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漫谈|静安区:以古老的静安寺得名 (2023-06-11 )

地名文化漫谈|静安区:以古老的静安寺得名

为了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傅林祥教授开展了“上海区县及以上政区地名文化内涵研究”。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特设“地名文化漫谈”栏目,每周陆续刊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刊载内容仅代表学术观点,不作为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依据。

静安区以静安寺得名,也曾叫过“静安寺区”,在静安区的核心区域,坐落着一座古老、庄重的佛寺——静安寺。

静安寺的始创年代,历史文献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有两个悠久的传说。一个是说寺初建于三国孙吴的赤乌年间(238-250),号沪渎重玄寺。另一个传说是西晋建兴元年(313),有两具石像飘浮在吴淞江口,后被吴人朱膺迎至沪渎重玄寺。这在现存上海地区最早的地方志《云间志》中都有记载。对于第一个传说,《云间志》的编纂者持怀疑态度,提出了一个疑问:赤乌十年(247),康僧会刚进入孙吴控制的地盘,在建邺(今江苏南京)建立建初寺。“建初”这个寺名表示孙吴境内刚有佛法流传,难道沪渎重玄寺也马上创建了?第二个传说流传很广,在敦煌壁画中有专门的一幅,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江南景象。除《云间志》外,其他佛教典籍以及吴郡(苏州)的方志,都说两具石佛是在沪渎的沙洲上被人看见的,由信徒迎送到吴县的通玄寺(唐载初九年改为重元寺,开元五年改为开元寺)。到宋代时,石佛与佛钵供奉在吴县(苏州)开元寺内,而不是在重玄寺内。也就是两具石佛供奉在哪座寺庙内,是有明确记载的。因此,静安寺的创建年代不大可能是在三国孙吴的赤乌年间,石佛也没有在静安寺供奉。

虽然始创年代不是在三国孙吴赤乌年间,静安寺仍是一座古老的佛寺。它的初置年份,在南宋年间成书的《舆地纪胜》中有明确记载:“静安寺,在华亭,宝正元年(926)置。”宝正是南唐吴越的年号。初创时的寺名,应是《云间志》所说的“永泰禅院”。大约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改名静安寺。静安寺原先位于沪渎边上,比今天的位置还要在北面一些,易受潮水冲激。南宋嘉定九年(1216)迁到芦浦的沸井浜边上,就是今天的地址,一直传承到今天。

今天的静安区地跨苏州河岸,在2016年之前位于苏州河以南。静安区的苏州河以南地区,在唐代属华亭县高昌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上海建县后,属上海县。近代上海开埠后,静安寺一带先为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光绪二十五年(1899),公共租界扩展,西越徐家汇路(后称海格路,今华山路),南至长浜(长浜路,今延安中路),静安区境约有三分之二区域在公共租界内。清末,江苏实行城镇乡自治,公共租界以西区域属法华乡。

1914年,法租界再次扩展,长浜路以南的一块区域被划入法租界。由此,静安区区域分属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上海县法华乡)。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次年,改法华乡为法华区,并将公共租界称为第一特区、法租界为第二特区。抗日战争期间,日伪于1938年设沪西区,华界部分属该区。最晚在1939年,租界静安寺捕房(后为静安寺分局)管辖的警区已经称静安寺区,亦称静安区。后又有静安寺保甲区。1943年,汪伪政权“收回”租界,公共租界被改为第一区。1944年,伪政权撤销第一区和第七区(原南市区),改由伪市府直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市政府民政处为了编整保甲,建立区公所,并于同年底成立。各区区域基本同原先的警察分局的警区。今静安区苏州河以南区域分属于第十区(静安区)、第十一区(新泾区)、第十二区(江宁区)。1946年公布《上海市区公所组织规则》时,各区区名以番号为名。1947年,因为数字记忆困难,各区以地名命名。这一时期,民间亦有称之为静安寺区。辖区东至今茂名北路,南至长乐路,西至江苏路,北至新闸路。

1949年解放后,于6月成立静安寺区接管委员会。1950年,静安区人民政府成立,又改静安寺区为静安区。区名经历了静安区-静安寺区-静安区的变化过程。1956年,静安区被撤销,以富民路、常德路为界,东境划归新成区,西境并入长宁区。1960年,撤销新成、江宁区,重设静安区。区境为原新成区成都路以西部分,江宁区全部,长宁区镇宁路以东部分。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静安区由此地跨苏州河两岸。

*照片均由静安区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