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慈善周丨这场慈善婚礼,为何未开场就温暖了整座城
(2025-09-01 )

8月31日晚,上海市民政局、浦东新区政府主办的“申情海誓 善爱同行”上海慈善周“久久爱的幸福节”慈善集体婚礼,在上海世博中心圆满礼成,这场特别的集体婚礼不仅是对35对新人爱情的见证,更是上海慈善周传递善意的温暖舞台。
情定浦东,爱满申城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副局长高骥、娄国剑与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徕,浦东新区民政局、妇联领导为新人颁发婚书并送上祝福,勉励他们弘扬慈善精神、共建幸福家庭、永葆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今年集体婚礼的一大特色,是新人们参与策划编排,并由新人完成歌曲串烧,为整台活动带来了律动与活力。策划慈善婚礼并非易事,新人代表和导演组要将35对新人的故事一一收集,从中寻找线索和灵感,编排出适合在婚礼上演出的节目,还要负责帮助基本没有舞台经验的新人们完成排练,以最佳状态呈现一场“慈善婚礼晚会”。
作为本场活动的执行编导之一和新人代表,新娘单诗淇分享道:“既能作为上海中心特色婚姻登记点的首对新人,在上海之巅完成人生的重要仪式,又能参与策划我们大家的婚礼,在这场有特殊意义的集体婚礼筹备策划中,公益慈善本来的样子,在我们心中逐渐清晰起来,这必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家国同心,携手共行
活动现场,一个个源于新人家庭的真实故事令人感动。新人杨改革一家作为两代人在浦东奋斗成长的典型,生动讲述了家庭与浦东共成长、与改革同命运的感人经历。杨改革说,他的名字源于父母对改革开放的感恩,如今一家都住在浦东,今年更是迎来了三件喜事,“一是公司被评上高新技术企业,有政府奖金;二是户口迁到了上海,成了真正的上海人;三是今年在上海领证结婚,有了小家庭。”
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的新人郭亮更是表示生逢伟大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新人,要扛起建家建国的两副担子,让小家和祖国大家庭共同和谐美丽、繁荣富强。
善意传递,情暖童心
慈善精神是整场婚礼的鲜明底色。来自四川的新娘熊小凤分享了从慈善的受助人到助人者的故事。她在高中时受两拨爱心人士资助完成学业,之后读大学、出国深造、入职跨国公司。
心怀感恩的她组织校友资助母校贫困生,9年来供出3位大学生,爱心校友团也从5人增至10人。新娘潘佳卉则连续六年每月进行小额捐款,以微小而持久的力量传递善意。
活动现场正式推出“久久爱·艺童享”浦东新区困境儿童艺术教育支持计划,为孩子提供接触和学习艺术的机会,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发创造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新人们作为首批倡议者与捐赠人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践行“善爱同行”的誓言。
与善同行,智绘幸福
仪式外场还设有慈善展示与互动区域,集中呈现了市儿福院儿童画作、帮扶云南公益项目成果以及多家爱心企业提供的婚庆用品、蜜月旅行等“甜蜜产品”,并通过公益售卖助力慈善项目持续推进,打造新人、爱心企业和受助群体间的互动桥梁。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迎宾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它们身着定制礼服,熟练完成语言互动、书写“福”“囍”书法、派发喜糖等任务,科技感十足。
婚礼书写人生的幸福新篇,慈善点亮城市的温暖未来。活动尾声,千架无人机翩然升起,在申城的夜空中绘出“申情海誓 善爱同行”的璀璨画卷,呈现科创与人文交互的浪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