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们助力脱贫攻坚,受到表彰 (2021-06-04 )

为表彰我市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近日,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举行,会上对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其中,上海市民政局推荐的上海假肢厂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刘红娣(退休)、上海复兴公益基金会张翼飞荣获“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上海假肢厂有限公司

脱贫攻坚-1.jpg

为帮助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近5000名因战遗留肢残群众重新站立行走、重拾生活信心,自1999年至今,上海假肢厂便承担起由市民政局、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联合发起,由上海市慈善基金虹口区代表机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共同参与的 “行走的渴望——云南文山假肢助行项目”假肢装配任务。

为最大限度方便肢残群众,上海假肢厂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将装配站建在了条件极其艰苦,但肢残群众最为集中的云南省麻栗坡县城。为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前去支援的技师们每天都工作十二、三个小时。

大部分因战肢残群众在装配假肢后还要重返田间劳作,常规假肢难以满足需要。为此,上海假肢厂组织专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技术攻关,研制出了可在山地、田间自如行走和负重爬坡的专用假肢产品。

20多年来,上海假肢厂累计完成假肢安装3700余件,维修420余件,除麻栗坡县城外,还在富宁县建起了永久性假肢装配站,并在当地培养假肢专业及辅助人员20余名。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刘红娣(退休)

脱贫攻坚-2.jpg

刘红娣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一名退休主任医生,自2010年以来,已志愿参加8次沪疆“银龄行动”、2次沪滇“云海银晖”和2次沪黔“银智红情”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期间,刘红娣除了参加科室门诊、病房正常工作外,还积极改善当地医院人员队伍、医疗设施等不足的现状。她深入援助地乡村传播健康防病知识,积极参与当地社区、敬老院义诊、慰问儿童福利院活动,组织“关爱眼健康.科学预防近视弱视”科普讲座,还为困难维族女孩助学,并协助地区医院开展 “点亮心愿”白内障复明慈善手术,更是做到了“传、帮、带、教”,为受援地培养了一批批医疗人员的后备力量。

她以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倾情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与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让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

脱贫攻坚-3.jpg

2017年起,张翼飞带领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将扶贫列为基金会最优先战略领域。结合复星在大健康领域的业务优势,聚焦基层医疗,于2017年12月启动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调集各种资源,至2020年底共对70个贫困县进行帮扶,并派出57名企业志愿者及6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赴县驻点扶贫,为22000余名乡村医生赠送保险、药品和医疗设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和暖心乡村医生评选,开展村民大病救助等,惠及300万户基层家庭。此项目获得第11届“中华慈善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翼飞带领团队,利用复星的国际网络从国外采购300万件医疗物资以最快速度捐赠到国内抗疫一线,3月中旬开始又先后向海外40余国捐赠400万件抗疫物资。

此外,张翼飞带领团队牵头负责首届“上善论坛”保障工作,确保了论坛高质量成功举办。在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复星公益基金会的规范化建设和党建引领表现突出,于2020年底获评“5A级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