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智慧养老,普陀曹杨新村街道老年人“智”享数字生活 (2023-11-27 )

近年来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对标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示范点”坚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养老数字场景圈、数字学习圈、数字陪伴圈助力老年人“智”享数字生活

1.丰富“数字场景圈”

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办事的高频事项,街道不断推出“智慧+”数字养老应用场景。

近年来,街道立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依托“五宜”社区建设,率先落地“一键叫车”智慧屏、建成全区首个老年友好的智慧食堂、在桂巷市场打造智慧菜场、落地“医加医”健康机器人、推出“数字居家伴护”、组织“数字康养运动”等,让老年人尽享“智慧生活”。

居住在源园居民区的高阿姨有慢性病,经常需要去医院复诊,随着年事渐长,腿脚也变得不方便。自从“医加医”健康机器人在“家门口”落地后,24小时在线问诊、互联网挂号配药、慢病宣教等服务帮了她大忙。

街道还将数字养老应用场景布局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制作“曹杨社区长者数字服务点位地图”。通过该地图,老年人可以查看附近的数字运动馆、数字食堂、沿街花坛充电桩、“一键叫车”智慧屏点位等,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2.建优“数字学习圈”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是街道数字化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不断推出智能化服务,但有一部分老年人在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成为我们推进老年人数字化养老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挑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此,街道始终把掌握数字智能技术作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法宝,积极推进“长者智能技术提升行动”。

在传统封闭式授课的基础上,街道创新推出“做一天曹杨人——长者智能技术提升微旅游线路”,以老年人更加喜闻乐见的“健康City walk+数字现场教学”方式,让老年人在与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实景互动中学会设备使用,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切实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红利”。

3.扩容“数字陪伴圈”

为协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养老新体验建设,今年,在市数字化办的统筹下,在区科委、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街道率先试点建立“数字伙伴·微站点”服务阵地,助力老年人弥合“数字鸿沟”。

不仅如此,街道还培育了“数字伙伴微志愿”、落地了“数字伙伴微项目”。打造由老、中、青志愿者组成的“数字伙伴·微志愿”服务队,共同建设无障碍数字世界;以政府推动,企业、社会共同助力的模式,构建“数字伙伴计划”共建合作机制,推出“数字居家伴护”——声控驱动的“曹杨精灵”等,让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随时在身边找寻到能够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共享服务的场所和志愿者,让数字助老更具广度、更显精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