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称赞的连心墙究竟长啥样?走,去普陀大洋新村看看! (2023-08-27 )
钢板围挡变身镂空围墙、水泥地翻新为塑胶步道、广场花坛栽种月季花……这些变化,正是普陀区大洋新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新路子的成果。
2019年,交通路实施道路拓宽工程,大洋新村的沿街处因施工,只能临时用简单的彩钢板围挡作为临时“围墙”。彩钢板围挡的墙体单薄,一侧是小区居民楼,另一侧则是来往车辆繁多的交通路和大洋桥,小区内唯一的公共活动空间“连心广场”也在围挡边上。这面迟迟不撤的临时“围墙”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了小区花园的“颜值”。
为推进小区围墙美化工程,大洋党总支邀请各楼栋的居民代表参加听证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共同探讨围墙的改造方案。居民代表们纷纷化身小区环境的“设计师”“美容师”,争先恐后提出自己对于改造“连心围墙”的建议。“居民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居委会组织大家在红色议事厅展开讨论,进一步了解居民的意见,并将大家的想法凝聚起来。”大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介绍道,在实体围墙正式启动修建的第三天,越来越多的居民提出新的想法,于是居委会立即叫停施工,组织召开第二次听证会。最终,小区的围墙将原本效果沉闷的实心墙改为富有设计感的镂空式围墙,耀眼的红色和神秘的黑色巧妙搭配,呼应着围墙边花坛中盛开的月季,为小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小区的正门为日常进出门,平时居民去上海火车站需要绕行一大圈,给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商议,在围墙处添置了一扇边门,居民可通过刷卡进出,方便居民就近坐地铁、逛街等需求。边门旁还增设了安全扶手和电子门禁,不仅方便老年人出行,还为小区增设了“双重保障”。
不仅如此,花坛和绿地进行添彩改造、健身区域的水泥地更新成塑胶步道,原本略显老旧的连心屋也焕然一新,这些都是由居民建议、居民组织、居民参与的居民自治项目,也是社区治理创建宜居环境、美丽家园的典型范例。
连心围墙建成后,大洋党总支通过居民自治成立了一支10人的绿化养护队,共同维护围墙下的“微花园”。每天早晨,都能在连心广场看到一群绿色的身影在为花坛里的月季浇水修枝。这些“护绿使者”们由居民群众组成,他们两人一组,每天都会开展两次修枝浇水、垃圾清理等行动。“每周我们都会组织开会,讨论花草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的参与感都很强。”
连心墙的更新,连心广场的守护,只是大洋党总支自治共治的缩影。在党建引领下,成立了大洋连心七色志愿服务队,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7支志愿者服务队联盟,自治共治已形成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未来,大洋党总支将继续组织大家参与到社区各类为民志愿服务中,助推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