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病需要人陪?首批“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开班 (2023-09-29 )

近年来,就医陪诊服务在高龄、独居老年人中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渐成为社区为老服务中的痛点和难点。
近日,首届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在上海开放大学启动。培训旨在为上海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系统的陪诊知识,满足就医陪诊服务对人才队伍的需求,提升沪上长者的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专业赋能陪诊师职业内涵,解决老人看病难
当天一早,全市80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齐聚上海开放大学培训中心一楼多功能厅。来自杨浦的赵春霞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杨浦区海阳护理站站长,她深深感受到高龄、独居老人对于就医陪诊服务的迫切需求,“很多沪上老人倾向于独立自主生活,可是独居危险性特别大,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多端,家属常常工作繁忙,不得不借助专业力量就医陪诊。”
另一位从事为老护理行业近四十年的护理员王爱琴,曾长期为多位百岁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她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帮助老年人下楼,并且安全地在家里和医院之间往返,让他们的病症及时得到医治,其中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学习在陪护中去慰藉老年人的心理。”
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命题。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表示,通过上海开放大学正规专业的培训,旨在培育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陪诊员队伍,坚守为老服务情怀,不断拓展为老服务技能,并且学以致用,让上海这座城市的老年人受益,提升他们生活生命质量。
培育高质量、专业化的陪诊员队伍
本次培训面向本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护理站及相关养老服务机构为老服务工作人员。赵春霞带着杨浦区海阳护理站的10位护理员积极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我们都想多学点技能,之后会开辟专门的陪诊服务,并且打算在站点长期服务的2000多位老年客户中作推广。”赵春霞说,站点还希望未来跟三甲医院合作开辟老人陪诊绿色通道,通过实践一步一步摸索,让老人就医陪诊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备。
此次培训内容包括养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服务专业技能,内容涵盖陪诊服务专业流程、医疗就诊流程及注意事项、老年人心理护理及陪诊沟通、陪诊服务规范与法律责任等。培训将分批次进行,今年计划培训500人左右,实现本市16个区全覆盖,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日渐凸显的助医需求提供人才队伍支撑。
近年来,上海开放大学聚焦民生需求,发挥专业优势,自2021年起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非学历培训工作,已累计为行业培养养老照护服务评估师、养老护理内训师、老年社会工作者等从业者5500余名,推动了上海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学校正聚焦养老护理员队伍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明年学校还将启动全市6万余名养老护理员的继续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