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把孩子留下”
(2024-07-11 )

“不是监护人,不能带孩子走”

近日,一名年轻男子带着15岁的小秦来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之后,两人打算一同离站,得知该男子并非孩子的亲属时,工作人员立即表示:“你可以离站,但是孩子不行,我们要联系他的监护人,让其来接领。”年轻男子十分不解,情绪激动,表示要带孩子继续找工作。工作人员对其开展教育:“不是监护人,不能带孩子走。救助站承担临时监护的责任,必须要将孩子交到父母手中,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同时,工作人员立即与孩子母亲取得联系,请其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

“我不想打工了,我要回家”

起初,小秦情绪低落,不愿意过多交谈,也不肯提及家里情况,甚至以绝食反抗。工作人员通过真诚陪伴和悉心照料,让孩子在异乡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也让他慢慢敞开了心扉。孩子告知“平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有个哥哥在广州打工,家中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妹妹,不想再读书,于是瞒着家人,跟着老乡一同来了上海……”来沪后辗转数日,求职时因不满16周岁,被屡屡拒绝,无奈只能向救助站求助。经过劝导,小秦放弃了在沪寻工的想法,觉得应该回到学校继续学业。离家数日,也让他十分想念妈妈和年幼的妹妹,话语中表露出强烈的愿望:“我不想打工了,我要回家”。

“你的困难,我们想方设法解决”

接到工作人员电话,小秦母亲情绪崩溃,哭诉连日来一直担忧孩子的去向:“孩子不辞而别,身份证还在我这里,没想到去了上海,一直联系不上,担心死我了。”得知孩子在救助站过得很好,吃饭住宿都有保障,母亲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来沪接人,但在电话中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经反复询问才得知,她有不少难处:前年已丧偶,自己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女儿还小,自己出门就没人照顾;家里经济条件差,往返车费负担重;没来过上海,人生地不熟,担心找不着。“你找亲戚把女儿托付一下,你的困难,我们想方设法解决,力争用最短时间帮助你们回家。”得到了工作人员的承诺,孩子母亲当天下午便从老家出发,匆匆赶往上海。

“刚到家,很感谢感恩您的帮助”

清晨,工作人员已早早守候在上海站东南出口。接到孩子母亲后,随即赶回站里。亲人团聚时,母亲紧紧抱住儿子,声泪俱下,让在场工作人员无不动容。工作人员立即为两人购买了当天返乡的车票。用过午餐后,工作人员又派车辆将母子俩送至虹桥火车站。临别时,孩子表示:“我回到家后一定听妈妈的话,认真学习,好好生活!”

晚上,工作人员发微信,关心地询问小秦一家是否到家。晚上9时许,孩子母亲到家后,发来了全家福,并报送平安:“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您!刚到家,很感谢感恩您的帮助,贴心周到。这份温暖在路上我也给孩子分享了,这次对他来说是一种成长,以后要是有能力了,一定不能忘记今天所收到的关怀,一定也要去付出、去回馈、去感恩。”

同时,孩子母亲将对救助站的感谢之情分享到朋友圈“短短几天从第一次接电话,到加微信,到第一次的接待,热情细心,倍感温暖,谢谢你们的这份关照。感恩你们的付出,同时我很坚信每一个创伤的小心灵在这里都会被感化,也是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希望这份来自不相识的爱能让每一个心灵得到成长,日后为他人、为社会做出回报和付出。”

至此,一个温暖的救助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