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虹桥街道以养老服务为原点,构建“15分钟生活圈” (2020-07-23 )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长宁区虹桥街道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原点,为老年居民提供了一处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理想活动空间,成为街道“15分钟生活圈”的重要一环。

长宁区作为上海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19 年底,全区已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21.97 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37.5%。根据这一特点,近年来长宁区不断健全完善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市场为支撑、医养相融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大城养老”的长宁样本,成为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优秀地区,并建成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区。

不止“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享”

2000年以来,长宁区和虹桥街道陆续引入了不少公办或社会化养老机构,老年居民“老有所养”的条件不断提升。而在寸土寸金的虹桥街道,让老年居民“老有所享”的场地一直悬而未决。

直到2019年3月,筹备近一年的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位于中山西路1030弄8号虹一小区内,也是虹桥街道的“心脏”位置,不仅具备上海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评估最高标准——B类拓展标准的全部为老服务功能,还设立了“夕阳无限美好,乐享花YOUNG年华”的建设目标,为居民提供便利、健康、文体、智慧等四大类26项服务,成为虹桥街道社区托养、医养结合、家庭支持、生活服务等“一站式”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以养老服务为原点,构建“15分钟生活圈”

走进以暖色调为主题的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层楼的空间功能分布非常清晰。中心一层提供综合养老服务,设有助餐点、卫生服务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市民美好生活服务站、养老顾问站、智慧养老微展厅等功能区。二层为上海虹桥敬老院,提供机构养老服务,设有保基本养老床位。三层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护服务,设有日间照料、康复运动、认知症家庭支持、科技助老、助浴护理等功能。

在中心一楼最大的空间——社区食堂,中午11时不到,这里已经飘满了饭菜香。街道与长宁土生土长的互联网企业“熙香”合作,疫情期间这家企业为孤老、独居等刚需老年群体总计送餐上门770人次,因此也与古北市民中心等虹桥街道助餐点合作,每天为街道老年居民提供价格实惠的一日三餐。

此外,依托熙香的智能技术优势,虹桥路996弄园区也创新推出“熙香移动餐车”,为周边居住的老年人和复工复产的园区白领提供营养午餐,通过技术赋能民生服务,成为虹桥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一环。

目前,长宁全区现有养老机构36 家、长者照护之家15 家,养老床位总数达6567 张,约占户籍老年人口3%,万名老年人床位拥有率居上海市中心城区首位。长宁区目前还累积了各类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50个,包括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 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1个、长者照护之家15 个、老年助餐场所81个、老年活动室及社区护理站等其他设施197 个,基本建成了“五圈合一”、“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养老15分钟生活服务圈”。

以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原点,长宁区持续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为居民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享,有温度的宜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