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无障碍工具条打开按钮,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殡葬文化 > 2020年第4期
日侨来沪与近代上海早期的殡葬活动
2020/09/28 02:04:08


文 / 陈祖恩


1862年6月3日,一艘名为“千岁丸”的帆船来到上海。乘坐该船的是51人的日本幕府使团,这是近代日本开放国门后首次来到上海的日本人。51人中,除了3名商人外,大多是幕府官吏以及作为随从的年轻武士,包括维新旗手高杉晋作(1839-1867)和大阪近代化开拓者五代友厚(1809-1885)等。“千岁丸”抵达上海三天后,幕府官员向上海道台吴煦提出通商要求,得到通商大臣、江苏巡抚薛焕的同意。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迅速推行社会、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撤废原属特权者的贸易制度,让一般民众都可以自由地加入贸易行列,允许武士阶级从事农、商、工等职业,允许西洋船舶私有。这些改革措施,为日本人到海外发展自身事业创造了客观条件。从农村到都市去寻找出路,从国内到海外去发展事业,成为许多贫民,特别是农村贫民的人生新目标。

1871年9月,中国与日本正式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十八条与《中日通商章程》三十三条,这是近代中日外交关系的开端。《中日修好条规》为日本人来上海经商和居留提供了外交与法律的保证,也为中日两国开放民间旅行和经济贸易提供便利。1872年,日本根据条约的规定,首先在上海、香港、福州设立领事馆。上海成为中国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也成为中日交流的中心。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设了自己的海上航路,上海的三菱码头就设在虹口。后来又建立了日本邮船公司,几乎垄断了日本到上海的海上航路。但是,如果单纯靠海路的话,从东京到上海仍需要七天以上的时间,从神户到上海也要五六天。1923年,日本在长崎至上海间开设了“最急行联络航路”,即以轮船与东京、横滨等地至长崎的特快列车相衔接,从而将从东京、横滨等地至上海的时间缩短至五十四个多小时。

这些因素,造就了大量日侨来沪的历史机遇。到1943年,上海的日本人已经达到10万人。他们以吴淞路与北虹口为中心,营造了上海特有的日本人街。需要说明的是,上海没有日本租界。尽管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获得了在上海设立租界的权益,但是清政府给予设立的地方是杨树浦、浦东和南市,日方希望选择吴淞口,清政府以当时吴淞不属于上海为由而加以拒绝,结果没有商谈成功。不少日本人最终成为公共租界的一员,并努力夺取工部局的管理权。

上海开埠以后,华洋杂居,外国人大量涌入,其生老病死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上海最早的外国公墓mdash;mdash;山东路的外国坟山是1844年由英国人建造的。后来,英国人又在浦东购地,设立了海员公墓。1863年,法租界公董局在今淮海公园处修建了八仙桥公墓。此外,当时的外国人公墓还有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马霍路(今黄陂北路)交叉处的外国坟山、位于今静安公园的静安寺公墓(该墓地设有上海最早的火葬场)等。

由于日侨进入上海的时间迟于英、美、法等西方诸国,其墓地的设立时间也相对滞后,在1872年以前,都没有日本人专属墓地。因此在上海离世的日本人分散埋葬,有的甚至不知应埋在何处。1862年“千岁丸”首访上海时,就有药材商渡边的仆人传次郎(24岁)、厨师兵吉(32岁)、荷兰语翻译岩濑弥四郎的弟弟硕太郎3人因病在沪死亡。他们死后,就安葬在浦东的烂泥渡,墓上饰有被称为“卒塔婆”的长形佛塔。这是近代日本人在上海殡葬事项的最早记录之一。

上海最早的山东路外国人公墓埋葬的主要是外国海员。由于面积不大,仅埋葬了50名海员后,公墓就对外宣布墓葬额满。后来,又有人筹集3000美元在浦东购置了一块地皮,建立起浦东外国公墓,它的面积比第一块大两倍,其安葬的对象主要是客死中国的外国船员和士兵。“千岁丸”船员所葬的浦东烂泥渡,正是外国海员公墓的所在地。1871年3月,总部位于日本横滨的美国轮船公司的船员德助、七之丞,横滨的前泻茂助、长崎的弦屋利七等日本人在上海去世,均埋葬在浦东的外国海员墓地。

曾创作《苏州河的木桥》的日本画家安田老山,于明治维新的前夜就来到上海。其妻红枫1870年来上海,与安田一起住在小东门外的中国旅馆,以卖画为生。1872年红枫因病去世,年仅26岁,因其没有海员的身份,于是悄悄地埋葬在龙华寺的西边。

在上海经营杂货业的梅田圆左门的妻子イチ,死于1871年4月3日,年仅39岁,当时不知去哪里埋葬,直到卡德路日本人墓地建立后,才得以安葬。

1870年,7名在沪的日本人被英租界工部局作为居留人口正式登记,他们都是男性,其中有4名居住在公共租界原英租界区域,3名居住在原虹口美租界内。此外,还有日本船员22人。但是,按照有关居留民的定义,只有“在上海有一定职业并已申报的日本人”才有资格成为居留民。因此,上述7人才是最早被认可的上海日侨。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上海日侨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最初十年间,每年以五六人的速度递升,其中,男性占三分之一,女性占三分之二。到1890年时,上海外国人有4200人,而日本人只有644人(男339人,女305人)。

日本领事馆是保护、监督日侨的上海日本人社会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于1872年正式设立后,颁布日侨管理章程等各种规则,逐步将教育、卫生、生活等方面纳入工作计划。1873年,虽然在沪日侨仅五十余人,日本领事馆就购入英租界马车路(后名卡德路,今石门一路)二十七条十图二十九号土地,作为上海日本人的专用共同墓地,史称“卡德路日本人墓地”。卡德路是1869年工部局由公众捐款,购地十余亩修筑而成,目的是便于连接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与新闸路。日本人墓地的位置处于卡德路东侧的中央,墓地边还有著名的张园,这是清末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1905年,日侨为庆祝日俄战争的胜利,集会就是在张园举行的。

卡德路日本人墓地设立后,清洁扫除、保存费及土堀门的修缮等,由墓地借受人负担。由于墓地的无名墓较多,有的墓主关系者已经不在上海,因此能提供给墓地的维护费用也很少。最初,墓地门卫雇用西洋人,但因管理不善,“空地上积满马粪,或是种满蔬菜和花草树木”。这种状况,成为一些日侨怜悯尸骨埋葬在异域的理由之一。

该墓地后来改建为工部局设立的育才公学的校园。1912年6月,卡德路日本人墓地全部迁移完毕,同年11月25日,育才公学就在原址开学了。(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本区域包含主办单位、地址、邮编、工作时间、电话、网站备案号等信息,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版权所有: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邮编:200125 工作时间:9:00-17:00
电话:总机 23111111 网站编辑部:35356321
沪ICP备2021016245号-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8065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13 网站标识 我要找错