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4期
打造殡葬行业的“绿色空间”
2020/09/28 01:59:01


文 / 李留义


殡葬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即殡葬工作中蕴含的绿色空间的塑造问题。殡葬工作的深入推进与绿色空间的打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殡葬改革进程中绿色空间的提出和基本认知

“空间”,最基本的解释是指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一般表现为长宽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生产的角度对空间进行了界定,认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当然,基于不同的视角和语境,人们对空间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本文所使用的“空间”概念,主要是借助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延伸性理解,指与人们生命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所指涉的领域、范围及要素。

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人们的生存受到严峻的挑战,生存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基于空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人们开始深入地探究,并逐步打造一种更有利人们生活的“绿色空间”。对于“绿色空间”,我们既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人们所直接感知到的客观存在,更应把握内涵在“实体”存在之中的一种生存、生活的理念,即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存在境遇,体现着人类“最优化”的生存状态。“绿色空间”的概念,既是时代的诉求,也是殡葬工作的内在要求。

人们在关注“生”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死”。换言之,我们在考虑生存空间的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人死后的“空间”问题(“后生命空间”)。若是置换为一种“事”态,操作起来即是殡葬工作中所必须面对的“空间”。目前,殡葬行业所强调和打造的绿色殡葬,归根结底,正是一种“绿色空间”的塑造,其实质正是生者对逝者的安置,是“生命”与“死亡”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空间“对话”或空间“博弈”。简言之,无论生者还是逝者,它们都要一定的空间存在样态,即使是逝者,其遗留物仍是要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所以,在殡葬问题上,殡葬人要更新观念,重视殡葬空间问题,在深刻把握其实质的同时,正确厘清其内涵和发展逻辑。

“绿色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运动和开放的状态。它不是一种“机械”的搭建,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空间要素不断进行着的信息交互传递。打造“绿色空间”,即是在充分利用外界条件下,实现空间功能上的一种有序状态。要实现殡葬在空间上的“绿色化”,是以“空间”为载体,创造一种既尊重逝者,又关照生者的生活氛围与境遇。殡葬“绿色空间”的实现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考虑:殡葬的物理空间、殡葬的人文空间和殡葬的精神空间。殡葬的物理空间主要是逝者的遗留物所拥有的实际占位;殡葬的人文空间主要是指生者对逝者追思和纪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氛围;殡葬的精神空间是指生者通过各种纪念方式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表达,主要是由对逝者“追思”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域”。殡葬的“绿色空间”一旦形成,就会对殡葬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功能和效用。


二、殡葬行业的发展需要“绿色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未来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给殡葬工作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殡葬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打造“绿色空间”极为关键。

打造“绿色空间”对殡葬意味着一种资源和空间的节约。在殡葬层面上,打造绿色空间,首先是要把逝者占有的“固化”空间资源释放出来。从传统的土葬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即是要解决安葬逝者的占地问题。在此意义上,“空间”问题也是一种资源分占的问题,即“逝者”遗留物占有的空间越多,生者占有的空间资源越少,这也意味着“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情况出现。特别是随着资源紧缺和环境危机的出现,空间资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显重要,人们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空间资源对人类自身意味着什么。人类开始反思自身,逐渐由土葬转变为火葬或海葬等,逝者的遗留物不再占有或是占有很少空间资源。这种空间资源的释放,对殡葬工作来说,正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对当代人、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为人们能实现美好生活奠定一定的空间资源基础。总之,殡葬工作中“绿色空间”的打造,是实现一种立足国情、应对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殡葬。

“绿色空间”的打造对殡葬工作意味着一种空间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绿色空间的塑造正是创造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文化场景。在这种空间中,人们能不断地继承既有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能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再生产。这是人的生命生活的继续,也是人类发展的充分体现,因为人本来就是文化的产物。“生”的文化呈现人生命生活空间的灵动色彩,“死”的文化也是以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再现生命的“经历”。所以,无论生与死,都可以在空间文化中找到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必须正视和把握生命生活所支撑起的空间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现实表现形式。殡葬作为一种直面人类生死的行业,时刻要面对的不只是生死离别的事实经历,更应深入地进行一种与殡葬密切相关的空间文化反思。殡葬人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去面对生死空间,以一种什么样的空间文化思维开展殡葬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需直面现实空间文化,把握时代所需要的空间文化。因为任何事物一旦离开了空间的文化存在,都会归于虚无,殡葬工作也是如此。在对当代多种空间文化的认知和反思中,打造绿色空间文化成为殡葬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殡葬工作也只有置于一种良性的文化传承中,才能真正地实现殡葬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地突破人们对殡葬工作的传统偏见,让殡葬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赋予其应有的现实“空间”。总之,殡葬工作中“绿色空间”的打造,即是实现一种扎根历史、回应时代和人们认可的人文型殡葬。

