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食宿又清凉:养老院里“过暑假”,老人舒心,家人安心!
(2025-07-15 )

酷暑难耐,有没有想过去养老院里“过暑假”?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养老机构,“短托”服务在炎炎夏日里迎来了不少试住老人。闷了有人陪着说说话,术后康养有了专门护理,一日三餐不发愁还有清凉下午茶,和其他老人一起活动又结交新邻居……体验“短托”后,不少老人索性将“暑假”短住改为长住。
试住半个月,八旬老人变开朗
“祝你生日快乐……”周一下午,淡水路上的慧享福·福荟颐养院里响起生日歌,两位老伯头戴生日帽,在一群老伙伴的祝福声中吹蜡烛、切蛋糕。当天,家住附近的王阿婆第一次在这里参与了集体生日会。
“天气这么热,姆妈住在这里很舒服,而且工作人员对她照顾得很好。”王阿婆的两个女儿说,年逾八旬的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病,为了更好地照顾她,她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为母亲办理了试住。从6月底至今,老人已在养老院的认知症照护专区住了半个月, “这里有人陪着做做操、说说话,人都变得开朗了。”母亲的改变让两个女儿很是放心,决定为母亲办理长住。
据慧享福·福荟颐养院院长曹女士介绍,短托老人近期来了不少,有的是家中没人照顾,有的是做好手术需要休养和专人护理,经过医院体检和养老院评估,老人就可以办理短托,时长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
试住一周,九旬老人长住
“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关键是大家很亲切、热情,我试住了一段日子,已经舍不得走了。”说起自己在徐汇区乐龄汇养老院试住的日子,90岁的黄竹梅老人很是感慨。她告诉记者,此次“头一遭”住养老院却改变了她一贯的想法。
由于独居在家中风跌倒,出院后家人将她转到了一家老年护理医院,儿子得知附近的乐龄汇养老院有“短托”试住服务,在征得老人同意并通过身体评估后,黄阿婆“无缝衔接”地住进了乐龄汇养老院。原本打算就住几天试试,住了一周,黄阿婆决定长住下来。早上她会到公共区域参与手指操之类的小活动,下午参加集体活动。闲下来时,她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看杂志读报纸,也不觉“恹气”,因为新认识的“邻居”时常来串门“嘎讪胡”。
乐龄汇养老院院长表示,目前院内已入住了500多位老人,不少老人和黄阿婆一样,由试住转为长住。为了让“短托”老人更快适应,养老院让试住老人和长住老人住在同一区域,一同用餐、活动,拉近距离。
包食宿过暑假,家人得“喘息”
“暑假要带孩子出去研学,但家里老人没人照顾,实在放心不下,能来这里临时住一个月吗?”“老父亲上个月骨折了,马上要出院,但家里没办法照顾,能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吗?”在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敬老院的咨询台,不时有附近的居民前来咨询,打算为家里的老人办理“短托”。
敬老院为近期前来“短托”的老人设立了专区,新开放出20个床位和专门楼层,老人经过体验和相应评估鉴定就能“拎包”入住。每天148元“包食宿”,院内所有活动包括康复护理等,都能参加。“周一至周五住在养老院,周末接回家。”家住附近的何先生说,患病的父亲已在这里试住了两周,情况还不错,“也让一直照顾他的妈妈可以喘口气,如果住得习惯,会考虑住下去”。何先生坦言。
据院长介绍,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暑期”生活,院里新近引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专门调配的夏季中草药茶饮和奶茶,试喝了一段时间很受老人的欢迎。此外,还有临床医生来坐诊把脉,每周两场大屏幕电影,以及专业团队和社区志愿者送来的交响乐、戏曲等表演,加上常规的做操、棋牌、手工活动,让入住老人每天过得“不重样”。
本市鼓励养老机构常态化开“短托”
今年年初,市民政局发布“养老机构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动全市养老机构从床位“增量”向服务“提质”转变。不少养老机构由此常态化地开展短期住养、试住体验,提供最短1天、长的可达1—3个月的“短托”,而且“短托”开放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来养老机构住几天”。
据介绍,短托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因病需要短期专业照护和康复、子女因各种情况一时无法在身边照料以及想要体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对老人及其家庭而言,短托服务不仅能解决老年人的照护刚需,也为他们提供了探索新型养老模式的契机。如有的老人将“短托”融入自己的晚年生活,形成“5天机构+2天居家”的新方式,有的老人术后转诊,就去养老机构短住康养。而且,不少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不仅内设医疗设备,还从医院等处引进专业医生、护理人员,打造中医理疗等特色服务模式。
来源:《上海老年报》;作者: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