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漫谈|宝山区:以明代航行标志宝山得名 (2023-07-16 )

地名文化漫谈|宝山区:以明代航行标志宝山得名

为了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傅林祥教授开展了“上海区县及以上政区地名文化内涵研究”。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特设“地名文化漫谈”栏目,每周陆续刊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刊载内容仅代表学术观点,不作为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依据。

明朝永乐(1403-1424)初年,为了保障北京和蓟州一带军需供给,沿袭元朝海运旧制,船队从刘家港起航,向东入海,转北直达天津卫。郑和七下西洋也是以刘家港为集结地,再从这里出海南下。由于长江口地区为冲积平原,没有高山,船工缺少辨别方向的标识。每当天气晦暗或者是晚上,就很容易迷失航向,往往在沙洲上搁浅。永乐九年,负责海运的总兵官、平江伯陈瑄向皇帝奏请,在嘉定县东部的清浦筑土为山,立烽堠作为表识,便利船员航行。

清浦,一作青浦,原先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在今浦东新区高桥镇以北,明清时又特指嘉定县(宝山县)黄浦江以东的区域。当地的集镇称清浦镇,也称高桥镇,在今高桥镇老街东北二里多。明初洪武年间,已经注意到了清浦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于洪武十九年(1386)在清浦镇建清浦旱寨,洪武三十年又在东北方向五六里处建江东旱寨,各派驻官兵四百名进行防守。

在得到朝廷的同意后,永乐十年(1412),陈瑄动用二十万人力,在清浦旱寨东北筑成一座土山,周围约15里,土台“方百丈,高三十余丈”,山上种植了许多大树以防泥土流失,设立多个烽堠台,白天用烟、晚上用火作为标识,船工在海上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座宝山的作用,相当于今天海上的灯塔。皇帝非常重视,于永乐十年御制碑文,记录此事,并赐名“宝山”。江东寨也改名宝山寨。这座宝山,成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

嘉靖年间,上海地区倭患加剧。嘉靖三十六年(1557),又将清浦旱寨升级为协守吴淞中千户所。万历五年(1577),扩展城池,并且将千户所更名为宝山千户所。明万历十年七月,遭遇特大风暴袭击,海潮冲垮堤坝,宝山和宝山所城全部被冲没坍入长江。海潮退去后,御碑被人运到今高桥镇北,建立碑亭。1984年,高桥中学重建仿古亭,将宝山烽堠碑立于亭内。

清雍正二年(1724),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析嘉定县东部置宝山县,准备将县治设置在明代的吴淞所城(今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内),隶属于江苏太仓直隶州。部议时,认为吴淞所城规模太小,提议宝山与嘉定同城而治。次年,江苏巡抚张楷奏请,嘉定县东部离县城太远,县官很难管理,而吴淞所城正好在东部适中的地方,适合作为新县城。部议时再次遭到否决。七月,雍正帝特别下旨,进行了调和,认为部议是不错,但是张楷做官很谨慎,他必有深知灼见才会这样上奏,就按照他的奏请办理。八月,正式命名为宝山县。同年十一月,划界而治。

宝山,由一座人工堆积而成的土山名,先后成为军寨名、千户所名,至此成为县名,也搬了一次家。清代宝山县境略当今宝山区全部、浦东新区高桥浜—界浜以北、市区虬江以北的地区,另有长兴等沙和横沙西部。1928年,吴淞、高桥、江湾、彭浦、真如、殷行等乡划归上海市后,县境缩小。1958年,川沙县横沙乡划入。同年,国务院批准将宝山县划归上海市。1960年划出吴淞镇等地区设立吴淞区,1964年被撤销。1980年,国务院批准以宝钢地区办事处及宝山县的城厢镇和吴淞等公社的区域,设置吴淞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吴淞区、宝山县,设立宝山区。2005年,宝山区管辖的长兴乡、横沙乡划归崇明县管辖。

* 照片均由宝山区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