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殡葬70年,是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实现了平稳过渡、重构重建、发展壮大的70年。70年来,上海殡葬坚决清理乱埋乱葬,解决城市发展痼疾;大力推行火化,在全国率先实现遗体100%火化;积极推进葬式改革,引领殡葬习俗新风尚;开展殡葬文化、殡葬科学研究,大大提升了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水平,上海殡葬行业和殡葬工作者的形象大为改善,市民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值此建国70周年华诞之际,上海殡葬不忘初心,回顾总结,将在新时代殡葬改革再出发的道路上,更加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上海殡葬新一轮创新发展再作贡献。
上海殡葬70年
◎ 文 / 诸华敏乔宽元鲁虹
上海,一个既有历史厚度,而又有现代高度、发展速度、城市温度的地方。
上海殡葬,同上海一样历史悠久,而又越来越精彩。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上海殡葬界站在新时代“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回眸70年奋斗岁月,波澜壮阔,史无前例。70年上海殡葬,硕果累累,战绩辉煌……
(一)
上海,古来就是一块热土。早在4000年到6000年前,先民们创造的殡葬文化,让我们倾听到了那个久远年代的声音……
上海,也是我国最早开埠的一个城市。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洋舰洋枪洋炮的逼迫下,上海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洋人云集。洋人也是要死的,死了就回不去了。于是,西式的殡仪馆和“外国坟山”等殡葬设施相继兴办起来,运用工业炉窑技术的火葬场也开建了……
在殡葬领域中,中西殡葬文化加快了交流、互鉴、融合。然而,让广大百姓平等共享当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5月27日,“十里洋场”的上海回到了人民怀抱,开始了从半殖民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的转变,没收了帝国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所有殡葬设施资产归国家所有。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殡葬人积极投身于清理饿殍、浮厝、陈棺、乱埋乱葬的艰苦战斗中,医治战争创伤,体现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风貌。从1953年到1956年,又响应党的号召,积极进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参与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伟大洪流中。其间,1954年,龙华火葬场建设运营,与西宝兴路火葬场等一起开展火化服务,形成了多足并立的格局。
1956年,党和国家全面倡导遗体火化,从此,上海殡葬史又翻开了崭新一页。郊县相继建立火葬场设施,火化率不断提高;一支以火化工为基干的殡葬工作者队伍已显雏形,这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殡葬队伍,无惧社会偏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随着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按小队进而按大队为单位的农村公益安葬体系逐步形成,农村中散埋乱葬的旧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旧社会遗留的封建迷信、繁文缛节、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基本得到遏制。
其间,殡葬界也受到了“左”的影响,在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中由于“极左”的干扰,使殡葬服务仅保留了火化等少数基本业务,火化率虽有大幅提高,但市民难能进行正当的殡葬活动,正当的殡葬需求被抑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这一切,随着“文革”的结束而结束,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始,上海殡葬出现历史性的改变,再次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
(二)
1984年,是上海殡葬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
自这一年起,火葬场相继改制为殡仪馆,殡仪馆体制得以初现。随后,横沙、长兴岛上分别建立了火葬场,100%火化率迅速实现;
一批经营性公墓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营,呈现了葬的领域两种体制竞相争艳的格局。
以公益服务为基本服务,导入市场机制,极大地释放了殡葬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人们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全新图景:
殡葬服务日益多样了。火化服务转入常态。殡葬服务由单一的火化服务转化为多样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公众的选择空间;
用品市场日益规范了。殡葬用品市场供给充沛,品位提升,货源主要来自各省市,高度开放,公平竞争。市场有序化程度提高,市民对伪劣产品、坑蒙行为的投诉大幅减少;
新型业态基本形成了。上海的殡葬服务单位,投资主体、企业性质、经营特色、服务内容已趋多元化,市场特征出现了;在殡葬服务长链上分工趋细,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同而又相互竞争的良性格局出现了;体现现代殡葬服务水平的专业经理阶层出现了;
