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绣花针”,长宁新泾镇解决动迁安置房小区治理难点 (2021-01-11 )

长宁区新泾镇区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共有33个居民区,住宅小区120个,其中动迁安置房小区39个,约占三分之一。动迁安置房小区在治理工作中存在着“四大困境”,即公共行为约束薄弱的管理困境,认同短缺、协商贫困的共识困境,“生人”社会、缺少归属的文化困境,租户住户目标差异的合力困境。

针对动迁安置房小区治理难点,新泾镇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指引,用好社区分类治理“绣花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探索实践出“一脉四治”的治理路径。“一脉”即坚持把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这根红线贯穿始终。

多元参与的协商之治

注重健全居民区“两委”领导下的协商议事机制,有效发挥“四位一体”会议、议事会、听证会、评议会平台作用,以社区提案为载体,聚焦“提—议—行—督”四个环节,优化基层民主协商议事规程,居民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浅尝辄止”到“深度介入”,治理项目实现了真协商、真决策、真认可。

比如,绿八居民区的“空中花园”项目在居民提出建议、居委会引导把关的基础上,通过议事平台整合各类治理力量,变社区事务由政府“配菜”到居民“点菜”,小区居民更是发挥主体作用,牵线搭桥引来上海市农科院等优质资源,小区面貌持续焕新。

春风化雨的人文之治

注重强化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治理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比如,虹康居民区为居民打造了一间充满古风禅意的茶室,命名为“观享客厅”。它既是一个茶室,更是一个微型议事厅,由提出社区议题的成员担任厅长,通过轮值制的方式,收集社区信息和居民建议,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近期组织了“四季虹康 观享同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通过发现、记录、分享小区身边的美景,营造共建美好家园的氛围。

排忧解难的惠民之治

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作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围绕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维修资金相对匮乏等短板,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茬接着一茬实施精品小区建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和自治项目。今年的自治项目经过上下两轮遴选,与便民实事、社区更新、文化休闲相结合,精选实施了62个群众参与度、感受度、覆盖面较高的项目。

培塑骨干的能人之治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居委“搭台”、居民“唱戏”,培育引导好业委会、党员骨干、各类志愿者“三支队伍”,实施开展“星级业委会”评选,构建业委会共享联盟,选树社区治理民间达人等,更好地实现居民群众在社区治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