打造“绿色空间”对殡葬意味着进一步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殡葬工作的功能发挥,正是基于生与死的问题所展开的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殡葬所面对的生者的生活和逝者的安置,其实质是在尊重逝者的前提下,让生者生活得更美好。而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正是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和有效利用。打造绿色空间,是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避免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当,或利用不充分、不合理而影响人们不能“乐其生”“享其生”,所以,现在应当做的即是以现有的社会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其效能,从而实现一种“惠民型”殡葬。

总而言之,打造殡葬的“绿色空间”,即是实现殡葬的节约化、人文化和惠民化。以绿色空间为载体,让殡葬工作真正为人们所认同和支持。


三、殡葬行业打造“绿色空间”的基本着力点

首先,殡葬行业要有绿色空间意识,塑造“追思空间”。这要求殡葬行业有节约空间资源的观念。突出表现为安置逝者所使用的器物和纪念物等要小型化、微型化,缩减逝者占用的空间资源。

当然,基于传统的思想观念,把逝者的纪念物全部化为“无”也不现实。行业所要做的正是实现一种“空间转化”。一是由“大”变“小”,这是一个总体性的表达,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减少墓碑的占地面积、骨灰盒和纪念物的体积等;二是由“实”变“虚”,具体体现在逝者留存物由实体性的存在转变为虚拟形式的存在。

虚拟不等于无,如深入挖掘网络的功能,打造开展殡葬工作的“网络空间”,这不仅仅是创造殡葬工作新的平台和抓手,更可开发一种“空间资源”,做到空间资源无限“延展”或“转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逝者不占有或少占有生者的空间资源,从而缓解生者的生存空间压力,正是绿色思维的充分体现。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一个大的逝者“空间群”,让每一个逝者家庭在这个“空间群”中都有一个已逝亲人的“格间”。在这个“格间”中,存有逝者生前的多种影像或音频资料等。当逝者家属进入这个“格间”,就能获得一种立体化的心理体验,完全释放对逝者最深切的怀念之情。这样,一个在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追思空间就形成了。

其次,殡葬行业应打造一个公共资源的“共享空间”,包括“占位”和“空间文化”的共享。在逝者空间“占位”问题上,殡葬行业可以尝试打造一个“自然化的无界公共纪念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逝者个体留存信息,但不再占实体资源,实现个体即全体,全体即个体的境况。因为资源有限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对资源进行无限制的个体化分割和占有,而应创建一个真正共享的资源空间。如纪念墓区,打破“一逝者一占位”的墓地格局,做到“有其名无其实”的公共空间。这个“空间”依托自然生态,并进行人文化的塑造,但避免安置逝者个体,尝试一种逝者个体与群体的融通,这样就避免有限公共资源的人为“分隔”,从而实现公共纪念资源的无限释放,让公共纪念资源空间真正成为良性循环的绿色空间,从而实现公共空间中资源的真正共享。

另外,创设殡葬的人文空间,即把人文思维和人文情怀融入到“绿色空间”的塑造中。前面提到,绿色空间不仅意味对现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应营造一种和谐温情的生命氛围,表达出对生命的敬重。这一点对殡葬行业的发展尤其重要。营造“生命氛围”的实践中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贴近自然和走近生活,即殡葬工作更应树立一种自然思维,立足人们的生活实际开发殡葬物品。在安葬的方式上应选取更利于自然生态的方式,如树葬、花坛葬、海葬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安葬方式,都必须做到把自然环保的理念以显性的文化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们能从其中领会生命的自然意蕴和终极归宿。如逝者的骨灰盒的材质和形式是不是可以取材于自然之物,模拟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的形状,捕获自然界中的声音等,从回归自然的理念出发尝试开发一些“自然概念骨灰盒”等等。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