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19年第4期
从“死有所葬”到“逝有所安”的实现路径
2019/10/08 05:06:02

◎ 文 / 陈进

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解读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多措并举严管‘豪华墓’‘天价墓’乱象”。此次对《殡葬管理条例》的修改稿,更加明确了政府在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中的职责,也把强化公益导向作为修订重点。前不久,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提出了“把‘逝有所安’作为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基本民生需求的最后一个环节,纳入民生事业发展中统筹推进,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同时,他还提出:“人死后究竟该留存什么?不留存什么?”的“人生两问”。

如果说“死有所葬”重点在一个“葬”字,那么“逝有所安”,重点则体现在“安”上,“安”一方面使生者精神得到充分慰藉,且不给其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要解决体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如何存留和传承下去的问题。从“死有所葬”到“逝有所安”,如果说“死”改为了“逝”,在表达上更有“温度”,而“葬”改为“安”,则要求更高了。

一、从“死有所葬”到“逝有所安”行为背后的文化现象

生死是人类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我国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葬”并延续至今。安葬反映了对逝者的尊重,对生者的抚慰。殡葬服务是人类在处理逝者遗体、悼念逝者及抚慰生者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逝者,但这些服务的消费却是活人消费。殡葬服务具有公益性、自然垄断性、文化和情感性以及殡葬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特点,这些特性决定了殡葬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随着我国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型殡葬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利益诉求日趋多元。

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塑造了丧属在殡葬活动中的复杂心理,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中国社会的殡葬行为和殡葬服务消费存在诸多不健康甚至畸态。如迷信、攀比、炫耀等。这些行为增加了殡葬费用,为高价殡葬服务的供给“创造”了需求。一些公众甚至因此发出“死不起”的感慨。另一方面,我国的殡葬文化中还存在诸如“薄养厚葬”“面子殡葬”“生贵死荣”等观念,导致很多丧属在购买骨灰盒和墓穴、举办葬礼等方面存在高额消费的状况。因此,要转变部分公众的不良殡葬心理和行为,绝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殡葬单位要充分考虑我国的丧葬文化传统并加以积极引导,逐步把民众由重物质向重精神转变,由重形式向重内涵转变。

传统文化中的殡葬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根据逝者活着时或逝者家庭的地位、权利、经济实力的大小比排场、比气派的资源浪费型和能源高耗、高碳排放的殡葬方式。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激增导致的土地资源短缺、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等生态环境问题呈现不断加剧趋势。因此,对殡葬活动的影响首先就是墓地资源供给的短缺与入土为安“刚需”的矛盾。如果人们依然延续传统的殡葬活动和安葬方式,必然会出现殡葬加剧资源和能源短缺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墓穴的“铺金盖银”现象仍屡禁不止,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存在片面追求火化率,忽视骨灰处理,散埋乱葬,墓位超标等问题。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殡葬方式由单纯推动遗体火化向节地生态安葬深化发展,以节地生态可续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行不占地,或者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推动公众从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型,是实现“逝有所安”重要的一步。节地生态葬作为一种生态化的新文明殡葬理念,是未来殡葬服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是这个趋势的进程未必如我们想的那样快。

二、“逝有所安”的实现方式

“逝有所安”作为民生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出台鼓励性、引导性、人性化的政策措施,推动殡葬活动由重物质重形式向重精神重内涵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以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为平台,举办“开放日”“体验日”,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殡葬观;通过人生告别、人生小电影的制作等方式,让人们深入思考人去世后到底应该留存什么、不需要留什么,从而引导大家从注重大碑大墓等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纪念为主上来,能够以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孝道、传承精神。

“人生两问”的提出,体现了从“死有所葬”到“逝有所安”的转变,要求在殡葬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使公众殡葬活动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首先,逝者“该存留”的应该是体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凝结了逝者的人生经验,能够带给生者感悟和启迪,如果能够把这些传承和弘扬下去,无疑为“人生文化存留服务”打下了基础。其次,也是一个难点,即“不存留”的东西,比如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减量化及微量保存、不保存骨灰的各种服务,各种生态节地葬式的推广,大众能否接受等问题。

三、“逝有所安”的实现路径

生态殡葬包含了殡葬建设从理念、方式到体制、制度的科学化全过程,符合殡葬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世界殡葬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曾晨、林于良在《绿色殡葬与生态公民养成研究》中提出,现实中受制于国情、社情和民情诸多因素的制约,要让民众自发养成和自觉产生生态化的殡葬行为的过程仍面临各种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政府管理要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参与、共管共治转变。

(1)加强和完善公益性公墓建设

在公益性公墓的建设上,政府部门需要发挥主导和“兜底”作用。殡葬文化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思和纪念,而葬式仅是殡葬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要倡导环保低碳治丧,积极推行树葬、草坪葬、骨灰墙以及深埋不留坟头等骨灰处理方式,向中低收入困难人群免费提供草坪葬、树葬服务,用实际行动推广节地生态葬。从政府管理层面上全面实现墓地生态化、园林化。实行生态葬的难点在农村,在广大农村,由于传统殡葬文化影响根深蒂固,需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农民传统的殡葬文化心态,正视其对现代殡葬建设的不同理解,将“入土为安”的殡葬理念直接转化为绿色殡葬。

(2)引导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

作为办理百姓死亡事宜的社会主要机构,殡仪馆应承担宣传引导文明健康的殡葬文化的主要责任。殡葬是对逝者尽孝表示敬意的仪式,在表达丧属的哀思悲痛之时,还应该选择一种利于千秋万世的殡葬方式。节地生态葬是殡葬文化与环保意识的完美结合,是先进的殡葬理念与行为,殡仪馆应积极向民众宣传生态殡葬,由于殡仪馆是公众接触殡葬服务和殡葬产品的前端渠道,因此,在火化区的殡仪馆的重心应由推广“火化”,转为“火化+节地生态葬”。

(3)加强国民生死教育的宣传

推行“厚养薄葬”观念,同时引导社会工作者介入,形成多方参与,共管共治的舆论氛围,这其中涉及生与死的问题,节俭的问题和殡葬礼仪的问题。

首先,应该理性地看待生死。死亡并非与痛苦相关联,想要健康长寿,必须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现在的生命终止,只是有形的物质形态消失了,永恒存在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非骨灰的保留。

其次,应该继承并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殡葬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更应该发扬节俭美德。社会的各方面要多渠道对民众进行“厚养薄葬”宣传教育。“薄葬”并不意味着对逝者的不敬,也不表明对逝者纪念活动的忽略。我们应该注重内心对逝者的怀念,而不是通过奢侈的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没有必要为了面子而高价格购买骨灰盒和墓穴,墓穴只是一个死后的容身之地,“厚养薄葬”才是真正的孝。

殡葬礼仪可以弘扬家风,也是强化人际关系,增强亲朋好友情感交流的方式,通过规范的、专业的殡葬礼仪形式来告别逝者,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尊重与敬仰,提高了逝者的尊严,彰显了生命的价值。生老病死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活的结束,而非生命的终结,因为人的血缘、人际的社会生命的生死与生理性生命的死亡并非同步。当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危机,我们应尽其所能为子孙后代造福,选择适合家庭经济的殡葬形式。

(4)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祭奠活动

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传承文明的祭奠新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经济和环保。祭奠内容覆盖建立网上纪念馆、网上祭奠、网上灵堂、网上公墓、网上扫墓、网上纪念性网页制作等服务。网上祭奠和国家民政部提出的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最大限度降低殡葬活动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网上祭奠是祭奠方式的一种变革,它的优势和意义正在逐渐彰显,并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