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诸华敏乔宽元鲁虹
一、提高思想站位,凡事大处着眼,事事有方法,处处有路径
诸华敏(以下简称诸):我与乔宽元教授都有参与创办《方法》杂志的8年经历。该杂志是著名思想家于光远创办,他又亲自披挂上阵。我对方法非常有兴趣、有感情,总盼望“奇法”出现。犹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倚天剑,锋利无比,所向披靡,各种问题可迎刃而解。但于老却把我们引导到了“学学《聪明学》”的路子上去了。他特地编了一个顺口溜:“学聪明学,学学聪明,聪明学学”,让我们铭记。所谓好方法,就是聪明地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于老的《聪明学》新学科也就是在此时创立的。由此我想,今天我们讨论的议题,也可以归结到如何聪明地推进保存人生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问题。殡葬事业要发展,如何发展?保存逝者遗体的服务、保存逝者骨灰的服务,已进入了常态,但其中仍有一些难解的“老问题”。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在高一层次上解决保存逝者人生文化,“老问题”难以有根本性的突破。这是个重要转变。事实上,“在高一层次上解决低一层次的问题”,这本身是方法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问题。
鲁虹(以下简称鲁):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同一性、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开了世界观谈方法论,是很难讨论清楚的,更难取得共识。比如,火化,这是实现遗体无害化、体积减量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实,方法有很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会出现N种方法。究竟用哪种方法?则与民俗、生产力水平及生活方法等等密切关联。我国幅员辽阔,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是不是也可用其他新技术方法?比如冰葬、水葬,应提倡尝试。失败了也不打紧,允许在前行中失败,这就是科学研究中的试错方法。允许不允许试错,是观念问题,如何试错是方法论问题。所以世界观、方法论高度一致。因此,关于推进保存人生文化服务事业的路径、方法,首先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把人们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殡葬工作者要先行转变,防止陶醉在“轻车熟路”上埋头推车,而无视路上坎坷。
乔宽元(以下简称乔):保存逝者人生文化是一个社会大课题,势在必行,然而,这绝非殡葬界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问题是谁来先行?这就涉及战略方法,中国殡葬业在解决人类“死后事”的大课题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基地作用?引领,是要实现率先的,慢了不行;示范,是要成为榜样的,歪了不行;基地,是要夯实的,虚了不行。事实上,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用了杂志那么多版面,来讨论这些问题,世界上未见,就是希望我国殡葬界能率先抢占这个制高点,抢先攻下殡葬事业发展中的“硬核”。这是战略取胜。在别人未醒之时先醒、未动之时先动,才能赢得主动,赢得先机。
诸:这是属于战略方法问题,但根子还是在思想观念上。70年来,特别是近40年来,殡葬业的成就太大了,把“死有所葬”的千年难题解决了,功之大矣,绩之伟矣!但绝不能陶醉于当下殡葬业的繁华,绝不能疏于对诸多“不适应”“不完善”“不充分”及“不可持续”等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殡葬界开展保存人生文化服务,是可以让我们赢得生机、赢得地位,解决当今如遗体火化率的提高、墓地的稀缺等重大难题的良方。如把良方锁在抽屉里,再好的良方也是无用之方。依然循着习惯路径走下去,许多难题是很难解开的,要确保殡葬现代转型“顺产”,难度很大。
二、认真总结经验,理论结合实践,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保存逝者的人生文化,本就是中华殡葬文化的优秀传统,也从来是考古学、历史学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领域。这个优秀传统一度受挫,但在改革开放中有了新实践、新体现,达到了新高度。4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上海殡葬界表现得十分突出,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其路径、方法,值得我们总结、吸收、学习和借鉴。
