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者记忆,宝山庙行镇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2024-02-19 )
为提高社区居民对认知障碍预防的重视程度,减少对认知障碍长者的偏见与歧视,优化社区认知障碍长者家庭服务,宝山区庙行镇积极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助力认知障碍长者及其家庭在社区内的宜居养老,提升长者的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感。
升级服务场所,搭建支持平台
宝山区庙行镇依托现有养老服务场所,在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宝宸怡景园居民区打造“妙记馨·忆趣家园”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忆站,站点内设3个特色化空间场所:科普宣传空间、认知障碍干预空间及家属支持空间,为认知障碍风险长者及家属提供触手可及的专业认知障碍服务。
服务站作为认知障碍友好服务的核心支持平台,在招募组建认知障碍友好同盟单位之际,通过在社区内搭建一条社区认知障碍全链条服务路径,辐射周边社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加强科普宣传,增强预防意识
为改善社区居民对认知障碍的认识误区,提升对认知障碍的预防意识,庙行镇以“妙记馨·忆趣家园”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忆站为基础,辐射全镇所有社区开展科普宣传,已开展线上及线下科普宣传服务14次,覆盖人群1300余人次。积极发放认知障碍科普宣传单、开展科普讲座;依托社区文化节、敬老节等大型活动平台,布置线下展板、设置科普宣传摊位;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服务宣传,推动认知障碍友好服务进社区、近身边,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认知障碍,在社区不断扩大认知障碍友好伙伴团队,招募认知障碍好朋友,鼓励社区居民尊重、包容、理解、关爱认知障碍长者。
开展风险测评,推动立防立治
为厘清社区长者的认知障碍风险情况,庙行镇组建一支跨部门、多渠道参与的认知障碍风险筛查队伍(医疗工作人员—评估师—评估志愿者),风险测评主要通过一筛、二评、三诊断的服务流程来开展,鼓励老年人通过自评量表开展家庭自查,初步筛查自身认知障碍风险。在认知障碍友好忆站参与社区评估,依托专业系统进一步评估认知障碍风险情况。对于筛查出的中高风险老年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实行现场转诊,提供医疗就诊相关建议。
层级式的风险测评方式不仅扩大了筛查服务人群,更聚焦了风险人群,提升社区筛查的可及性和效率,至今已完成筛查2000人次,筛查出中、高风险长者5名,并为风险长者建立认知障碍服务档案及服务干预计划。
引入早期干预,延缓认知障碍发展
早期干预能够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延缓认知障碍发展,庙行镇对认知障碍风险人群进行分层,由专家指导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转介转诊等后续服务。干预方案引入了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品质指标(WHOQOL)为基底、六大生活赋能指标(LEI)为核心设计的生活赋能宝盒,通过5阶段30款宝盒游戏,针对老年群体逐渐退化的各项能力,从感官刺激、情绪沟通、认知逻辑、粗大动作、精细操作、视觉空间六大维度,进行系统化的早期干预。
干预服务打破空间壁垒限制,以人为中心,在长者家中、在服务忆站内、在老年活动室中,运用个案管理、小组工作及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在提供专业入户的早期干预服务同时,更注重保持认知障碍风险长者的社交功能。干预服务持续开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干预计划,不断契合长者的变化及需求,目前已开展7次认知障碍干预服务,为近140名认知障碍风险长者提供非药物干预。
助力家庭支持,打造温馨港湾
庙行镇聚焦认知障碍家属,提供日常照护技巧、适老化改造建议、养老服务政策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通过入户指导及驻点的形式提升家属照护能力,后期将在社区中开展分享会、交流会,鼓励家属们分享照护过程中的困惑及难点,交流照护经验,搭建照护者互助支持网络,在社区内打造一个认知障碍家属的温馨港湾。
下一步,宝山区庙行镇将进一步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建设,通过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社区长者提供帮助、提高生活质量,为家庭减轻负担,营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环境,探索项目可持续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