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身居民新乐园,奉贤海湾镇“三线”绣出“三微”新锦图 (2023-03-14 )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镇级统筹自治金作为抓手,通过微自治、微项目、微基建的治理模式,紧紧围绕“共治线”“志愿线”“自治线”,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共治强大合力,将海城小区废弃荒地改建成多功能“微公园”,绣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善治新锦图。

构筑“共治线”,项目建设齐参与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港海城小区存在着黄土裸露、毁绿种植等问题,尤其是小区中心的一片绿地,因为乱晾晒、乱种植,最终成了一块破败荒地,居民们也对此怨声载道。

为改变这一情况,中港居委充分排摸走访,协同居民代表与相关主体单位进行实地勘察,决定依托镇级统筹自治金项目,将荒地改造为“微公园”。

项目实施过程中,居民区自治家园理事会组织了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讨论会,广泛征集居民对于“微公园”建设项目的意见与建议,既充分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感,又更好地贴近了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此基础上,居委会召集物业、业委会、楼组长和居民代表进行协商讨论与民主决策。而后再经镇审核小组会议通过、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等环节,一次次的“微改造”使这片小天地换上了新模样。

凝聚“志愿线”,破败荒地大变身

经过第一轮改造,“微公园”初具规模,以便民利民为重点,主要包括“睦邻点”居民自治空间、“爱心花园”微型社区绿洲与“农垦情怀”农垦教育实践点等区域。

与寻常小区花园不同的是,海城小区“爱心花园”与“农垦情怀”区域的设计、改造与维护均有居民志愿者参与,甚至是主导。“动口”又“动手”的形式,不仅减小了项目推进的阻力,更让居民们感受到了自治共治的乐趣。

“爱心花园”的总设计师由身为园林绿化规划师的热心居民担任,志愿者团队“爱心养护队”与居民代表沉浸式参与设计稿的讨论、施工建设以及美化。“送你一朵小红花”特色活动依托爱心花园开展,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向特定群体送上鲜花和节日的问候。

“农垦情怀”由居民志愿者们在专业单位指导下进行日常养护,同时与周边学校、幼儿园合作开展农垦教育实践活动,宣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深化“自治线”,功能优化再升级

“微公园”1.0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但有些居民反映部分区域的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希望居委能够改造再使用。中港居委立即开展实地调查,随后启动“微公园”2.0项目。改造升级后的“微公园”增添和优化了休闲、健身等区域与功能。

“全民健身”区域更新了塑胶跑道,并配备肩关节训练器、健步器等老少皆宜的健身器材,供多年龄段的居民们锻炼、休闲。

“儿童乐园”配备了满足各年龄段儿童需求的游乐设施,在改造过程中举办了“变废为宝”花园小景装饰活动邀请学生们参与,以激发孩子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与主人翁意识。

“休闲广场”露天活动中心由小区绿地改造而成,通过举办“自治达人秀”“才艺达人秀”等活动展示与分享海城小区的自治项目与成果,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自治共治意识。

在居委与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经过两轮改造,这片曾经的荒地如今变身成为集自治议事、农垦劳作、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居民乐园,也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城人之美”微公园。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中港居委以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治理为出发点,以“共治、志愿、自治”为主线,积极调动多方参与,引导居民以主人翁意识参与社区治理,变小区荒地为乐园,化居民怨声为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