服务新模式不断涌现了。殡葬服务中的“朝南坐”已成陈迹。真诚服务、微笑服务、爱心服务、五精服务、至尊服务等等的服务新模式不断推出来;
殡葬创新热潮掀起来了。服务项目创新和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殡葬中,创新成为热词,为数千年传统殡葬文化增添了巨大活力;
市民满意度大幅提高了。曾经是市民最有意见的行业,如今跻身上海市服务行业中最满意窗口的行列……
这每一个“了”后面都有着精彩的故事,谱写着上海殡葬史的新篇章……
(三)
上海率先实现了100%火化率,这是市民们都切身感受到70年来殡葬改革的一个伟大成就。
弹丸之地的上海,土地稀缺,空间逼仄,人口高度密集。早年,又遭受烈性传染病肆虐,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很低。这就是为什么早在70年前上海就已建有多个火葬场的客观原因。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后,倡导遗体火化,绝非是某个人的“拍脑袋”之举。历史已经证明,70年来,党和政府倡导公益性遗体火化的重大决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实情、民心的必然选择。70年来,上海殡葬战线各个领域战绩辉煌,早在30多年前,就创造了实现100%遗体火化奇迹,尤其令人注目。
市民普遍接受遗体火化了。公众的接受度是评价殡葬政策成败的根本尺度。上海广大市民普遍接受了遗体火化,并成为习惯,已经转化成了殡葬新习俗。这是公众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的体现,值得上海殡葬史大书特书。
保存遗体的历史结束了。已经完成了由保存遗体到不保存遗体的历史性转变。人总是要死的。在殡葬活动中,总是要进行逝者遗体处置的。对遗体处置中的存留及方式贯穿在其中。令人兴奋不已的是,在上海,经过70年的坚持不懈的奋斗,当今,已经不具备退回到遗体土葬的主客观条件了,由保存遗体到不保存遗体的历史巨变早早地实现了。在当下,无论有什么“风”刮来,上海仍将毫不动摇地推行火化,并坚持探索现代科技在遗体处理绿色化、体积减量化的新途径、新方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提高站位,将之置于上海殡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方知个中真谛。在上海殡葬史的时间长轴上有一个闪亮的小圆点,这就是上海殡葬70年!而在30年前实现由保存遗体转变为不保存遗体的这一时间点,在五千年时间长轴上则显得特别明亮光彩。伟哉!壮哉!
(四)
70年中,特别是近40年来,殡葬人正呈现出巨大的“角色转变”。现代殡葬工作者的名字响亮起来了。
昔日殡葬业中活跃的是所谓守墓人、红白杠、“黑手党”。守墓人是以看守坟墓防止盗贼而讨生计的人。红白杠是专司为喜事抬骄子、为丧事扛棺材的人。而在以木柴、煤炭为燃料而烧火化炉的火化工,手也黑、脸也熏黑了,就被贬为“黑手党”。所有这些,都从历史舞台上一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堂堂正正的现代殡葬工作者。
如今,管理公墓的常常是大学毕业的,接送逝者遗体的开着别克君悦的,而火化工作者是按电子开关按钮的。随着现代殡葬的发展,崭新的工种又不断产生出来,殡仪师、美容师、整容师、殡仪策划师、公墓规划师等等,不一而足……
他们,正是他们,是中国共产党70年来倾情呵护、亲切关怀、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殡葬工作者。
他们,正是他们,坚定地听党的话,忍屈负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任务。在胶州路11·15大火、外滩12·31踩踏事故、天津大火、长江沉船事故等等的善后工作中,他们冲在最前面,却默默地用大爱精神和精湛技术完成了任务,受到各方的好评……
他们,正是他们,在70年中,使殡葬工作的内涵、外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交出了什么才是现代殡葬工作者的完满答案。这70年,正是改写上海殡葬历史的70年。这70年中的上海殡葬工作者,既以历史创造者的身份奋斗在殡葬舞台上,也作为历史亲历者见证了这伟大时刻。
他们,正是他们,亲自参与到了用笔、用文字、用照片、用声音把历史记载下来的历史工作者。一部又一部的“殡葬年鉴”就是历史的见证,积累的以千万字计的殡葬史料,其丰富性、翔实性,是上海殡葬以往任何历史阶段所不能比拟的。
从中,又一次展现了现代殡葬工作者在历史创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现代殡葬工作者与历史上仅将“做殡葬”作为谋生手段的人的根本区别,表明了在党领导下的这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由自在者转化为自为者的觉醒。
(五)
70年,是上海殡葬文化大发展、大展现的70年。殡葬文化之花,在上海文化百花园中争相怒放,受到普遍关注。
殡葬服务历来受到忌讳,殡葬设施本就是“邻避设施”。但是,正由于盛开的殡葬文化之花,有力地推动了这一传统的巨大改变。
70年来,上海殡葬界在文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果,驱使殡葬之魂、之体、之形在文化上加快实现“三位一体”。殡葬中的“魂不附体”“形不合体”的旧况正在迅速改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殡葬活动、殡葬服务及殡葬设施中展现出来了。
红色文化大展现了。新四军广场、抗美援朝志愿军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中收藏和展示了英烈们的珍贵遗物,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殡葬活动更文化了。清明冬至节日,年出行总量达900万人次,并有增高趋势,平安、有序、文化成为节日的主题词,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等组织、公墓承办的百姓公祭、海葬公祭年年举行,成为上海殡葬文化的一张张名片。
传统文化大传承了。高度现代化的上海殡葬在创造性传承悠久传统文化做出了历史性探索。文化创新掀起热潮。这在公墓尤为突出。一尊尊历代名人雕塑、一幅幅大型影雕作品、一篇篇主题辞赋、一副副对联书法、一块块古人箴言名句碑牌,无不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深邃。
