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建立区内婚介机构“6+3+N”信用评价体系,探索新型行业监管服务模式 (2023-04-25 )

良好的婚恋生态是构建美好家庭的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黄浦区民政局从行业内共享和跨行业协作两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内婚介机构“6+3+N”信用评价体系,联动奖惩体系为抓手的新型行业监管服务模式,整顿婚介服务市场。

“全”——六个维度健全评价体系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黄浦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机制,率先对登记于本区的婚介民非机构及企业机构开展信用监管,建立“6+3+N(六个维度+三大场景+多方联动)”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黄浦区婚恋服务市场,推动行业从业自律,引导黄浦区婚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区民政局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婚介监管新体系,围绕《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要求,依照“基础+业务+负面”的评价思路,以婚介机构基础信息、人员素质、运营管理、处罚信息、合同资料、信访投诉六个模块搭建信用量化评估模型,结合社会组织、企业类婚介的类别区分,分解为33个可量化的细化评价指标,全方位描绘婚介信用画像。

“真”——三大场景实现靶向监管

“6+3+N”信用评价体系通过整合信用评估模型与婚介信用档案信息,形成综合信用评价报告,呈现“个体+预警+区域”的多角度信用监管场景。一是对于每个受评机构主体,信用信息与评价模型经匹配后,生成六边形信用能力图,并得到综合信用评分,根据评分实现婚介机构信用分级分档。二是针对依法公开的处罚信息,设立红、橙、蓝、绿“四色预警”机制,对违法失信的婚介机构加强信用约束。三是按照婚介机构所在区域,建立街镇婚介信用地图,将信用监管触角延伸至全区域,结合区内婚介机构信用平均状况,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畅”——多方联动完善信用建设

构建多方协作机制,畅通信息收集渠道,离不开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信用建设手段。

由黄浦区民政局提供婚介组织登记信息以及各婚介机构的投诉信访信息,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婚介企业注册信息,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及黄浦区各婚介机构主体提供人员素质、运营管理、合同资料等涉及评价指标的相关信息。经审核后,由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搭建信用体系平台整合相关信用信息,并自动接入公开处罚信息,建立婚介信用信息“一户一档”,实现信用信息全面归集、动态更新。

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婚介’这一特殊行业,缺乏的往往是‘外部数据’的采集。如婚介机构的司法、行政、经济方面的信息,就很难直接被黄浦区民政局原有的系统所获取。通过多方协作机制,我们得以通过三步走的办法协助构建信用评价体系。首先摸清婚介机构的‘家底’,算清一本关于经营内容、从业人员数量的‘明账’。其次通过数据采集融合内外部关键信息。最后建立信用模型,最终服务于各类应用场景。”

下一步,黄浦区民政局将充分利用信用评价平台,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婚介机构实行差异化监管,将信用评价与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统筹结合,合理调整抽查比例、检查重点与监管频次,实现婚介监管的精准化、高效化,做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为婚介行业服务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