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慈善典型风采录|杨德广:人生的意义在有为,人生的价值在奉献 (2022-09-06 )
“中华慈善奖”由民政部主办,是中国慈善领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参与力度最高的奖项。自2005年设立以来,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评选表彰活动。上海积极参与每届“中华慈善奖”评选申报工作,精心筹划组织,对上海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在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中,上海地区被授予荣誉的共有个人20人,企业25家(次),慈善项目12个,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感召力、示范性的慈善典型,在上海地区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慈善事业。在“上海慈善周”期间,我们一起走近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杨德广。
“我从一名农民的儿子到大学校长,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培育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我没有理由不回馈社会,这是我的责任。”谈及自己从事多年的慈善事业,今年已经82岁的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动情地说。
“人生的意义在有为,人生的价值在奉献。”这是杨德广一辈子坚守的信念,他没有万贯家财,却变卖房产,拿出300万元捐赠三所母校,为西部小学生建立“营养爱心午餐”计划,还成立了“阳光慈善专项基金”。如今,他仍在从事慈善公益事业。
1940年初,杨德广出生于江苏农村,父母都是文盲,小时候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20岁时,他来到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他先后任上海高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高教局副局长、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等。工作数十年,他深刻认识到,一路走来,离不开身边老师朋友的关爱和帮助,更离不开党的关怀和培养,他要把这些爱心回报给社会。
2010年,杨德广70岁时,想要把积攒的100万元的书稿费和讲课费全数捐赠给三所母校,为了实现自己立下的给每所母校捐100万元的目标,杨德广在2010年卖掉名下一套房子,筹措到200万元。
2012年,杨德广在爱心企业家的帮助下筹得200万元,资助甘肃、四川两个西部地区的贫困小学生营养午餐,连续多年,他亲自翻山越岭前往两地送去善款。作为出身贫穷家庭的孩子,杨德广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和当地的校长商量,选出32名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一直资助他们读完高中和大学。这个善举一呼百应,他本人及子女、亲友和学生等32名爱心人士各资助一名,资助名额很快就分完了。
杨德广的慈善之举感动了许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纷纷要求加入阳光慈善队伍。2014年,杨德广发起成立“阳光慈善专项基金”,主要针对新疆、西藏、青海等12个西部地区,每个地区选一个贫困县,资助一部分被评选为阳光优秀生的贫困学生,每人奖励2000元。“这是很有意义的事,现在已经资助了2000多个学生,95%以上都考取了大学本科。”杨德广不无自豪地说道。他还把自己三分之二的退休工资都拿出来,捐赠给“阳光慈善专项基金”,现在已经有100多名爱心人士加入。
有人问杨德广做慈善有什么好处?他严肃地说:“我从没想过做慈善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如果有,那就是慈善让我更加健康快乐,慈善是对健康的最好投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这就是我做慈善的全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