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沪过年的长宁社会组织工作者收到“新年礼包”! (2021-02-05 )
近日,长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里格外热闹,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实践园为各家社会组织留沪过年的工作人员送上新春大礼包。
为了对留沪过年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表达关心和慰问,在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组织下,由长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搭建平台,在园区内举办了一次社会组织留沪过年工作人员新春茶话会,并为鹏飞理发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启明青年医生公益发展中心、东方公益事业规范与测评中心、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真情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站等留沪过年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送上防疫物资和节日祝福。
由于每家社会组织的工作不同,有些人员还得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园负责人铁玲提醒大家持续认真做好防疫措施,“如果有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在微信群上联系到园区的工作人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帮助。”
来自长宁区书法协会的包国平老师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为这些工作人员写就一幅幅春联,现场顿感翰墨飘香,暖意融融。
不仅如此,包国平老师还在园区的公共休闲空间“畅享园”中,教大家写“福”字。一幅幅写着吉祥话语的春联,一张张“福”字,为即将来临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来自东方公益事业规范与测评中心的90后姑娘郝巧英,赶紧把带着墨香的福字贴到自己办公室的玻璃门上。郝巧英来自山西,今年是她第一次留沪过春节,对于假期里的规划,她显得十分期待。“今年春节身边有不少小伙伴都留在上海,我们就一起组个伴儿过年。”
在长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还有这样一批“公益人”,主动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留沪过春节的同时,还投身到社区公益服务中。
说到陶鹏飞,长宁人肯定不会陌生,由他带领的“鹏飞理发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在去年疫情严重时期为长宁援鄂医疗队的女队员剪发的事迹为人所熟知。如今工作室扩展到6个小分队、约70个志愿者,在长宁、浦东等地多点开花,坚持为孤老、行动受限者、工地务工人员等群体上门免费理发。
“每年春节前夕,我们都会上门为社区里的百岁老人理发。”陶鹏飞说,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敬老院的义务理发活动就取消了,但是,陶鹏飞绝对不会“闲”着,当问起留沪过年期间准备做些什么,他笑着说:“我一直在关注着做志愿服务,哪里需要,哪里上。”
同样选择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还有真情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站的一批工作人员。钱广群女士是服务站的一员,她从事残疾人照护服务已经有18年了,平时,钱女士和服务站的其他工作人员都会天天上门,几乎寸步不离地照护残疾老人。今年春节,服务站的外地工作人员基本上都留在上海陪老人们过年,大年三十会上门给老人做年夜饭,春节期间也会如往日一样做好养护服务。
“实践园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聚在一起,感受到社会组织之间的温暖,也让我们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公益热情,更有干劲了!”钱广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