文化展示规模化了。人生文化博物馆、海葬文化纪念馆、葬文化陈列馆、知青博物馆,以及上海殡葬博物馆,等等,一一展现了新一代殡葬人的境界、胸怀、品位和大手笔的气势。
殡葬设施形象巨变了。殡仪馆常邀请左邻右舍的居民一同吃饺子,在诗情画意中共度传统节日,殡仪馆俨然成为居民串门子、感受文化、接受生命文化教育的场所;公墓变成了文化公园,每一文化景观、每一个主题园区、每一次活动,无不是彰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现代殡葬人正在将殡葬设施创造成为新型的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六)
70年,上海殡葬的巨变,是历史性的,史无前例的。尤其受人关注的是,上海殡葬界在殡葬科研中取得的成就。
殡葬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专门领域。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但充满禁忌的殡葬领域,长期以来,成了科学研究殿堂中的空白区。哲学家研究死亡,论述甚丰。社会学、民俗学家也有大量的论著。但将与身后事紧相关的殡葬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加以系统研究的,很是鲜见。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上海殡葬界为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殡葬学科丛书”为证,一套拥有20本著作的丛书,叙述了著作人的字字艰辛。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风正在形成。如果说,上海殡葬界率先冲破世俗禁忌系统地长期坚持开展殡葬研究的话,那么,又跨出的历史性一步,就是将理论成果应用在殡葬实践上,形成了具有30本容量的“殡葬实务丛书”,字里行间,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的力度,其涉及面之广、操作性之强,又攀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殡葬人正成为殡葬理论研究者。他们不再仅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而“被人认识”,70年来,他们的自我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刻认识“我是谁”,他们破天荒地参与到了殡葬理论研究中,深刻认识“我在做什么”,推动了殡葬理论的发展。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殡葬理论;而关于殡葬理论的专著,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特别是,系统而又集中地开展殡葬研究并编辑出版殡葬理论及实践的专著,这无论是在上海殡葬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个大事件。拥有20部著作的“殡葬学科丛书”是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拥有30本书的“殡葬实务丛书”是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的,为殡葬现代理论研究与实践留下了光亮的印痕,而主编就是殡葬人。
这也表明了,新中国殡葬工作者正跻身殡葬理论研究者的行列之中,这是前无古人,史无前例的,唯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出现,也才能做到的。
殡葬科研常态化已成风气。科研中常用的项目化、课题制在殡葬科研中已成惯例,无论是大项目、小课题,长的一年,短的一月,都进入规范运作。科研中常用的产、学、研三结合在殡葬科研中转化为殡、学、研三结合,实现了协同合作,优势互补,视野开阔了,质量增强了,水平提高了,殡葬新理论也相继提出:“文化赋予论”,有力推动了殡葬业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人生文化保存论”,把殡葬业提升到为历史主体保存人生文化的新境界;“文化、本体、形象三位一体论”,为殡葬业实现文化之魂、文化之体、文化形象的“三合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长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上海市科委首开先河,第一次给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下达硬课题及软课题,开展殡葬科技前沿研究;上海殡葬界第一次承担了国家民政部下达的有关现代殡葬的科研课题三项;近几年来,上海市民政局每年下达殡葬科研课题,聚焦热点、难点、市民关注点展开专题研究,又不失时机地创立科研基地,推动殡葬科研管理步入常态。
殡葬科研建制出现重大变革。在上海市民政局领导下,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实行人员、经费、场所“三保证”,坚持长达20年,创造了上海殡葬史上的奇迹。该所在组织和参与科研中发挥了杰出作用,所编辑出版的《殡葬文化研究》也已20岁了,发表文字超1000万,这在世界殡葬业中也是一件稀罕事。这样的稀罕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殡葬界发生了!
70年,弹指一挥而已。上海殡葬界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当今,又满怀豪情,迈着坚定的步伐,跻身新时代,在殡葬改革再出发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中央要求,对标人民的美好愿望,对标卓越全球城市的最高标准,发扬优势,拉长短板,正视问题,战胜困难,以拓荒者的姿态,用足滚石上山的劲头,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创新创造,砥砺前行,为建设新时代卓越上海现代殡葬事业而发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