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风采|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厚植儿福情怀为孤弃儿童筑起温情港湾 (2021-07-01 )

民政风采|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厚植儿福情怀为孤弃儿童筑起温情港湾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现上海民政党员干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积极参加人民城市建设和推进上海民政事业发展中的精神风貌及重要贡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6月1日起,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推出“民政风采”系列报道,营造“学典型、当先进、作奉献”的浓厚氛围。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儿福院”)始建于1911年,是本市唯一一家收容和养育被父母遗弃,经公安部门查找后确认为弃婴、弃儿的儿童福利机构。长期以来,儿福院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努力成为孤弃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园。2010年来,儿福院共获得国家级荣誉65项、市级荣誉191项,先后培养出2名全国劳模、5名上海市劳模以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一批优秀职工,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并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一连冠”,取得全国十佳儿童福利机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上海市儿童工作白玉兰奖等多项国家及市级荣誉。

党建引领,匠心童行持续提升孤弃儿童福利福祉

作为市级机关首批组织生活基地,儿福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全院思想共识。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的作用下,以“普育为本,春晖为怀;匠心童行,筑梦未来”的新时代儿福精神为指引,以“同一份爱,同一个家”为职业导向,为全市孤弃儿童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康复教育、社工介入为一体的专业化服务,持续提升孤弃儿童的福利福祉,不断为国内同行提供宝贵的上海经验。院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通过“今天我是主讲人”微党课、“儿福午间学堂”等形式,以“线下阵地+线上平台”的组合式学习模式,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原创视频《祖国我想对你说》经中国民政官方公众号发布,“不忘初心增活力,情系孤残儿童强服务”被推荐为“每周双星”刊登于上海基层党建网。

携爱童行,打造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的新标杆

儿福院以“绣花针”般的精准服务回应孤弃儿童的多维度需求,坚持康教结合,注重全人教育,积极打造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的新标杆。

守正创新,探索养育新模式。2004年,儿福院内开设启心学校,专门为无法接受普通义务教育的孤残儿童在院内提供特殊教育,这一模式探索了儿童福利机构孤儿抚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新机制,儿福院也因此被民政部称为全国最具有影响力和引领性的儿童福利机构之一。

引领行业树标杆,贡献儿福经验智慧。儿福院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巾帼创新工作室“双工作室”路径,不断突破业务瓶颈;开展的寄养工作被民政部称为“上海模式”并在全国积极推广;独立编写《儿童福利机构发展指南》一书,向全国分享新时代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实践经验;完成上海品牌双认证工作,着力填补着全国儿童福利标准化建设的空白;发起成立上海市儿童福利基金会,努力打造儿童福利公益的新高地。

文化领航,传承发展具有儿福特色的新时代儿福文化

儿福院发挥百年儿福在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方面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逐渐形成具有儿福特色的新时代儿福文化。

着力打造全国职工书屋,传承儿福书香文化。作为中华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儿福院开设数字阅读体验区,建立“电子书工坊”,开设“荋馥悦享”学习坊等,打造多元化的“书香儿福”特色文化。

致力搭建品牌树,拓展儿福品牌效应。儿福院倾情打造“1+2+X”品牌树,1——“孤弃儿童保障服务”上海品牌双认证;2——市局十佳服务品牌和优秀文化品牌,目前已有“七彩阳光”“启心育苗”等5个品牌获奖;X——“一部门一品牌”,已涵盖院业务各个条线,切实通过品牌效应带动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同创共建,展现“社会大家”的责任担当

儿福院始终坚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单位发展的内生动力,展现新时代儿福人的情怀、责任与担当。

擦亮志愿名片。儿福院定期开展“阳光同行”“文明引导”“心义工”等院外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与新疆喀什儿福院、云南建水县团脑小学签订援助合作协议;组织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助力防护服生产、浦东机场值守等,参与小留学生回国集中隔离陪护工作。“儿福社工化身‘大白’”的先进事迹被中国文明网报道。

搭建共建平台。作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服务基地、首批公益基地、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儿福院提供丰富多彩的“七彩童心”志愿服务菜单,积极为社会公益力量投身儿童福利事业搭建平台。

百年儿福承载着儿福人不懈奋斗的足迹,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儿福人将始终不忘初心,携爱前行,让孤弃儿童的爱之路绵延不绝,奋力推动儿童福利事业迈向新台阶,合力构筑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的新未来!



< script src = "/assets/shmzj2016/assets/plugin/stickUp/stickUp.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