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小红花,激起奉贤金都雅苑社区自治新热潮 (2021-09-16 )

在奉贤西渡街道的金都雅苑,有一朵小红花颇受居民的关注。以三个楼组为一个单元,通过邻里共同努力,每季度楼组全部优秀者就能争获9朵小红花,而每季度只要获得6朵小红花者,就有兑换“一颗星星”的资格。而有了这颗星星,就意味着,所在楼组每户居民都能拿到一张25元的购物兑换券。“如果一年下来,咱们楼组每月成绩都不错,就能顺利拿到4张券(购物兑换券)。这样的话,家家户户油盐酱醋的钱都省了。”70岁的居民王维智,已顺利拿到了一张券,心里挺高兴。

2019年,金都雅苑全部创建成为“宜居小区·和美楼组”,每年都能拿到17万元左右的楼组自治金。为了深化创建成果,居委会以“美丽家园·美丽约定”为蓝本,通过自治金参与讨论,邀请1132户居民共同商订常态化治理方案,即“钱用在哪、怎么用”。创建,居民看到了真金白银;参与式讨论,居委给足了“话语权”,一下就激发了居民们的自治热情。用在哪?用在微花园、“三清三美”、民风建设三个自治小微项目建设上;怎么用?实施小红花积分奖励制度,给季季拿红花的居民发奖励。这些办法,都是居民们自己萌生出的。

同一楼栋却不同口音

五湖四海因“花”结缘

金都雅苑1132户居民来自浙江、河南、安徽、四川等全国多地,邻里之间因不相熟也不走动。即便居委逢年过节常搞活动,参与者也寥寥无几。

这回,居委工作人员却看到了“奇迹”。“不用通知的,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能看到一群居民聚集在一块,叽叽喳喳,别提多热闹。”“我们虽然住一个楼栋,但以前真的不接触。这次,因为要赢这个小红花,我们各自都认领了楼下爱绿护绿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我们这群来自四川、江西、河南、浙江的人,就这样给联系了起来。”71岁的何尼夫说,现在,每家有几口人,小孩从事什么职业,“大家都很熟悉了,真的像第二故乡了。”

人多,力量大。就以何尼夫一群人认领的项目来说,居民们通过沟通,开始了提升成为“微花园”的改造工程,围在楼栋周围的绿化带不仅没有杂草,还有了三角梅、杜鹃花等花卉。“都是居民自己拿出来的,把这里搞干净,自己也开心。”何尼夫乐在其中,也深有感悟。

好邻里,好办事。居民们在参与自治小微项目时,还推选金都居委党小组长、小区“自治达人”负责该项目,分别对应设置“园丁奖”、“生活委员奖”和“睦邻奖”,把小红花积分奖励制度更细化落实。

以“花”为引

年轻人走上社区自治舞台

这朵小红花,不仅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还让青年朋友找到了用武之地。

34岁的尚月娥,是小区里一名全职妈妈。因“举目无亲”,不太出门。但内心也苦闷,长期带娃后,她觉得和“社会”有些脱离。这次,她所在的楼组也参与了小红花积分奖励活动,围绕民风建设,她萌生了一个新想法,“我会做泥塑,可以带头开一个亲子班,有兴趣的家庭都可以来参加。”

她这一想法,得到了小区很多全职妈妈的认同。开课时,她免费教妈妈、孩子做卡通泥塑,各个活灵活现,无论是兔子、小鸟,还是小丑、公主,都惟妙惟肖。一时间,尚月娥的课场场预约爆满。不仅如此,她还创作了很多泥塑雕像、泥塑画、泥塑盲盒等,均一一陈列在居委会内,成为了小区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尚月娥说,“多亏了这朵小红花,不仅让我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也让我在互动中结识了很多同小区的宝妈们,这种感觉很奇妙的,就是感觉住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家的味道。”

小红花,给人鼓励,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小区治理中。54岁的耿晓丽,从老家过来给子女带孩子。闲暇时,她就会带着小孙女参加小区各类义务劳动。虽然她抱着孩子参加劳动,比其他人更累,但她说:“现在大家都在积极争花,我不参加都觉得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位居民叫毛顺英,几乎每天都会去楼下独居老人曹炳南家里坐一坐,消除老人的孤独感。曹炳南说,“当初从市区搬过来住,想到自己要独居,晚上就忍不住哭;但没想到,搬过来发现,邻居们对我这样关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真的非常感动。”

从找点事做,到交几个朋友;从发挥特长,到亲如一家。争获小红花,在金都雅苑居民心里,不仅仅只是“争”一朵花、换一颗星、得一张购物兑换券这样一桩小事,而是消融差异、融入本土、多方协力、共建家园的一桩大事。居民何尼夫就这样说道:“能把我们这些五湖四海的人凝聚到一块,共同为家园出一份力,这个才是小红花给我们每个居民带来的最大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