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有速度,救助有温度,浦东新区启动“桥计划”项目试点 (2022-12-13 )

帮扶有速度,救助有温度,浦东新区启动“桥计划”项目试点

浦东新区社会救助工作依据“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的要求,健全兜底线、精准化、发展型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大城共筑的“浦东样板”,绘就浦东救助温暖底色。

依据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今年下半年,“桥计划”项目在全市各区推广,浦东新区民政局结合救助工作实际,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将唐镇列为浦东首个试点街镇。

项目对接启动,形成一套领导机制

新区民政局积极牵头,召开项目启动会,落实“桥计划”项目工作安排。新区民政局、唐镇、第三方社会组织就项目服务目标达成共识,三方合力,共同推进服务类救助工作的开展。

救助顾问培训,打造一支专业队伍

为充分发挥村居社区救助顾问的作用,健全困难对象主动发现、精准识别、需求评估和精准服务机制。近年来,浦东新区救助部门不断加强救助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救助顾问培训。

今年9月,对唐镇40余名社区救助顾问、志愿者开展业务培训,传授入户沟通技巧、类别化人群访视技巧、需求梳理及链接资源技巧等专业社工知识。深入推动相关救助政策、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与方法的普及应用,提升唐镇社区救助顾问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准确识别评估困难群众需求,实现精准化救助奠定人员基础。

入户调研走访,摸清一张“底数蓝图”

项目启动以来,在街镇的支持下筛选了一批符合项目要求的困难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包括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此次“桥计划”项目覆盖唐镇55户低保家庭以及3户特困家庭,真正在面上做到了困难人群的全覆盖。

服务对象共涉及24个村(居)委会,在街镇和村居的大力配合下,社工开展了首次入户评估。通过专业化评估工具、精准化的需求分析和创新型服务方案,综合梳理困难家庭的需求情况,分级分类,为后续服务的推进奠定基础。

1.评估工具在“专”字上下功夫

结合困难人群现状,设计出《浦东新区桥计划项目家庭需求评估表》。该专业化量表包含经济、健康、就业、社会支持等维度,致力于全方位收集困难家庭的信息,是后续分级研判主要依据。社工在走访过程中,借助专业评估工具,于11月初完成了对58户困难家庭的首次入户评估。

2.需求分析在“准”字上做文章

在为期两周的调研安排中,对困难家庭的现状以及需求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精准分析。目前需求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学业辅导需求。此类服务对象集中为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由于家庭经济水平、家长文化程度限制,难以给服务对象学业提供足够的支持,教育需求迫切。二是照护类需求。服务对象多为高龄老人,或身体条件较差、自身需要被照护的对象。三是心理疏导类需求。由于家庭关系、学业压力、自身性格等原因出现心理状况不佳,需要及时纾解。除此以外服务对象还有些个性化的需求,如房产分配纠纷、灵活就业需求、政策咨询等。

3.服务方案在“创”字上显实效

为提升服务成效,促进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依据梳理出来的需求,结合现有的资源,制定个性化的一户一方案。后续将积极链接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开展线上辅导,满足学业辅导需求;链接颐家、国药康养等企业资源,解决照护困境;对接专业心理咨询师、律师团队满足个性化需要。对于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救助先行,急难先帮。

唐镇作为浦东新区“桥计划”项目的首试街镇,在未来的服务过程中,将依托专业力量及街镇现有的救助资源,为困难对象输送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解决困难人群痛点堵点问题,共同谱写浦东新区新时代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