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漫谈|崇明区:充满光明之地 (2023-09-03 )

地名文化漫谈|崇明区:充满光明之地

为了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傅林祥教授开展了“上海区县及以上政区地名文化内涵研究”。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特设“地名文化漫谈”栏目,每周陆续刊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刊载内容仅代表学术观点,不作为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依据。

崇明区位于崇明岛上。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唐武德年间(618-626),在吴郡东北海中(长江口),涨出两个沙洲,称之为东沙、西沙。随着沙洲的逐渐升高和扩大,一些渔民就在这里生活安顿下来,有了村庄、农田。此后,西沙称顾俊沙。

五代时,杨吴在长江口沙洲置静海都镇遏使,以东洲为丰乐镇,顾俊沙为崇明镇,布洲为大安镇,狼山西为狼山镇。从此有了“崇明”这一地名。南唐保大元年(943)改为静海制置使。这些镇遏使、制置使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机构。后周显德五年(958),平淮南,置静海军。寻以静海军置通州,下设静海、海门二县,并废崇明等镇,崇明一带沙洲属海门县。

北宋仍属通州海门县。天圣元年(1023)改通州为崇州。天圣三年,又涨出一沙,与东沙逐渐相接。徙此的居民以姚刘二姓为多,因此称姚刘沙。明道二年(1033)又改崇州为通州。建中靖国元年(1101),又在西北方向涨出一个沙洲,称为三沙。这三个沙洲鼎立海中,盛产鱼盐。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置天赐盐场于姚刘沙。

元至元十二年(1275)十二月,派薛文虎前来招抚,见民物殷阜,请求改置为州。十四年(1277)朝廷批准置崇明州,隶属于扬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崇明县,属扬州府。八年,因距扬州府太远,改属苏州府。

受长江水流的冲蚀,元后期至明后期,东沙南部不断坍没,姚刘沙则南坍北涨。元至正十二年(1352),州署遭冲蚀向北移15里。明正德年间,姚刘沙与西北部三沙合并,形成一个东南起东沙,西北抵三沙的大型沙洲。这是有记载以来,长江口沙洲的第一次大合并,也奠定了今天崇明岛的基础。在沙洲合并过程中,因海口落潮流的冲刷,沙洲南部不断坍没,导致州、县治所多次往北、西北方向迁移。明永乐十八年(1420),迁县治于故城北10里秦家符。嘉靖八年(1529)迁县治于三沙马家浜西南,嘉靖二十九年又迁治平洋沙。万历十四年(1586)迁入新治即今崇明区治城桥镇。明代露出的沙洲主要有平洋沙、长沙、南沙等。明末,崇明诸沙以长沙为核心,吴家沙、平洋沙、南沙、孙家沙、小团沙、阜安沙等和坍余残存的三沙、姚刘沙、东沙等数十个大小沙洲,涨合为一崇明岛,南北宽40余里,东西长140余里。

清代崇明县辖境扩展到嵊泗列岛。雍正年间属江苏太仓直隶州。民国时期仍属江苏省,其中北京政府时期归沪海道管辖。1928年,原崇明外沙的永太、永昌、西庆升等14个沙划出,另建启东县。1946年,原属崇明第五区的嵊泗列岛,改建为省辖特别区。自此,崇明县境域仅在本岛。1958年改属上海市。1998年,正式确定崇明岛北部的黄瓜沙(兴隆沙)附近的区域属江苏省。2005年,原属宝山区的长兴岛、横沙岛划入。2016年,撤销崇明县,置崇明区。

五代杨吴时置丰乐、崇明、大安、狼山四镇,除了狼山镇是以狼山得名外,其余三镇的名称均含有祈望吉祥的含义。一般将“崇明”解释为高出水面、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我们可以假设一下五代时崇明镇(顾俊沙)的场景:在这四镇中最东,太阳升起得早;沙上无山;沙的四周是盐场(南宋置天赐盐场这个管理机构,此前也应有盐场存在),盐池在太阳照耀下波光潋滟;沙外的大海也是波光粼粼。因此,崇明也可以解释为充满光明、充满阳光。

东海瀛洲,是崇明的一个古称。南宋宝庆元年(1225),在东沙造了一座“宝庆观”,又名“三清殿”。文天祥在此书额“海上瀛洲”。瀛洲是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相传崇明的官员主动归顺,朱元璋就将“东海瀛洲”四字赐与崇明。于是,崇明岛便有了瀛洲的美名。

清初,崇明县堡镇人沈寓如此描写崇明:“瀛洲者,古称海中十洲之一也。西当长江蜿蜒七千里之口,东极汪洋弥漫浮天浴日之波。”(《白华庄藏稿钞》)今天的崇明,随着日积月累的泥沙堆积一直在扩大。作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道屏障,崇明一直坚守着生态发展的道路:东海瀛洲,长江门户。

*照片均由崇明区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