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记忆”,本市各区积极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 (2022-09-30 )

2019年9月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三年来已有三批共121个街镇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2022年9月,第四批49个试点街镇推出后,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街镇达到170家。
9月下旬,第29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期间,本市各区为进一步打造社区认知障碍友好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参与活力,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主题活动,传递关爱认知障碍家庭的正能量和科学理念,共同筑起守护记忆的围墙,让认知障碍人群及其家庭拥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长宁区
长宁已率先实现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10个街镇全覆盖,今年以打造首个城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涵盖区、街、居的系列“1+10+X”认知障碍服务体系,为老年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专业化全链条服务提供枢纽式支撑。举办“2022年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关爱月”系列活动,发布区养老服务专项基金年度重点项目,设立 “宁聚爱·快乐忆站”公益集市,围绕“暖心回忆、安心照护、舒心安居、欢心生活”四个功能区,将专业照护机构、社会组织、友好单位在认知障碍照护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近年来以养老示范睦邻点为依托,积极探索,形成了“认知症+睦邻点”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新模式,致力于将非药物干预活动送到农村老人家门口。惠南镇、万祥镇、合庆镇等镇开启“睦邻有爱,认知无碍”主题系列活动,为辖区内老年群体提供健康教育普及、认知障碍筛查等关爱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合庆镇作为第三批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单位,在启动初期就选定了一个支持中心及四个睦邻点作为认知症二级服务支持网络的试点点位,各睦邻点成立 “认知障碍家庭关爱小队”,将认知障碍老人和家庭纳入到睦邻点关爱关怀家庭的行列中。
虹口区
欧阳路街道开展沉浸式的认知症科普讲座,让居民们了解了认知症的十大早期症状,增强了对认知症的预防意识。讲座中,老师还给居民们介绍了2种在家里自己就可以完成的筛查方法:AD8问卷和CDT画钟测试,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一次认知筛查。江湾镇街道邀请10余家社区重点单位代表,共同参与了2022年度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活动——认知障碍老人的世界暨“向日葵友好单位”签约仪式。新加入的友好单位将会为辖区内的认知障碍长者及家人提供更多照顾和帮助。江湾镇街道通过不断吸收更多的友好单位来搭建“认知症友好社区”全方位联动机制,致力于把守护与陪伴和爱化为行动,帮助老人消除病耻感,用关爱和理解抗击“遗忘”。
闵行区
新虹街道组织文来中学的学生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以“记得你,记得爱”为主题的认知障碍老年人关爱活动,旨在通过互动的形式让认知障碍老年人感受孩子们带来的欢乐,也让孩子们提高对长者特别是认知障碍长辈的关爱意识。江川路街道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组结合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月开展“记忆的守望者脑健康公益展”宣传活动。通过活动,让更多人关注脑健康,了解并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为患有老年认知障碍人员营造一个理解、包容、友好的环境。
嘉定区
嘉定镇街道作为第二批,也是嘉定区首个打造的“认知障碍支持中心·记忆嘉苑”的试点街道,近日开展了金九银十·认知践行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在嘉定镇李园一村、 汇龙潭社区、西大社区等十个社区通过科普故事展的形式对社区内各年龄阶段人群介绍认知障碍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预防方法,居民可以通过趣味游戏体会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精神意识和情绪状态。同时邀请认知障碍家庭、社区居民、党员、退役军人共同参与“红色记忆·星星的愿望游园会”活动,提升社区不同群体对认知障碍的关注,让社区长者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崇明区
建设镇作为本市第二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邀请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教授为社区老人进行认知症科普讲座,通过宣传认知症预防、多样化筛查、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等知识,加深长者对认知症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干预。新河镇为认知障碍老人开展了一场趣味十足的非药物干预活动。采用快乐分享宝盒非药物干预模式,针对每一位老人的具体情况,通过运动、游戏等形式进行生活赋能训练,对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认知逻辑、情绪沟通、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刺激等五方面进行干预。长兴镇作为第三批老年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开展了以“记忆港湾,守护温暖”为主题的认知症宣传科普活动,为参与活动的老人进行认知筛查,宣传认知症的早期识别、治疗干预和康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