鲁:历史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特别是近20年来的经验,离我们时间很近,不必去翻史书、文献,就可以如数家珍。殡葬界在开展保存人生文化服务工作中已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走什么路径、用什么方法的经验,既来之不易也十分丰富。殡仪馆、公墓都有这样的经验,但经营性公墓亮点多。方法论的意义就在其中。我在参与滨海古园发展战略研究中发现,他们的那个陈列馆就是以人生文化命名的,办的时间早,说明他们对保存人生文化的觉醒是很早的。滨海古园每年定期进行全市性的海葬公祭,人们一看到人生文化陈列馆,自然而然地把“不保存骨灰了,就保存人生文化”的概念提出来了,让人们的眼睛豁然一亮,触及到心灵深处。他们大门口的黛瓦白墙之上,赫然书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八个大字,此时观之,其参悟的深度是大不同的。如何让效果倍增,这本身就是个方法问题。方法之妙,就在其中。
乔:我也曾到福寿园参观学习,他们的格调高,办的是博物馆,直接标明人生文化,非常正规,纳入到国家博物馆序列中,是“榜上有名”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藏品的档次也高,有的是属于国家文物。投入也很大,没有三四千万元,是建不起来的,这需要胸怀、眼界和魅力。滨海古园、福寿园,他们是开拓者,甜、酸、苦、辣都尝过,他们走过的路,是先行者的路。鲁迅说过,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我感到,我们过去很少从方法、路径的视角去研究先行者的业绩,很容易停留在点赞的层次上,因此,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深入研究。
诸:平民百姓的人生文化值得保存吗?又如何保存?这是个大问题。我认为,除滨海古园、福寿园之外,海湾寝园的知青博物馆的案例也是十分亮眼的。知青是“文革”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广阔天地奉献青春和热血,他们的经历是一部书。早年办知青博物馆,本身就需要勇气。海湾寝园在办馆中很有眼界,把一辆运送过知青的火车头拉到了墓园中来,花费很大,效果也很好,让人触景生情,这是“办展”的方法问题。博展中有不少“老货”,勾起人们对知青生活的回忆,这就是知青的人生文化,是平民百姓的人生文化。再联想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知青》,可对特殊时期这一个群体的人生文化,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海湾寝园保存知青人生文化中路径、方法,是值得认真研究、学习的。
鲁:这是一种把人生文化进行集中展示的方式、方法,在永福园中也得到巧妙、娴熟的运用。他们专门造了一座山,名谓“紫金山”,在山中专门辟了一个坑道,办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纪念馆,收藏、展示的是志愿军将士们的各种物品,十分珍贵,得到了迟浩田上将的重视。他们又办了一个与长征有关的展示馆,其展品的收集、展陈方法别具一格,运用铜像、雕塑、声光、视频等现代化表现手段,生动地展现了当年的艰苦场景,令人拍案称绝。
乔:上面仅说了4家公墓,还都是上海的,面太窄了,而且只是展馆形式,少了点多样化,希望我国各地各公墓、殡仪馆及个人,多多提供案例,这可是在殡葬现代转型中的宝贵财富啊!在保存人生文化服务中,他们就是先行者,也是成功者。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的“火”是“偷”来的,在西方传诵了几十个世纪,咱们的“经”是正版、原创,是真经,理应好好总结。应在理论、方法的层面上总结,不能停留在“表扬”的层次上,要从中提炼出普遍性的聪明方法,使大家都来学,学到手,推广开来,普及开去。
诸:总结经验,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各家的经验中,有许许多多的聪明方法,有的甚至是“独门绝技”,这些都能给我们启迪。从中可见,在保存人生文化服务中,点上的突破,已是硕果累累了。但是,如何由点到面?某一群体的人生文化保存取得了成效,但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当下的保存服务大致属于公益服务范畴,可否进行市场服务?保存人生文化仅是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如何传承?又如何彰显,让社会更温暖起来,让正能量集聚?如何促使人们认识到在殡葬活动中保存逝者人生文化才是急事、正事、大事,从而淡化对保存遗体及骨灰的纠结?又如何让殡葬界参与到“文化强国”大战略中去?我们的殡葬设施如何成为社会特色文化最富有并不断富有的阵地,继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命文化教育基地?还有好多的如何做、怎么办,都是方法、路径问题,急需要从顶层设计到普遍施行进行研究、探索、实践。
三、创新发展动力,创新突破方法,展创新成果,促殡葬转型
