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推进,齐抓共管,杨浦定海路街道未保站打造全方位工作网络 (2023-07-01 )

多方推进,齐抓共管,杨浦定海路街道未保站打造全方位工作网络

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位于顺平路67号,内设等候、接待、活动以及临时照护等区域。自2021年底挂牌成立以来,定海路街道未保工作站以高度的责任心,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一、坚持三个到位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1.组织到位,建立全方位工作网络

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着力完善保护工作体系、保障制度和工作机制,街道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定海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任务分工》文件,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街道-未保工作站-居委会”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切实做到未保工作上下沟通、各方联动,形成社区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合力。

2.机制到位,加强全方位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班制度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制度,从事前预防宣传、事中人身保护、事后追踪服务做到责任全覆盖,使未成年人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同时,聘请专业社会组织参与街道未保工作站的运作,发挥其在组织动员、司法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相关未保活动。

3.宣传到位,开展全方位法律宣传

联合街道宣文办、妇联、司法所、人大工委等未保成员部门组织普法宣传队伍,充分利用“定海桥畔”微信公众号、线上直播等平台媒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开展宣传,重点向社区居民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校园霸凌、法律援助等内容,努力拓展未成年人保护“朋友圈”,为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坚持多方推进形成未保工作合力

1.打造“一站式”服务载体

依托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定海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同时,引入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宝藏小屋”未保项目,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多样化的服务。以街道未保工作站为中心,将未保工作向周边四个社区睦邻点辐射,基本形成未成年人保护“1站+4点”工作格局。

2.建立“家-社-校”联动机制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加强与辖区学校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一支包括居委儿童督导员、学校联络员、青少年社工等在内专业工作队伍。探索建立了主动发现、救助保障、关爱教育、法律援助等机制,定期排查,分类登记,精准帮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落实。

3.引入专业组织运营管理

引入“上海杨浦区优益调解中心”专业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接待日常咨询接待,活动组织、法律宣传、个案跟踪、文档建立等日常工作,发挥其队伍建设、项目管理、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和一套规章制度,确保未保工作站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把责任落实到位。

4.传播积极向上文明风尚

街道未保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依托辖区资源,在线上线下积极开展各类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街道未保工作站开展了“爱心慰问进校园”活动,扩大街道未保工作站在辖区学生群体中的知晓度;人大工委开展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人民城市善治地”活动,听取社区居民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意见;妇联广泛收集志愿者服务队和蓝精灵儿童议事会提出的想法和建议,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宣文办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爱心捐赠”“超级月亮线上天文科普”等活动,满足了社区青年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坚持因势利导注重工作取得实效

1.传递关爱助困“不缺席”

目前,辖区内共有困境儿童10名,散居孤儿1名。对于特殊儿童群体,街道未保工作站工作人员和社区儿童主任通过日常走访、微信、电话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儿童感受不间断的陪伴和支持。并开展“心愿心语”活动,为特殊儿童送上围巾和书包,把社会关爱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2.浓情守护假期“不放假”

寒暑假期间,未保工作站开展多样形式的教育活动。社区民警走进社区开展“暑假话安全”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邀请街道辖区内的民间非遗传承人,通过微信平台教授剪纸技巧,让孩子们感受传统中华文化之美。通过“定点投篮比赛”等文体活动,强身健体,扩大未保“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