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徐汇区全力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汇爱之城” (2022-07-21 )

徐汇区现有户籍人口91.69万,其中未成年人13.2万。徐汇区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全方位、高标准、多维度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汇爱之城”。
聚焦体系打造,打好制度机制组合拳
新时代背景下,徐汇区找准“突破口”,把握“发力点”,构建起具有徐汇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彰显徐汇温度。
注重体系建设
将未保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在“组织、资金、队伍”上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形成“1+13+N”工作体系,设立1个区级未保中心,设置13个街镇未保工作站,孵化N个未保工作项目,街镇和居委全部配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
注重机制建设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区级层面建立由民政、法院、共青团等21个部门和13个街镇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全方位联动;街镇层面,同步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担纲的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内出现的重大问题。
注重制度建设
建立“强制报告、从业查询、信息通报”等发现报告制度,如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完善“个案会商、纠纷化解、权益保护”等应急处置制度,设立“梧桐space”家事工作探望监督基地,探索解决涉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聚焦能级跃升,创成圈层融合共同体
徐汇区立足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成长环境的圈层网络,注重“三圈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协同育人的关爱保护共同体。
“家庭圈”
立足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通过链接社区资源,建立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库,同时探索建立涉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解决机制,为家庭提供多元化教育指导服务。
“学校圈”
推进反校园欺凌工作,建立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工作制度,成立徐汇普法教育联盟,推进政法、教育、检察等部门实现法律共同体的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圈”
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区阵地与党群、文化和邻里汇等公共服务设施集约设置、一体化运营。同时搭建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平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链接、关爱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供多元支持。
聚焦特殊群体,集成融合联动资源池
徐汇区重点关注困境未成年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发展,筑牢“发现+服务+支持”保护网,落实分类保障,护航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精准发现干预
进一步完善困境未成年人风险评估机制,前端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和儿童主任“铁脚板”工作网络,主动发现,精准排摸;后端依托专业力量对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等进行调查评估,及时介入,精准干预,有效预防困境产生。
精准服务施策
在落实有关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民生政策外,持续深化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特别聚焦困境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多维需求和现实需要,进一步延伸传统儿童品牌项目内涵,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
精准监护支持
以社会工作个案干预的方式,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监护指导、行为矫正和社会融入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和长期监护职责,织牢政府兜底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