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精准服务,长宁区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2020-10-16 )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长宁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792家,其中社会团体155家,社会服务机构637家。每万名户籍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达13.5个。以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为主的社会组织增长迅速。

通过制度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质量水平

出台社会组织“1+5”扶持政策,对枢纽型、支持型和品牌型社会组织给予培育扶持。

共有314家社会组织获得初创扶持、用工扶持等保障资金440万元。签约187个社区公益创投项目,投入经费达到1010万元。通过细化“服务清单”、开展“公益课堂”等,打造区、街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基金会等共同发挥作用的“1+10+X”支持平台,拓展资金募集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区治理领域。

通过精准化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

针对社会组织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区街两级社会组织赋能培训,结合区社区治理“五大计划”,提出《长宁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赋能计划》,在聚资金、定项目、强团队、造氛围四个方面加强社会组织赋能工作。

以福利彩票金、公益创投资金等形成社会资金参与社区治理的“蓄水池”,引导社会组织参与AI智能社区、垃圾分类、加装电梯、社区微更新、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使之成为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的样板。

通过社会化宣扬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

每年组织区级“公益伙伴日”活动和街镇分会场活动,深入推进公益进校区、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区。

开展五个“十优”创建和评选活动,营造社会组织在培育、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争先创优氛围。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会组织人才供应链。注重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和储备,提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注重对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拔尖人才等典型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规范化监管推进社会组织有序运转

织密社会组织风险防控网,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信力、诚信度。全区共有规范化建设等级3A及以上社会组织145家。其中3A级106家、4A级23家、5A级16家。有序开展年检工作,层层把好社会组织监管关。

加强社会组织年检结果与活动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衔接,完善社会组织情况通报机制,对年检基本合格、不合格单位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召集约谈整改。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完成26家名存实亡社会组织撤销工作。加强预警网络建设,实现全区预警网络全覆盖,织密社会组织和群众团队风险防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