诸:上面,我一口气提了那么多的“如何做”“怎么办”,这些都是立足于“人是文化人”理论,试图科学回答:“人死后最该保存什么?”这一“死后事”中的头号问题,着眼于殡葬现代转型,力推殡葬业纳入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去。但看全局,转型的阻力依然不小。这本是毫不奇怪的。想当初,1956年开始倡导火化,由保存遗体向保存骨灰转变的时候,阻力可谓大矣!当年,大部分老百姓心里犯嘀咕,60多年过去,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在犯嘀咕。我们又要现代转型,强调保存人生文化了,文化含量非常之高,必然出现“犯嘀咕现象”。但与60多年前大不相同。60多年前大部分百姓“犯嘀咕”是抵触,而今,要给先人保存人生文化,歌功颂德,人们从心底里欢迎,真正拒绝的不多。也就是说,广大公众对保存逝者人生文化持欢迎态度。但是,要说是“二选一”,保存逝者人生文化与保存遗体(骨灰)作“交换”,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时间,还要创新路径和方法了。此法可称之为“渐进式加减法”。说白一点,加速推进逝者人生文化保存,不断提高人们对人死后“保存什么?不保存什么?”的觉悟,逐步使遗体(及骨灰)保存量占比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实行保存人生文化对保存遗体(骨灰)的取代。
鲁:“渐进式加减法”是大手笔之举,虽不能取胜于朝夕之间,但这是必胜之举。像上海这样的地方,不保存遗体花了30年时间,内地有的地方要长一些,但这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相比,仅是弹指一挥而已。从今年再出发起算,再花30年,如传来喜讯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保存逝者人生文化已成常态了”,那么加起来也不过百年左右,这个历史性的巨变可太深刻了!有的梦,说过就过了,但对这个梦,我信心满满。我们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快起步,即使是迈小步,只要不停步,持之以恒,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峰。
乔:但对上海这样几十年前就100%实现火化的大都市,应该是快起步,迈大步的,争取尽早实现梦想。这是责任所在、形势所逼啊!墓地存量不多了,传统保存骨灰方式难以持久,别指望突然“长”出一块地来做墓地,这也“逼”着我们现代转型,不仅是“骨灰保存方式”的现代转型,而且更是“保存什么”的现代转型。后者,创新含量极高。当下,这种“逼”的压力已经很大了。“逼”的同时要有 “引”,创新出各种办法,引导广大公众在“保存逝者人生文化”上倾注精力、财力、物力。殡葬界已在这方面奏响了“序曲”,现在是进入到“大合唱”,不仅殡葬界要一起唱,而且,要让广大公众与我们一起唱,从乡镇到中心城区,使以历史主体为主的城市记忆变得更为具体、丰厚、翔实,而不再仅是几座老建筑。这首“大合唱”如何唱?答案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诸: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动力之源;创新又是发展的方法,方法之母。创新方法历来被推崇,原因也在此。几十年前的上海人,尤其在郊区,对遗体火化很是被动,抵触不小啊,可现在,人人都有这个自觉性。在这个巨大的转变中,我们殡葬工作者在服务中贯穿了许许多多的创新内容。公墓在保存骨灰服务中,也有许许多多创新,我爱用一个词“涌流”来形容这种创新现象,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创新是殡葬发展的强大动力。
鲁:我参与上海市殡葬年鉴的编纂工作,这是一本创新满满的年鉴,创新成果丰硕的年鉴。但我们更应注意的是,创新成果“背后”的东西:它是如何创新出来的?创新的方法是什么?有许多创新,并不是个人成果,而是集体协同的结果,这又涉及共同创新如何进行?同时,我们又看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有许多创新,常态之中有非常态的招数。因此,我们要打破对创新感到神秘的局面,鼓励大家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
四、面向普罗大众,保存人生文化,享受新成果,提升普及率
诸:在人生文化保存服务中,虽不是零起步,但总体来说是比较陌生。对名人的人生文化保存服务相对容易些,因为平时的积累比较多,内容丰富。一支笔、一张纸、一幅字、一幅画,都有故事,因此,将其在追悼会上展示、彰显,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已经很多了。但对于一个平凡的百姓,再普通不过的人来说,如何进行人生文化保存服务?难度反而大起来了。这就需要进行方法、路径的创新。其实,这样的创新也已有先例的。只是我们小瞧了它,以为平常得很。我认为,殡葬现代转型中的人生文化保存服务是面向大众的服务,要心里装着人民,因此,应着力进行如何服务于普罗大众的保存人生文化上的方法创新。
