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福祉,亮底色:这些区民政局决定这样干(之四)
(2025-03-07 )

2月26日,上海市民政会议举行。连日来,各区民政部门深入学习会议精神,认真谋划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来看看各区都拿出了什么增进民生福祉的硬锤实招——

闵行区:落实四个主题词,力促新发展

上海市民政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市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闵行民政将认真落实全市民政会议部署,坚持从政治上思考、谋划、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持续围绕“守护、提质、培优、向善”四个主题词开展工作,共同谱写闵行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着力“守护”,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络。积极应对救助对象的变化和工作思路的转型,用好“数惠民生”助力加强“政策找人”,推进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挥好救助顾问作用,共同关注群众的多元需求。深化关爱孤独症群体工作,开展“星链行动”,开发 “MH星链”平台汇集全区孤独症康复疗愈项目,链阵地、链组织、链资源、链服务。

为老“提质”,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双轮驱动。不折不扣落实民心工程和实事项目,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加紧学习银发经济的规律、内涵、外延,用好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落户闵行的红利,加快养老科技新技术、新场景的应用落地。

服务“培优”,激活公共事务能效。围绕闵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分赛道培育一批绩效评估优、社会效益好、群众满意度高的社会组织。放大闵行婚登“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品牌效应,以“婚登+文化+慈善+经济”为抓手,深入打造最美婚登服务。

融合“向善”,凝聚公益慈善力量。强化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全流程培育,坚持公益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探索打造“公益空间+文创体验+乡村振兴+爱心捐赠+家门口就业”多元素集成的公益创新示范点。

嘉定区:加强民生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上海市民政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是对过去五年全市民政工作的全面回顾,更是为未来民政事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嘉定区民政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本市民政会议部署,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本区民政服务水平。

顺势而为,厚植民生福祉。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提升为老服务供给水平,加快发展银发经济,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推动社会救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更适配,完善社会救助综合帮扶政策体系,实现对各类困难情形的全方位兜底保障。

因地制宜,优化服务供给。以嘉定“融合型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推动民政服务站等阵地在“15分钟生活圈”内覆盖更广,促进便捷可及。探索符合区情的社会参与模式,引入专业力量参与民政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通过良性市场竞争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着力实现婚姻、殡葬管理等专项事务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社会组织潜能,在汽车新四化、高端医疗等前沿领域推动成立更多具有行业引领力的社会组织,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智慧养老区级平台,全力推动 “数字民政” 建设实现新发展。

金山区:助力城区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金山民政将紧紧围绕“聚焦转型发展增动能,聚力攀高克难防风险”工作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织密社会保障网、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和发展慈善事业等方面的要求,为全面推动“三个转型”金山新发展、加快打造“两区一堡”战略高地、全力塑造“三个湾区”城市新形象贡献民政力量。

“银发经济”探索形成金山经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模式;发展社会化助餐,实现长者餐桌街镇(高新区)全覆盖;加强与百联集团的合作,联合社会餐饮单位,建立金山区社会化老年助餐联盟,促进金山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困难群体深化“政策找人”机制。精准落实救助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力促“应保尽保”;试点金牌救助顾问工作室,探索“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困境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加强孤独症和流动儿童关爱;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为人民群众持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做好婚姻登记全流程服务,打造富有金山特色的婚俗文化品牌;持续整治殡葬乱象,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提升智慧殡葬水平;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民政服务站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民政关怀。

为浓厚公益氛围加强慈善文化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帮助引导支持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养老、救助、扶贫、帮困等工作,着力提升金山城市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