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小橘灯,温暖前行路,浦东周浦镇未保工作站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2023-09-08 )

一盏小橘灯,温暖前行路,浦东周浦镇未保工作站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近年来,浦东新区周浦镇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服务和关爱的工作,以专业团队和社会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健全服务网络,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为特殊儿童点亮一盏明灯,用心守护全镇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2018年起,周浦镇从特殊儿童这一弱小群体着手,通过“家校社”联动,启动“童心萤光”特殊儿童关爱项目,通过开展集体训练、个别干预、普特融合、家长沙龙等,提升特殊儿童在感知觉领域、粗大动作领域、精细动作领域、语言沟通领域取得较大进步。

2022年挂牌成立”小橘灯”未成年人保护站,围绕努力营造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1个核心使命,建立分类服务和问题处理2类工作机制,探索形成家庭支持、朋辈支持、长辈支持3个支持系统,为未成年人提供自然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和特殊教育4项特色服务,周浦镇未成年人保护和关爱“1+2+3+4”模式逐步形成。

今年以来,周浦镇“小橘灯”未成年人保护站围绕4项特色服务,开启了4个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服务篇章。

自然教育篇:“自然而然”的小橘灯

周浦镇通过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实现儿童与自然的联结,有效开阔心灵,释放并排解负能量和消极情绪。同时在劳动中接受教育,从而维护儿童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

“儿童规划师”投身设计社区花园。结合“缤纷社区”工作,打造社区科普花园、空中零碳花园等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动员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化身“儿童规划师”,让他们一起出谋划策,并动手提升社区的公共空间品质,增加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亲近大自然”实现自然教育生活化。在每年植树节,组织辖区困境儿童亲手种下一棵果树,并定期回访,让孩子们期待着它成长、结果,感受植物的一年四季。在社区里,通过认领花卉、树木,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教育篇:“生如夏花”的小橘灯

周浦镇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生命教育护航行动为牵引,以生命活动为载体,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到重要场馆中“观察历史”。在重要节点,举行缅怀先辈、英雄人物、参观名人故居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有限的人生去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

到影像书籍里“观察事实”。对低龄儿童,通过绘本《我爷爷变成了幽灵》《活一百万次的猫》、影片《寻梦环游记》等,帮助未成年人理解生命规律的必然性,更积极看待生命的价值,降低他们在处理生与死之间的焦虑感。教育未成年人不要因为任何事情伤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挫折教育篇:“越挫越勇”的小橘灯

“越挫越勇”的小橘灯的核心是让孩子学会如何承受挫折、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如何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并从中成长和发展。

“输不起”的孩子赢不了》主题沙龙。沙龙设立了四个板块,好好做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于忧患——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感恩惜福——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付出;乐观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孩子们从他人的失败经验中学习如何避免挫折,遭受挫折时如何做好自我调节,激发自我潜能,增强抗挫折能力和人生自控力。

“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戏剧沙龙。周浦的小演员们穿上制服,化身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委托代理人、法警等角色,模拟了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合议庭合议、当庭宣判等庭审各个环节,融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使青少年们亲身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明白了实施违法犯罪必将受法律制裁的道理。

周浦镇把沉浸式模拟法庭和互动式法治宣讲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法庭威严,春风化雨接受法治教育,助力其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特殊教育篇:“童心萤光”的小橘灯

“童心萤光”特殊儿童关爱项目与浦东新区南片区第一个特殊儿童可以就读的幼儿园——童心幼儿园主动对接,开展特殊教育介入服务以及社区亲子服务。

集体个别结合施教。介入服务包括语言课程、认知课程、律动课程、游戏课程、感觉统合课程等18次集体课程以及适应儿童差异性的18次个训课。集体课程着重观察每个特殊儿童的特征,再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个别干预课程,对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进行一对一集中干预,使孩子们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亲子活动疏压赋能。一方面,结合儿童节等节日,组织特殊儿童融入社区的活动,和社区的亲子家庭共同开展主题联欢,为每一位孩子送上节日礼物,鼓励孩子们增添信心,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快乐生活。另一方面,特殊儿童的日常护理与康复和家长密不可分,考虑到家长在家护理儿童的专业性问题,建立特殊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为家长提供日常护理孩子的指导性意见。同时,为了减轻这些家庭的压力,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也邀请了心理学专家为家长开展减压心理沙龙、心理赋能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