与教学设置等。山东大学副教授王云岭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出发,提出了当前中国生死教育体系如何建设,以及可以尝试的路径。首都医科大学讲师、博士寇楠楠从文献学角度,介绍了中国内地死亡教育的研究成果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教授纪洁芳探讨了儿童死亡教育在家庭与学校如何推展的问题。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张淑美回应了当前生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死亡教育研究的经验,以及儿童与青少年的生死教育与自杀预防问题。江西科技学院兰霞萍博士对死亡教育的目标体系进行了介绍,并主张要进行系统化的死亡教育目标建构。铭传大学新闻系主任孔令信从1999年9·21大地震至2009年8·8风灾的教训与提醒出发,探讨了集体创伤处置与重建与生命教育之间的关系。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崔红丽提出从教师生命关怀的维度出发,在中国内地开展高校师德建设。故事妈妈创办人黄欣雯女士介绍了如何在图画书中进行死亡情境教育。杭州师范大学缪群芳探讨了2119名护理学生死亡教育认知和需求现状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哲法学院硕士生樊一锐从科学哲学的生死观出发,探讨了具身认知问题。

在两天的会议里,专家们从各自学科出发,不仅在生死学学科构建及师资培养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更为上海殡葬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以及极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为上海殡葬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即将开展的上海殡葬“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拓展了视野。殡葬行业与学界、业界专家深入交流,开拓了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视野和思路,实现了业界和学界的跨界互动、交流、合作。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