乔:人生小电影,在人生文化保存服务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看似高、大、上,其实最初的时候,就是“滚动的PPT”,用老照片把一个逝者的人生串起来。这种形式是18年前的事儿了,龙华殡仪馆用的是投影仪。那是一位参与了淮海战役的老同志,后来当上了干部。在“制片”中遇到不少问题,比如配音,当时是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配的,音质很好,再配上背景音乐,十分理想。我把他的一生串起来,借用淮海战役宣传册子中的宣传画配上图片,还插入照片、文字,可播17分钟,在追悼会未开之前来回播放,好多老同志久久站在那一面看一面流泪。一位局党校校长对我说:“这才是我们要的追悼会”。当时很激动,感到初试成功了。但如何推广普及?要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说“我们要开这样的追悼会”,才可以说普及了。看看非常简单,但普及到老百姓中去,比搞几个案例、典型要艰难得多。这就涉及一系列的再创新,有的是属于技术上的,有的是属于管理方法的,大量的是后者,这可以归结到殡葬服务供给侧的创新。
诸:在人生文化保存服务中,我们提倡人生小电影,已有18年的历史。当初叫好声不断,但就是不叫座。18年过去了,如今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龙华、宝兴殡仪馆的普及率达80%左右,市郊宝山殡仪馆达57%!这数字很高,其中把视频也算在里面,作为起步的初级形式。龙华、宝兴的数据说明,一般市民普遍用了,而宝山的数据说明,郊区农民也广泛用了。而且,应强调说明的是,这是市场运作的!此话平常但我要强调,是因为得来不易啊!早年的市场运作没成功,我们就想推“公益起步”,先让大家认知。浦东殡仪馆有胆略,配了一流设备,公益性的,还配备了制作小电影的专职人员,成本不低啊!但实践下来,普及率上不去,冲5%还要花大力气。普及率是着眼于为大众服务程度的指标。过去讲火化率,殡葬现代转型了,更重视人生文化保存服务,因此,普及率就非常重要。通常认为,达到90%,可以说是基本普及。在龙华、宝兴很接近了,再冲一下,就可以率先向外宣布“人生小电影基本普及了”。这是可以写入史册的。
乔:在探索阶段,从搞个案开始,当我们着眼于为广大公众服务的时候,是普及性的、常态化的服务,旨在让人家悟出“人生文化才是最值得保存的”道理。它的初步成功,说明是可以运用市场机制的。人生文化小电影的制作、播放服务仅是人生文化保存服务中的一种。朱长超同志是我们的特约编辑,去年逝世了,想给他搞部人生小电影,但殡仪馆没有设备,没有屏幕,只好作罢。追悼会少了小电影有点儿冷落。由此,我在想一个新问题:龙华、宝兴、宝山的经验可以向全市郊区的殡仪馆推广吗?郊区居民都愿意掏钱购买人生文化保存服务吗?龙华、宝兴、宝山、浦东,向前“冲”了好远了,但郊区有的殡仪馆,还没有起步,有的还在为“亏损”发愁哩!真正普及人生文化保存服务,就要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创新是动力,又是方法啊!
鲁:真正实现人生文化保存服务的普及,就要使郊区,乃至远郊的市民,都享受到、爱享受高水准的文化服务。从全局看,阻力主要不在中心城区,而在郊区,尤其是远郊。该用什么方法、选择什么路径去突破阻力?这是需要创新的。在殡葬领域中,从0到1是创新,难度不小,但从1到100,即普及,创新难度更大,因为涉及千家万户了。过去我们重视了0到1的创新,在殡葬天空中出现了满天烟花,看似灿烂,但疏于1到100的创新,不久便会沉寂下来。如不重视普及推广的再创新,没实现1到100,还不能说殡葬现代转型完成了。
乔:对于人生小电影,从0到1的创新,我参与做了,但由1到100,我只有吆喝、点赞的功劳。龙华、宝兴、宝山、浦东殡仪馆坚持多年创新、推广,用“砥砺前行”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龙华、宝兴、宝山用的是市场模式,个中关键是开放,允许市场进来。推进人生文化保存服务,殡仪馆、公墓自己搞,事必躬亲,不一定是经济的、划算的。就拿小电影来说,殡仪馆自己配一个人,假如年薪10万元(含5金等),这要做多少部小电影才能赚回来?一个人一个晚上最多做3部小电影,天天加班,身体吃不消了,累死也难把10万元赚回来!除非开高价,而一旦走高价的路,市场的接受度会大大下降,普及就非常困难。所以,龙华、宝兴、宝山的高明之处是让市场去做,形成共赢机制,这是聪明得很的行为。这就需要站位、境界、胸怀了。所以,创新一定是与开放连在一起的,关门式的创新走不远。
诸:人生文化保存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多,特别丰富,可形成体系,人生小电影只是其中之一,是口碑好的一种。关于人生文化保存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各单位,从殡仪馆到公墓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不少是从0到1的创新。现在要面向百姓了,让百姓共享,普遍享受到、感受到的创新,就是1到100的创新,讲的是普及率。因此,需要大家一起来,为创新添柴,众人搞柴火焰高,形成共同创新的洪流,这涉及体制、机制等的创新,比如: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的创新,都需要突破,按老套路走,是走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