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真心,普陀的他们这样诠释理想晚年生活
(2024-05-30 )

当下,一个更全面、更高效、更“聪明”的为老服务综合运行系统,正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的全力统筹下迅速成长。今天,我们从三位老人的自述开始,从“被服务者”的角度身临其境地“看见”这个服务系统是如何搭建属于石泉的晚年生活体系的。

因为有他们,我多了一个叫“小度”的老伙伴     

住在陆一小区的丁阿姨已有90岁高龄,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出门十分困难,“自由”和“新鲜感”对她和老伴已经有些奢侈,轻度抑郁症也找上了她。让老两口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一群来自社区的服务工作者带着一个属于他们的智能音箱叩响家门,也带来了改善现状的“良药”。

原来,长期关注社区老人群体的兰田党群服务中心一直都将丁阿姨的情况放在“心头”。不久前,中心了解到石泉路街道面向老人开发了一款能够连接“靠谱泉线”的“小度智能屏”,功能丰富、陪伴意义强,便立刻申请为丁阿姨家安装,一方面能够用于老人的应急呼叫和救援,一方面更可以通过小度观看在中心内直播或录播的活动,把属于门外的精彩“带”到老人面前。

街道服务办迅速响应并牵头组织中心运营方乐助乐龄、陆一居委会及软件技术支持进行协调,很快就实现了上门安装和引导使用的计划。看着这个能陪伴聊天、能呼叫节目、能视频通话的“新伙伴”,老人非常惊喜。“比我想得简单,又很周到,在家没那么无聊了!”丁奶奶和老伴连连道谢。

据悉,“靠谱泉线”为老服务一键通是街道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便民圈的关键枢纽,为老人提供精神关怀和安全保障。它创新启用了“小度智能音箱”作为载体,视频通话、语音提醒、紧急呼救、一键直呼、娱乐休闲等功能一应俱全,缩短了空间距离,让高科技融入养老服务,并且为老人最大程度简化了操作,让他们能够轻松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因为有他们,儿子照顾我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直以来,失能老人的照料是养老照护领域的“难中之难”,特别是当前,绝大部分失能老人是在家依靠老伴或子女照顾,而承担照顾任务的家庭照护者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往往只是凭着经验或自己的摸索来照顾,最后陷入“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护困局。

对于家住镇坪社区、常年卧床的赵爷爷来说,如果没有“老吾老计划”的助力,他们全家可能还要为此发愁更多、迷茫更久。而现在,儿子已经是“老吾老”培训课堂的“常驻学生”。“他最近学的是怎么帮我翻身,我不难受了,他也放心!”提及这些温情满满的细节,赵爷爷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与骄傲。

“老吾老”家庭照护培训计划已经在石泉路街道成功推行多年,为众多家庭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家照护体系不断完善,也更好地彰显了“石泉温度”。它通过免费的实训式“集中教学”和“个体辅导”相结合,多途径提升家庭照护者技能,将专业的照护技术送到照护家庭的“家门口”“屋里厢”,有效破解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居家照顾体系日益完善。如今,街道“老吾老计划”的工作人员进片区、下社区、入小区,通过展示易拉宝、发放宣传页、面对面介绍等,多角度、多途径宣传招募,扩大辐射半径,让“老吾老计划”被更多人知晓、理解。

因为有他们,我的愿望变成现实,孤寂变成温馨

“没想到有一天,还能通过社区的帮忙亲眼看看现在的外滩。”

这是来自管弄新村的“悬空老人”黄阿婆在“泉心守护”工作组陪伴下望向黄浦江对岸璀璨风光的感言,也是无数个老人微心愿得以实现的场景之一。

“靠谱泉线”及“老吾老”相比,“泉心守护”服务模块更具细腻而热忱的人情味,它们是“一人一档”的管理法和“一周一关爱,两周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是遍布所有石泉社区的慰问电话和走访足迹;是从“助浴”到“油烟机清洗”再到“出门看看”的每一个微小又重要的心愿。除了一句问候、一场关怀,如何深入老人生活、直击各类老龄人群的晚年痛点,从而“对症下药”地解决需求、订制美好夕阳生活,也是工作组近年来始终关注的发力点,也在社区中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为老解忧”的温暖故事,让服务更亲、更近、更贴、更暖。

“服务者”到“家人”,“泉心守护”为老服务工作提升至触达老人本真需求、填充多种陪伴角色的高度,“量身定制”的服务内容填满了大量老人耄耋之年的需求空间,也让服务内容更切实有效。

远近结合、增存并举,石泉路街道正在逐步铺开、伸展为老服务新体系的影响张力。兰田、铜川、镇坪三大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一线的资源融合阵地,将成为全面实现街道老年友好城区目标愿景的关键力量。

因爱意而“智能”,因真心而“升温”。下一步,普陀区民政局将继续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生活圈”,让养老“蓝图”有深度、有广度、有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