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养老一体化步入快车道,十项成果看这里 (2021-01-06 )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民政部门会同各区、各地政府部门,积极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十项成果”。

一、四地形成高度共识,按下区域养老一体化“加速键”

2018年四地在上海签署《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上海共识》,2019年在合肥签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合肥备忘录》,全面落实共识,完善工作网络,开展合作行动。2020年12月《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表决通过,其中“总则”“服务协调发展”“养老产业促进”三个章节中均明确了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要求,为区域养老合作提供了法制保障,将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加速发展。

二、推动长三角“41城”签约,形成联动发展新态势

截至2020年底,上海已有浦东、静安、长宁、普陀、松江、青浦等13个区与三省苏州、南通、嘉兴、湖州、芜湖、池州等27个市(区县)签署了区域养老服务协作备忘录,在文化旅游同城待遇、智慧养老产业协同、养老服务相关标准共享、养老服务经验交流等多个方面为长三角区域41城全面合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打开了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三、摸清三省一市家底,全域全景发布养老发展概况

首次发布《长三角养老政策汇编》共计524条、70多万字,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首次发布《长三角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9年版)》,呈现区域老年人口最新数据和养老设施等情况。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676.89万,老龄化率21.75%,养老机构总数7928家,养老床位167.65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万个。同时,为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提供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养老服务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为国家层面推动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献言献策。

四、聚焦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搭建人才共建共享平台

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养老人才招聘会、首届长三角护理员风采展示大赛、首届长三角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两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培养养老行业人才。目前长三角共有43所大中专院校设立了养老类相关专业,有20000余名在校学生,为养老行业储备了优秀人才。同时,建立了上海(闵行)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将面向长三角,通过实景实训的方式,为长三角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赋能。

五、促进养老资源共享,为老年人异地养老提供新选择

在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0月22日在上海发布了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共有20个城市、57家机构的25698张床位跨区域开放,所有机构的基本信息和服务信息均向公众公开,确保广大市民可查可用可选。异地养老机构名单将定期更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异地养老选择。

六、打造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建立跨行政区康养政策协同试验区

2020年12月16日,总投资700亿元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项目在南京正式签约。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江苏省副省长赵世勇见证项目签约。长三角康养小镇由盐城市政府、东台市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合作共建,选址在东台沿海经济区,总占地17.1平方公里,其中一期9.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万人,拟打造长三角区域康养服务一体化示范区、跨行政区康养政策协同试验区。“康养产业作为典型的‘内循环’产业,属于大健康、大旅游、大消费范畴。”加快建设康养小镇,是在提供高质量消费供给、培育新发展格局上积极探路,将推动盐城与上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七、长三角示范区全面试点,率先推动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签署《长三角示范区区域养老服务协作备忘录》,全面当好融合发展的“先遣队”和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三地养老设施全面开放,医保异地结算免备案,试点建立养老公共服务清单,百岁老年人高龄补贴统一标准,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

八、加强区域养老数据信息共享,推行多项便民便捷服务

依托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开通长三角频道;建立了区域养老信息发布和行业管理的统一门户,尝试养老机构一网通办备案管理,让“数据多跑路,个人和企业少跑路”;积极利用养老服务数据,开发转化成公共服务产品,为市民和企业研究机构提供各类信息资讯和养老指南,尝试搭建长三角智慧养老平台信息化框架。

九、构建立体工作网络,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政府层面,四地民政部门建立区域协商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四地省级行业协会搭建行业平台,在行业交流、行业发布、行业研究等方面开展区域合作服务;参与养老产业的国资国企搭建长三角国资养老产业发展平台,聚焦产业资源对接项目合作,构建国资国企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生态圈;成立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具体承接与落实养老行业区域合作创新任务,在政府、行业、老年人中搭建桥梁,成为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十、强化养老行业供需对接,助力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连续两年在上海老博会设立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联合展区,长三角26个城市100余家养老单位同台参展,通过品牌运营、人才培养、智慧养老、区市合作四大板块诠释区域养老多业态发展。进博会期间两届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论坛同期举办,成立“长三角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千亿俱乐部平台”汇集业内专家、高校、企业家、投资人等各方力量助力行业蓬勃发展。三省一市先后举办了各类老博会、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增进交流,互通有无。在2021年新年伊始,来自长三角的政、企、社各界精英齐聚上海长宁,共享合作,共谋发展,又一次推动了三省一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前进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