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19年第4期
确立民政新思维 创造殡葬新业绩
2019/10/08 05:08:00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民政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们通过解读黄树贤部长的要求,紧紧围绕“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的目标,将“改革创新”作为殡葬改革再出发的原动力,运用创新思维,促进殡葬高质量发展建设。

殡葬系统作为民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改革创新,做好三个聚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实现人民“逝有所安”的时代新需求方面,进一步提出民政事业需要有创新思维,以此创造殡葬行业新业绩,并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确保公众逝有所安等创新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三个聚焦”有效落实。

确立民政新思维创造殡葬新业绩

◎ 文 / 丁长友

7月1日,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求是》上发表了署名文章《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这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并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有了根本依据。我们领悟到,黄树贤的解读性文章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政系统工作者应确立民政新思维,大力推进民政新作为。

一、确立民政新思维

什么是民政新思维?黄树贤的文章中突出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民政领域的最新成果。

民生状况,民政工作是有时代性的,无不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它又受到时代主导思想的影响和指导。因此,它反映着时代,成为表征时代内涵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有十四亿人口,这样的大国的民政工作应从党和国家根本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去领会民生的重要意义、民政的重要性。确立民政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对待民生、民政应有的理论思维,我们称此为民政思维。黄树贤系统阐释的习近平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指示要求,就是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完整的生动活泼的民政新思维体系。

第二,在民政新思维中,民政工作者应具有敏感的政治思维。

民政工作管的是民生,而民生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黄树贤阐释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继而说: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社会事业,做的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忧”的德政善举,是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添砖加瓦。”黄树贤从不同侧面反复强调了民政事业的政治性的根源所在,以至直接要求各级民政系统“把牢民政事业的政治航向”,提示各级民政工作者不忘政治内涵。

第三,民政工作者应牢记兜底性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保障的兜底,要求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黄树贤在阐释这一重要思想时指出:民政是民生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维护稳定的底线。只有兜好民生底线,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社会预期,保持人心安定。从这一阐释中,我们看到所谓民生保障的兜底性作用包含两个要义:一是对民众中应该托底保障的要全部纳入民生保障的范围,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对保障对象做到兜底;二是对民生保障的水准要按照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准实施托底,既不能超越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准去搞救助、帮扶、普惠,又要尽最大努力,让需要实施托底保障的人共享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这是对托底保障水准的要求。所以黄树贤强调:“民政的兜底保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提高政治站位。”

民政兜底性思维就是要从最底层、最困难的人群思考问题。正如习近平说的,对各类困难群体“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民生事业建设经常存在着把重点放在哪里的争论上。即把重点放在雪中送炭上,还是放在锦上添花上?放在锦上添花,容易显得光彩夺目,而放在雪中送炭上,其巨大社会价值和民生意义却难以为大众理解。对此,黄树贤要求:“民政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咐,把更好地为特殊群体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多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少做锦上添花的虚功。”

第四,民政新思维是不断激发活力的创新思维。

每一项事业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民政新思维中就包含着不断追求创新的思维。民政事业的时代性就意味着只有不断创新,适应民生、民政的新需要,才堪称适应时代。黄树贤在谈到创新思维时强调:“改革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我们应把这一重要观点列为民政新思维的要点之一,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的信心。因为“民政部门主管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和志愿服务等工作,具有调动社会力量的天然优势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广阔空间。”

第五,民政新思维是渐进式提高的思维。

民生水平的提高,民政事业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做虚功,不能搞花架子,切忌华而不实。我们说对困难群体的兜底帮扶,对社会大众的普惠关爱,桩桩件件都是有标准的。政策既已制定,就要按标准办。这些举措体现了公平正义,爱民之心,为民之意,但又不能超出我国现有国情、现有国力。为此,我们的民政新思维要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黄树贤文中明确指出:“坚持立足基本国情,不超越发展阶段,不开空头支票,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标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可持续地惠及人民群众。”

渐进式提高的民政新思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是科学发展的体现。主导方面在于各级民政工作者的精准把握,但让社会大众,尤其那些需要托底保障的社会群体充分认识渐进式提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黄树贤在这里所说的意义重大。

二、做出殡葬业新贡献

黄树贤阐释的民政工作新思维,是我们新时代发展殡葬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其中关于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和工作要求,既丰富了民政工作的时代内涵,也为我们殡葬业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指导我们从民政事业的大局来思考殡葬业的行业地位、行业职责、使命方向、目标任务以及发展战略。使我们在新时期发展殡葬事业信心更足,方向更明,智慧更丰富,步子更扎实。

习近平在谈到民政改革时,用了“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八个字,确实涵义丰富,值得我们殡葬工作者深刻体味。这里“革弊”不是一般的革故,而是要拿出改革者的胆识与魄力来,坚决消除来自旧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弊端;这里“鼎新”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要顶住改革的阻力和压力,大力支持和推动本系统本单位各类改革创新行为。鼎新者,鼎力相助。唯有壮大改革者的队伍和声势,才有助于他们“攻坚克难”。为此,我们应该:

1.提高政治站位,把殡葬服务当作关乎民心民意,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事情扎实做好。

常闻一些殡葬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殡葬事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总感觉行业地位不高,殡葬工作不够宏伟。这一方面出于传统社会影响,还有,就是缺乏正确观念的指导,未能从民政新思维去理解殡葬服务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们的殡葬服务在为老百姓解决一桩葬仪的大事的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切。党和群众的心贴心的联系就是通过这一件件,一次次良好的包括殡葬服务在内的各项具体民政服务去实现的,去让民众深刻体会的,这是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实现了所谓接地气、通民心。

从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民政新思维这一更为广阔的视野去阐释殡葬业的时代意义和政治内涵,可以提升我们的站位;反之,只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也才能更高更远地看到殡葬服务的时代意义和政治内涵。唯其如此,方能成为“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德政善举”“成为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

2.推动殡葬改革与创新,做好殡葬领域中的托底保障工作。

民政新思维,十分重视托底保障工作。殡葬业的托底保障,就是要让每个人生命终极之后,做到死有所葬、逝有所安。民政新思维的要求是:我们要关心、关注每个市民的死有所葬、逝有所安问题,其中特别要关注那些经济特困的群体,如特殊帮扶对象、低保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人员、孤寡无助人群、夭亡的孤幼等特殊人群。这些民众自己往往没有能力解决逝安、死葬问题,殡葬业的托底保障,兜底思维就是要保证他们同样获得最基本的殡葬服务。(《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立基本殡葬服务制度。各地要制定基本殡葬服务清单,把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项目纳入清单范围,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在这个基本的标准上体现人生终极待遇的公平正义。为此,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多年来一直努力创造形形色色的生态节地葬式和不占土地的海葬等新的葬式。正是通过生态节地等殡葬创新的途径,上海殡葬业才增强了托底保障的能力,积聚了为民众兜底服务的资源。

由此看来,殡葬业的托底保障是从服务对象,服务宗旨和服务效果来说的;而殡葬业的改革与发展,葬式的绿色生态的创新变化,又是为民众服务兜底思维的实现获得了必要的资源。可见,民政新思维中的若干方面是互通的。

3.殡葬业应坚守革弊鼎新与满足民众殡葬需求辩证统一的思维。

民政新思维还应充分发挥辩证统一思维。作为民生、民政服务工作之一的殡葬服务,既要满足民众不断涌现的形形色色的新需要,但又不能满足民众那些陈旧过时的不合时宜的需要,不能附会带有迷信色彩的陋习和超标准购墓立碑的行为。这些不合时宜的行为陋习,不能视为今天合理民生需求。这样的人虽是少数,依然值得注意,需要我们去革弊鼎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革弊鼎新时,早已预估这项工作具有难度,因此接着提出了“攻坚克难”四个字,作为对民政工作者知难而上的工作要求。这一思想对殡葬业的发展来说十分准确必要。殡葬改革就是要坚持“革弊”,持续地“革弊”。破除改革那些陈规陋习,浪费资源的、封建迷信的,过于烦琐的仪式和程序。在革弊的同时,创新发展,拿出新招,坚持革弊与满足民众殡葬需求的辩证统一。兜底保障不是“兜弊”。兜底保障恰恰是“鼎新”的发力与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兜底保障与革弊鼎新就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

4.民政新思维要求殡葬服务惠及更多人。

在选择性服务方面,努力落实惠民举措。对特殊困难的人群,实施多种形式的托底保障,对一般市民,也根据情况实施一定的公益性普惠政策。一直以来,殡仪馆直接承担着救助困难群体的责任,每年这块公益性的支出也非常大。但作为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殡葬服务单位,将始终努力扩大受惠面,增加公益性服务的社会延伸度。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各殡仪馆将基本殡仪服务与选择性服务项目逐步分离,由此,对选择性服务项目提出更加规范要求,并在其中落实惠民举措,体现现代殡葬的普惠性、公平性、均等性。中心所属的市区殡仪馆均推出利民便民的套餐,分别为1000元、2000元、3000元和5000元四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分为工种搭配方式。这样将丧仪服务全部打包,既方便了客户,还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优惠。

以上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黄树贤部长7月2日“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文章的初步体会。我们将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与贯彻该文章精神过程,深化民政新思维,激发行业新活力,不断把殡葬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推向前进。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